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農糧署指出,土壤有抗旱防洪的功效。(截自晁瑞光簡報)

低碳農業勢在必行!提升氣候衝擊適應性,增加碳交易收入 專家籲:應盡快制定碳計算方式

台灣要於 2050 年淨零碳排,各產業都需要減碳。不過,農業減碳有什麼優勢?中華氣候變遷暨農業發展學會舉辦研討會,農業與氣候專家分析指出,低碳農業不只能促進環境永續,也讓農業面對氣候衝擊時不會損失產量,降低耕作風險,還可以販售碳權,提升產業價值。

專家們都呼籲,政府要積極研究低碳農業技術,主動輔導農民執行。此外也要盡快制定農業行為的碳計算、碳交易方式,協助農民媒合交易對象,才能有效讓農民受益,成為減碳的最佳助力。

政府要盡快建立農業的碳計算、碳交易方式,才能鼓勵農業落實減碳。(圖片截自講者簡報檔)

低碳農業維持農作生產 研究精準施肥、用水技術

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前組長郭鴻裕率先提及,低碳農業不僅著重溫室氣體減排,也與應對氣候變遷相關,其中「土壤肥料管理對執行低碳農業很重要」。他舉例,氮是農業生產必要元素,但國內的氮利用率差,許多氮素會散佚到空氣中,轉化成一氧化二氮造成的溫室氣體效應強度,比二氧化碳高了快 300 倍,再加上台灣肥料幾乎仰賴中國、俄羅斯進口,碳足跡非常高,如果農業要減少碳排放,農政單位需要盤點、優化更多農業栽培技術,「我們行動是有些慢了」。

郭鴻裕再以水稻舉例,今(2023)年嘉南灌區第一、二期作因乾旱停灌,分別造成稻米減產 16% 與 20%,「當地農民要怎麼活?」他並強調,農政單位要盡快為農民設計新的耕作模式,像是輔導稻農從插秧改成直播水稻,減少初期的整地用水、計算合適的間歇灌溉週期或改用滴灌栽培,降低稻田用水量與甲烷排放量,另外收成後的稻稈也要從現地燃燒、堆置轉為牧畜用飼料。這些作為都有機會讓稻田減少碳排放,稻農更能在可用水量下降時維持生產。

郭鴻裕也提及,更精準的無人機噴藥技術也是農作生產減碳的方式之一,此外畜牧業可透過禽畜糞堆肥跟造粒技術、提升沼氣發電技術;林業則可以農林混合來減少農業的碳排放,而這些技術都要靠農政單位研究再輔導農民執行。

臺灣大學農化系教授許正一表示,全球約有 20 億人口面臨營養缺乏,但並非糧食生產不足,而是所含營養分配不均,台灣未來的農業政策也要思考如何避免造成的營養素缺乏。他進一步強調,當土壤微量元素缺乏,將導致糧食「量」增產,「品質」卻下降,後續農業推行淨零、低碳的目標,也要考量飲食安全、環境永續,「人體、環境與動植物都健康,才能解決糧食安全問題」。

郭鴻裕建議水稻栽培可以透過間歇灌溉,不僅節水也可降低碳排放量。(圖片截自講者簡報檔)
許正一強調台灣要避免糧食安全危機,就要兼顧所有生物與環境的健康。(攝影/孫維揚)

氣候數據預測農業風險 協助調整耕作模式

氣候變遷帶給農業更多的挑戰,防災中心氣候變遷組組長陳永明說明,國際通常將防止氣候災害分成「減緩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科學研究」與「分析氣候衝擊與調適」,而針對農業,天災防治僅是短期的因應,想長期減災則需要較長遠的農業政策、輔導農民面對極端氣候「調適」自身的農業行為等。

要設計調適農業的政策,需先建立評估農業風險的氣候學資料。陳永明解釋,國科會已建立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與災害風險與調適平台,統計歷年來台灣的氣候資料,以此預估未來極端氣候的變動,讓農政單位、研究者藉此擬定後續的農業調適行為。

陳永明進一步舉例,近年高雄大樹區荔枝因為暖冬阻礙花芽分化,導致產量不佳,透過國科會的資料預測,暖冬日數還將增加,農政單位不僅協助當地透過噴水降溫等方式短期因應,還應在後續指導農民漸進更新為高溫也會開花的荔枝品種,這才是「農業調適」。他也補充,平台的許多資料都是免費、公開,農民亦可嘗試將氣候資料與作物資料套疊,作為調整農耕的參考。

針對地下環境變動的資料,陳尊賢補充,中央氣象局的工作站有土壤濕度等相關資料,建議國科會陸續補足更多土壤變動資訊,不僅作為農業分析土壤環境、作物病蟲害的參考,也可於地面光電建設後,用來評估土地、土壤價值流失的依據。

氣候變遷日益嚴重,未來會挹注台灣水量的颱風數量將減少一半。(圖片截自講者簡報檔)
農政單位參考氣候變動資料研究農業調適行為,才能幫助農民維持農作生產。(圖片提供/吳克威)

利用林業增加碳匯 專屬計算方式須跟上

林業亦是能增進土壤碳匯並兼顧多項永續價值的產業。臺大實驗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說明,林業不僅是造林與木材應用,並可維持自然生物庇護、對大眾具有森林療癒的功用。近年台灣也逐漸發展農林、畜林混合的林下經濟,在在顯示妥善管理林業可以呈現多元價值。永續的林業經營管理也符合國際 SDGs 中對陸地生態永續使用的目標。

永續林業並非單純造林、護林,蔡明哲表示,完全不利用林木,讓樹木老化、枯死,都會將碳釋回大氣中,「那樣太可惜了!」他認為造林地有限的台灣應適度砍伐林木、製作各種不同的木製產品,設法增加台灣木材自給率,讓新植的樹木繼續吸收碳,才能讓森林價值與碳匯都提升,「用得越多、用得越久,才是解決(碳排)之道」。

林業若適度經濟利用,不僅能增加產值,才可增加森林碳匯。(圖片截自講者簡報檔)

蔡明哲提及,目前已可透過國際計算碳儲量的公式,推估出一片森林與其土壤的碳儲量,像全台灣的森林土壤碳儲量,約可抵銷台積電公司 1 年或台北市 83 年的碳排放量。不過更詳細、專屬台灣森林碳匯盤查、計算的方法仍有待建立,需要產官學共同合作。他並強調,森林管理還有增加工作機會與生物多樣性、改善空氣品質等價值,政府也可考慮利用補貼來彰顯經營永續林業的價值。

針對永續林業可發展碳權交易,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柳婉郁指出,現在國內核可的農業碳權查驗單位僅有兩家,寡占導致查驗費用較高,不利農業以碳權交易推廣減碳。她認為農政單位與後續將建立的碳權交易所需協助農業與其它企業媒合碳交易,也要設法降低查驗門檻。她也分析建設光電與種樹的每單位減碳成本,發現光電會比樹木高至多五倍,以此強調台灣想要淨零,種電不一定比種樹更有效益。

林業試驗所主任秘書林俊成則補充,台灣農林業因為生產面積有限,碳權買賣在國際市場不一定有優勢,但呈現的多元價值廣被國內產業熟知並喜愛,後續政府應盡快研究計算農林業碳匯的方法學,鼓勵農林業優先與國內企業碳交易,將更快讓雙方受益。

柳婉郁強調,目前農業進入碳交易市場難度高,政府要積極協助降低交易門檻。(攝影/孫維揚)

畜牧優化管理、轉糞料為生質能源,皆可減排、增值

臺灣大學動科學系教授蘇忠楨指出,過往畜牧業被指控為溫室氣體排放大戶,但國際上經過溫室氣體評估與計算,顯示準確的碳計算方法才有利各產業計算碳排放,並研究如何降低排放量與相互碳交易。他舉例,光是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計算公式,國際間即可分成兩種,台灣需決定要用哪種方式計算,「說明清楚是怎麼計算(碳排放),再來盤查與改進」。

蘇忠楨指出,台灣碳權交易所即將上路,可以交易的溫室氣體種類、各產業的排放限額「通通不知道」,呼籲政府要盡快擬定相關標準。他也提及,台灣應效仿國際,不硬性規範農業中的動植物碳排放納入減排項目,以免推高農業生產成本,不利維持國家糧食安全與競爭性。

不過蘇忠楨以英國、澳洲等國的畜牧業舉例,透過轉乘集約式生產,可將畜牧業糞料轉成沼氣等生質能源,還可以優化飼養管理,降低動物罹病率來提升飼料使用料率,都是畜牧業可以減少碳排又可增加價值的方式。

延伸閱讀:

農地農用很難嗎?犧牲農地生態,何來「綠電」

雜草可幫農民固碳賺錢!學者實測:草生香蕉園碳吸存量遠勝慣行,需以生態管理取代除草劑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