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女孩+綠手女孩》佳冬高農女生好威,修農機、種出太空種子,往專業農路邁進

今年的大學農學院,即將迎來兩位特別的「新手」,一位是「黑手」陳炬云,以及「綠手」吳凡玲。兩位女生都來自佳冬高級農業職業學校(以下簡稱「佳冬高農」),陳炬云是割鋸鐵材、修農機的高手,吳凡玲則是國內少數將登上月球、又返回地球的種子種出來的好手,兩位女生也都準備往農業之路持續邁進。

兩位才女今年透過特殊選才進入大學,陳炬云為就近照顧家人,傾向到嘉義大學生機系就讀,規劃未來在農機領域持續發展,期許帶著經驗回到佳冬高農當老師,引導、守護家鄉的孩子。吳凡玲將進入台灣大學園藝系,期待未來成為農業改良場、農試所的研究員,以「採後處理」為農產加值延命。

佳冬高農農經科吳凡玲(左)、農業機械科陳炬云(右),兩位畢業生將帶著實作技術進入大專院校的農學院就讀(攝影/林怡均)

黑手女孩陳炬云從小半工半讀,為學機械鍛鍊身體

陳炬云來自屏東縣林邊鄉,她就讀國小時父親過世,只留下她和越南裔的母親相依為命。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她小學畢業就開始到海鮮餐廳打工,端著比自己肩膀還寬的盤子,賺錢貼補家用。國中開始,每天放學先趕到餐廳、飲料店報到,下班再趕回家唸書、完成作業。

國中畢業後,陳炬云考量到家庭狀況,選擇就近到佳冬高農就讀,因認識的幾個朋友都是農業機械科,她接觸農機後,產生興趣,加上「不怕髒」,於是便轉到農業機械科,從零開始學習。

佳冬高農校長林鴻源說明,農業機械課程要學習裁切、焊接鐵器及鋼材,也得學會拆解、修復引擎,並駕駛大型農機具,同時考慮到現代農業也需要使用汽、機車,因此也要學習車床、基本修復及保養等,接觸機油、柴油、汽油等原料,容易弄得全身髒兮兮,「就是人家說的『黑手』」,也因此農機科的女生非常少,但相對的,表現優秀的農機女學生也特別容易受人矚目。

農機課程裡,鉗工是基礎中的基礎,要利用錘子及鋸子把原料製成所需零件。陳炬云起初力量不足、膝蓋受過傷,操作時經常渾身痠痛,「鋸 10 下就快不行了」。在老師的建議下,她循序漸進鍛鍊身體,一有空閒就做伏地挺身、跑步,即便是坐下也會拿水瓶當啞鈴,纖細的手腳慢慢練出肌肉。

她努力練習裁切,白嫩的雙手因此長出一層厚厚的繭。儘管辛苦,但鐵材製作成品時,陳炬云的內心會被成就感所填滿,讓她有動力繼續學習。

鉗工相當耗費體力,陳炬云起初力量不足,在老師建議下,持續鍛鍊肌肉才漸漸上手(攝影/林怡均)

細膩維修、保養農機,榮獲全國金手獎榜眼

農機科的實習工廠裡擺滿了各式農機,從小型的割草機、耕耘機,到大型的插秧機、收割機、曳引機等琳瑯滿目,也擺有機車。不同機具的引擎、結構不同,陳炬云認為,難度最高的是稻米收割機,因為機具裡的收割刀片、齒輪等零件繁雜,且彼此錯綜排列,光拆開就是大工程。

摸索引擎、拆解機具、練習修復的過程中,她有好幾件校服都被汽機柴油染黑,但陳炬云非常享受修復機具後重新發動時的喜悅感。她提到,老師要求修理機具前,先規劃步驟、寫出流程,比起男同學,她的優勢在於細膩,例如:可以短時間寫出 SOP,而精密的機械結構,任何零件缺一不可,她檢查機具過程,從不遺漏任一環節,也會注意到男同學沒發現的地方。

割稻機中的零件錯綜複雜,拆解、修復難度高(攝影/林怡均)

學費是自己雙手掙來的,陳炬云格外珍惜時間,學習也很有效率。在老師的眼裡,她是難能可貴、品學兼優的模範生,現在田裡走的農機、搬運車,包裝場裡的堆高機,陳炬云會修復,也會開動,甚至路上跑的汽、機車也會基本保養。

她去 (2023) 年參加全國高中學生農業類技藝競賽,在農業機械中獲得金手獎第二名。負責籌辦競賽的花蓮高農實習處主任林政仁說明,技藝競賽得面對全台菁英,分數佔比最重的是術科,選手要在最短時間裡,現場將故障的農機修復好,「不只要有技術,選手身心也得保持穩定」,得到金手獎是「非常困難」的。

陳炬云去年參加全國高中學生農業類技藝競賽,在農業機械中獲得金手獎第二名(攝影/林怡均)

綠手女孩吳凡玲,從零學習一二三級農業

吳凡玲成長於屏東縣枋寮鄉,外祖父母是農民,因哥哥就讀佳冬高農時,每天回家都會分享作物栽培、經營農場等課程內容,她也漸漸對農業產生了興趣,最後決定從枋寮高中降轉到佳冬高農農場經營科,從頭開始學習。

佳冬高農農場經營科老師郭麗君表示,農場經營科會在三年內循序漸進地學習農業一級、二級、三級等環節,例如:生產、採後處理、加工、農產行銷及農場管理。但許多家長對農業的印象是傳統的風吹日曬、勞力密集,因此農場經營科的學生數量非常少,不過,願意來的學生不少都是農家子弟,為了延續家族的農場才會來就讀,甚至整個家族都是佳農的校友。

三年課程裡,吳凡玲最喜歡農產品加工及農場管理。她表示,農場管理課程裡,她和同學要用團隊合作模式,分別管理施肥、用藥、土壤酸鹼度。以番茄為例,她負責栽培模式,目前嘗試以單柱取代棚架,優點是管理省時,後續也會比較產量變化。而農產收成後,她與同學在老師教導下,製作成醃漬品、餅乾等加工品,讓她體認到加工是延長農產品壽命、增加價值的方式,也因此感到有興趣。

吳凡玲寒暑假會前往屏東科技大學擔任實驗生(照片提供/佳冬高農)

太空種子競賽奪冠,採後處理拉長木瓜的壽命

吳凡玲種過水稻、蔬菜及水果,高一時還參加了「與太空旅行種子相遇」競賽。2020 年,國家太空中心將姬蝴蝶蘭、台灣藜、番椒、向日葵送上太空,種子離開地球 7 個月後返回,中興大學與國家太空中心舉辦競賽,讓國內高中職以下學子栽種太空旅行種子,當時一年級的吳凡玲與園藝科三年級的林侑成合作參賽。

吳凡玲回憶,當時分到的種子是姬蝴蝶蘭,一開始以為種子都要種在土裡,但蘭科植物是氣生根,裸露在空氣中便可生長,因姬蝴蝶蘭的種子小到肉眼難辨,最後在屏科大農學院時任院長陳和賢以及農園生產系助理教授黃建誌的幫助下,她和學長以不同培養基測試,成功讓姬蝴蝶蘭發芽生根。

不過種子可能因經過宇宙輻射,外型較為奇怪,也沒有長出吸收根毛。競賽共有19校參加,但能讓成功發芽的種子屈指可數,吳凡玲與林侑成也因此獲得冠軍。

除了在校內上課,吳凡玲的假日、寒暑假也會到屏科大當實驗生、學習採後處理。她研究百里香精油塗層對木瓜生理的影響,比較對照組及海藻酸鈉塗層處理,吳凡玲發現到,百里香精油塗層可以促進木瓜的後熟,並拉長保存時間,剖開果實,內部果肉及品質也可維持很好。

吳凡玲表現優異,希望未來鑽研農產品的採後處理(照片提供/佳冬高農)

特殊選才進入大學持續精進,兩位少女期待未來用專業守護農村

吳凡玲及陳炬云今年都將透過特殊選才進入大學,兩位都對自身的農業實務操作非常有自信。即將進入台大園藝系就讀的吳凡玲表示,她希望能持續鑽研採後處理,未來想成為農改場、農試所的研究人員,延長農產品壽命及附加價值,讓農人收入增加,農村成為有希望的所在。

陳炬云已被嘉義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錄取,她也有申請中興大學生機系,目前還未放榜,陳炬云表示,倘若中興大學也被錄取,考慮到離家距離,她較傾向到嘉義大學就讀,也非常期待接下來四年能學習無人機、最新的電力系統農機,並打算在大學期間研修教育學程。

她透露,大學畢業後,希望能先在農機業界工作、累積幾年的實務經驗後,回到佳冬高農當老師,一來是為了陪伴媽媽,「因為媽媽是我唯一的親人」,二來是守護母校未來的學弟妹,因為她在佳冬高農學習時,遇到好的老師引導、陪伴,才漸漸對未來有了方向,「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

吳凡玲(左)及陳炬云(右)都持續學習,未來將投入農業領域奉獻(攝影/林怡均)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