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化的社區還有再生的可能嗎?
● 小朋友除了會玩,還能對地方做出什麼貢獻?
● 神明的意見和專業者的提案相互衝突時,如何解決?
● 專業者面對「動」不起來的社區,可以如何「興風作浪」?
為什麼說地方充滿「野」力?野力又該如何捕捉?《野力再生》透過 15 個社區營造案例,帶讀者走上 15 位專業工作者摸索踩踏出的顛簸之路,在 15 段對未來工作者充滿靈感與刺激的經典故事中,揭開 15 個地方回春的秘密。
(以下內容摘自《野力再生:翻轉社區營造 DNA》一書,文字、圖片經左岸授權使用。文中小標由《上下游》另行編輯,與原書無涉,且為閱讀需要調整部分擷取內容,更多精彩文字請詳見該書。)
翻轉社造,先認識社區 DNA
社區再生的動力必須來自於社區與社群的個體與網絡。在本書的每個案例中,來自社區的能量是社區改造與再生的關鍵。在屏東美園,部落的家長透過托育互助,串聯起文化教育與再生的社區網絡;在桃園中聖里,社區成員的學習與參與,形成一個滾動的過程,居民參與的改變,帶動著社區的轉變;在基隆暖暖,社區工班讓社區達人發揮所長,參與社區的改造,也照顧到更弱勢的群體。這些動力與網絡的培育,才是確保社區再生能夠長久持續的關鍵。
接著,「野力」讓我們看到專業與體制的不足與缺失。來自社區的力量與參與,讓我們認識不同的語言、習慣、做事方式與世界觀,從中找尋合作與協力的契機。在汐止樟樹灣,兒童的遊玩,衝撞了城市空間的局限,也讓成人們意識到他們的責任與義務;在馬祖芹壁,民間信仰的力量,讓專業者重新學習與社區對話的方式,找出專業與社區價值的連結點;同樣在馬祖,在「西尾半島物產店」的案例中,一開始的挫折與不適應,讓專業者開始摸索不同的工作方式,最後透過開店找到與社區共同的語彙。因此,對體制與專業而言,與其把野力視為阻礙,不如檢討自身的缺失與不足。
另外,「野力」並非都是自然生成或無中生有。雖然社區的能量才是社區再生的關鍵,但這些能量的開展,經常仍需要計畫的催化與媒介的引導。在台北萬華,城市博物館的計畫,串起社區裡的原本素不相識的寫手,集結原本鬆散的個體,讓力量再向外延伸;「苑裡掀冊店」與「長濱書粥」兩個案例,都是以書店為媒介與空間的載體,來連結個體與社會的網絡,原本不相識或不相干的人物與事物,透過書店的空間與活動,而有了連結的可能;蟾蜍山的社區繪本、中華村的暗黑地圖、嘉義的「溪計畫」和左鎮與埔里的 USR 計畫等也都如此。這些計畫、空間與媒介,刺激了社區力量的展現,讓社區「野力」有了可以伸展的舞台。
Wawa 透過「玩」讓孩子練習參與公共事務
至善基金會從都市原住民成人就業服務過程看見照顧孩子的需求,從二○一三年駐點國宅陪伴、到二○一八年成立至善汐止Wawa森林兒少社區聚點,紮根汐止樟樹灣致力都原兒少照顧與發展。每天二十多位孩子下課後在這聊天寫作業,一起煮飯吃飯、上多元課程。三十坪的 Wawa 鐵皮公寓,是孩子在社區的第二個家,然而室內空間無法滿足孩子活動需求,小孩總喜歡在附近巷弄騎腳踏車滑板、玩球和鬼抓人,或是坐在據點外階梯,彈吉他閒聊分享日常。
但這些小孩在社區的活動過程,卻常伴隨各種空間使用的衝突。社區裡不時會聽到「這裡不可以玩!」的大聲叮囑,或是被鄰居抱怨嬉鬧聲太大、被開車的大人謾罵巷弄不是玩耍的地方。師長與家長隨口一句「你就只知道玩!」無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與自由遊戲權利,競爭與目標導向的學習,取代了讓孩子在玩中探索自我,主流教養價值壓縮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讓玩被貼上「浪費時間」的標籤。
在空間衝突與大人主導的價值規範面前,兒童權利被邊緣化,但小孩卻也同時用「玩」開創了他們的世界,從據點內延伸到街道外、空地停車場玩成遊戲區、一起觀察據點門前巷弄不同時段的車流量、討論如何玩的安全又不影響他人……,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都是我們陪孩子練習表達想法、讓孩子透過參與Wawa森林大會練習公共討論的大事。
接受在地指導 務實營生的「西尾半島物產店」
取名叫做「物產店」是因為看到馬祖街上有許多特產中心、物產行、商行等商業交易的空間,裡頭販售各式高粱酒、馬祖傳統小點、伴手禮等,期望拉近居民與文青小店的距離,也期許自己能持續以地方為靈感泉源,不斷的產物。
在島上,開門「做生意」是天經地義不過的事。可惜西尾半島是那種近中午才開的店,週休兩天、一天開滿八小時就休息、菜單上選擇很少,常受到在地長輩數落「太不認真工作了!」開店前進駐整理時,芙蓉澳的漁民大哥都跑來看我們,抱持著疑問:這麼隱密的地方,究竟可以玩出什麼把戲,要如何賺錢?因為「未來」、「可能」的語言不切實際,於是我便說「要開一間咖哩飯店」。「就這樣?!還有什麼?」「噢!還有選物,一些特產什麼的。」原本是我在屋內陽台,他們在屋外探頭探腦,後來覺得這樣喊來喊去的講話太累了,也聽不太懂我在說什麼,漁民大哥終於願意踏進店來看一看。
大哥們身穿漁夫裝,高筒雨鞋總帶滿泥沙,有時身上會有濕漉漉的水珠。好不容易走進店來,看到上二樓竟然還要脫鞋,便搖搖手說「我不上去了,我們以前都有看過了。」三邀四請之下,帶著他們全數逛逛,也獲得了更多指導。「你們這樣不行!座位太少。」「每天限量?!不行不行,太少太少。」「要跟旅行團配合,他們一次來人都很多,你們這樣才會賺錢,懂不懂?」「就是要用網路,現在東西都要PO上網,你們這樣才會有人來。」
從賺錢的日常來說,漁民大哥們的經驗比我豐富,「接受指導」是建立友善關係的基礎。乍聽之下是在指導,但溢於言外的才是重要的訊息,這樣的互動異常珍貴。
巷弄裡的掀冊店是苑裡教育部
這間複合餐飲的書店名稱為「苑裡掀冊店」,因為落腳在小鎮巷弄內的社區裡,平日會有老人家拿著看不懂的信件走進來詢問店員,也會有青少年彈琴駐唱、揮灑創意與青春;假日則會有客人隨意翻書,與各種書的意外邂逅,或是年輕爸媽帶著小孩在繪本區域拼圖和閱讀,自主辦理親子共學活動,認識書裡的新世界。
書店隔壁的鐵皮大空間,則有餐飲區提供來訪的人們透過味蕾來品嚐苑裡在地友善農產品做製成的餐點。偶爾,也有舉辦藝文活動,例如全台串聯的影展、書展或是音樂巡演活動,桌椅會配合活動性質隨時調動位置,產生不同的功能性空間,也方便地方社群的多元使用。
當越來越多高中生和年輕人開始來到掀冊店時,掀冊店的樣貌也開始轉變。尤其在接近大學學測的日子裡,書店空氣中仍瀰漫著考前緊張的氛圍,但在這裡,沒有學校鐘聲,沒有競爭輸贏。過不久,你會看見一位大學生年紀的青年也走進書店,逕自在書店架起了白板,同時也會有越來越多高中學生跟進來書店,趕緊拋下沉重書包、找位置坐下。很快地,大學生青年就會開始分發講義,講起課來,內容可能是國文寫作、英文、數學或是地理,並在上完一小時的課後,留下來跟高中生們互動,產生更多的對話,對話內容也不再限於哪個題目該怎麼解,而是哪個科目要繼續補強,更多是關於青少年探索生命、自我發展的議題。這是「苑裡教芋部」每年底到學測前常見的風景。
從「審議」轉向「參詳」:嘉義大林這樣凝聚共識
該怎麼跟社區長輩們解釋「審議民主」?如何讓社區重新學習公共參與?這些課題實在讓輔導團隊傷透腦筋。多數社區已經習慣在友好的圈子裡做事,對於不友善或不相往來的,也都習慣不予理會、視而不見,要讓他們嘗試對話或分工合作是否陳義過高?面對這些難題,能否回到日常的生活情境,用我們自己的語言進行我們自己的公共討論文化?
整個討論過程中「公親」這個角色浮現,大家談到傳統上「公親」在地方上扮演居中協調的角色,穿梭處理公共領域、公共事務的矛盾與分歧;循著「公親」這個脈絡,「參詳」的概念也跟著湧上,傳統的生活脈絡中,我找你「參詳」、你找我「參詳」,或者大夥聚在廟口、榕樹下的作伙參詳「廟 ㄟ 代誌」、「庄頭ㄟ代誌」,就是一種帶著善意且親切的「商量」文化。用「參詳」來轉譯「審議」的概念於是明確了起來,「參詳」被定調做為置換或落實「參與式民主」的新主軸。
經過一番仔細規劃,這一年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的研習課程就不再想當然爾地學習議事規則,以及民眾參與手冊上工作坊作業流程,也不是直接套用審議式民主的流程。而是分析、解構並繪製自己社區的「社會網絡分析圖」,指認社區裡有哪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參詳ㄟ所在」,例如廟口大樹下弈棋社群、雜貨店資訊交流的小站空間、公園裡各式休閒健身的團體與場域等等。
這次計畫鼓勵上課的夥伴回到社區後,可以從各個角落展開參詳,透過每次日常性參詳行動取代正式會議來凝聚共識,希望藉此驗證社區環境改造另一種分散式、以民眾生活中「小公共」為主的取徑,更貼近生活,讓更多人「參與」,當然更鬆綁了集中且制式的民眾參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