今 (5) 日是世界土壤日,綠色消費者基金會邀請農民、民間團體與立法委員參與 2022 世界土壤日記者會暨座談會,倡言土壤對糧食生產與全球減碳的重要性,促進大眾積極維護台灣的農地土壤。
除了監督政府追查違規土地利用、防止台灣農地土壤劣化與縮減,綠色消費者基金會也開啟「小農種碳」計畫,輔助小農增加土壤有機質。此舉不僅能改善農地土壤,穩固農作生產,未來若順利申請國際減碳認證,小農也能從土壤碳匯中獲益,將促進他們照顧土壤與減碳的意願。
農民顧好土壤健康,維護糧食生產並增加土壤碳匯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說明,聯合國制定每年 12 月 5 日為世界土壤日,今年的主題為「土壤:回到食物開始的地方」,強調土壤是糧食生產的根本,重視土壤才能維繫人類生存,「人類與土地是一體的,想要身體健康,與其吃補品,照顧土壤才是根本之道」。
根據 2019 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統計,農業與森林等土地利用產生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約 27%,如果納入後端食品加工,其比例更超過 30%。方儉解釋,「如果人類能讓每年土壤二氧化碳積存量再增加千分之 4,就能讓人類每年排放的溫室氣體達到碳中和」。為響應世界土壤日的宗旨,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自去(2021)年世界土壤日開始倡議「小農種碳」,幫助小農透過增加土壤有機質來實行農業減碳,至今已有數十位小農加入,希望之後有更多小農參與。
立法委員陳椒華表示,農委會去年將「土壤碳匯」視同減碳最具潛力的機制,尤其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加劇,強調護土以固碳是未來趨勢,「很感謝台灣小農願意加入農耕種碳的行列」。她認為政府部門應積極與農友協力守護農地,也要持續鼓勵農民以減少翻耕等方式建構負碳農法。
廢棄物汙染、農地流失嚴重 政府應積極守護農土
台南社區大學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表示,台灣雖然有多樣性的地理環境跟土壤,卻經常以改善土壤的名義將污泥、玻璃纖維、焚化爐底渣等事業廢棄物混入農地,不僅影響土壤酸鹼值,更可能造成重金屬污染,影響作物生長,「這些土壤等同死掉了」。
晁瑞光解釋,廢棄物傾倒不僅污染該塊農地,連周遭土壤優良的農地也可能受到污染,影響更多農作物產質。他要求政府需要依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提出的《世界土壤憲章》,以預防的態度落實執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確保土地與地下水資源永續利用,改善土壤環境。
近年台灣對《國土計畫法》有諸多討論,晁瑞光強調,把地質敏感區變更回農林業或保育用地,才能保護台灣土壤資源。例如台南龍崎的彈藥工廠遺址,因位於山崩地滑地質敏感區,宜作為林地或保育地。
陳椒華指出,台灣農地與可耕地除了面臨廢棄物非法掩埋與傾倒,還有盜採土石、建設違章工廠等問題,加速可用農地流失,呼籲政府正視這些問題,她也會監督行政單位追查違反農地農用的事件,保護農地土壤。
樸門永續設計認證教師唐敏則補充,要讓台灣大眾關心土壤,需要透過不同管道持續進行環境教育。例如台南社區大學在食農教育課程中編排土壤保護議題,宣揚土壤健康的重要性。
協助小農增加土壤有機質,朝申請國際認證邁進
台北士林梅居休閒農場創辦人楊安心分享,農場橘園因為面積大,為求方便管理,經常噴灑農藥,卻換得家人罹患肝癌病逝,現在改以有機農法種植,獲得有機跟友善認證。同時致力於增加土壤有機質,期望能靠顧好土壤維持產量,抵銷有機耕作產生的病蟲害損失。花蓮富里的蘇俊龍是首批加入「小農種碳」的稻農,因為想要翻轉當地慣行耕作方式,而致力學習友善農法,並增加土壤有機質,現在農地土壤經農改場檢測,有機質能達到 3 至 6%。
方儉表示,增加土壤有機質不僅能減碳,也能協助農作過程維持土壤長久生產力,以利農民穩固農作產值。目前基金會先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方式協助台灣小農參與「小農種碳」計畫,除了減少翻耕,也包含使用堆肥與生物碳、減少土壤流失與沖刷等方式。未來將幫助小農申請國際減碳認證,以利碳權交易。
台灣各地農改場與農試所皆能免費幫農民檢測土壤,綠色消費者基金會也遵照國際減碳認證的土壤採樣方法,協助農民參與種碳活動。方儉說明,綠色消費者基金會開發「努力小農」APP,公開參與計劃的小農種碳紀錄與資訊,若能讓他們與消費者、社區有更好的互動,甚至將農地成為食安與農安教育場所,將可增加他們的收益,促進他們持續照顧農地土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