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翻耕不施肥,棗子竟然更好吃!馬清宮種有機蜜棗,靠野草養土養樹

別人笑馬清宮是「憨郎」,但他其實是擇善固執。15 年前,馬清宮因紀錄片而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辭去半導體工程師的工作,返鄉當農夫。他以「回歸自然,愛護生命」為栽種原則,不用化肥、農藥,自製堆肥在果園養草,再以草養樹,憑著一股衝勁,靠著自我摸索與學習,種出了有機蜜棗。

五年前,馬清宮再度突破自我,捨棄堆肥、耕耘機、搬運車,挑戰不整地栽培,減少對土壤的干擾,以果園裡養出的草作為果樹的肥料,讓果樹、野草、土壤、微生物在果園裡達到自然平衡,野草讓果園對逆境的耐受度更高,也讓土壤更好。馬清宮坦言,務農就是為了環境,收入過得去就好,他只希望為世界保留一方淨土。

種植有機蜜棗十餘年的馬清宮,不斷突破自我,挑戰不施肥、不翻耕(攝影/林怡均)

半導體工程師為了環境,辭職返鄉種有機蜜棗

馬清宮聊起農事滔滔不絕,果園裡安靜的果樹被他說得活力十足。不過,務農曾是他最想逃避的事。

出身農家的他,從小跟著父母務農,雖然被農產養活,但繁重的農事「做到怕了」,他成年後迫不及待離開家。務農前的最後一份工作是日月光高雄區建廠主任工程師,優渥的收入讓人羨慕,然而,他在 47 歲毅然決然辭職,跌破所有人的眼鏡。

提出辭呈後,馬清宮被主管多次約談,關心他是否遇到什麼困難,但讓他決定辭職的原因,是紀錄片《正負 2°C》。他看完紀錄片後,有感於地球環境因人為開發而惡化,開始反思「我能為地球做什麼」。馬清宮查資料、看書,最後決定回家務農,用友善環境的耕種方式讓土壤固碳,盡一份世界公民的責任。

家鄉的農地面積 2.5 分,種了 75 棵蜜棗樹,過去都是慣行栽培模式,馬清宮返鄉就決定挑戰「有機蜜棗」,再次讓身邊的人驚呆了。他到農改場上課,並拜訪十大神農、有機農民前輩,專家勸他放棄有機栽培、鄰近農民等著看好戲,因為太難了!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吳志文直言,蜜棗開花、結果後,果實掛果時間長達 4 個月,期間容易受到白粉病及果實蠅的危害,「有機栽培相對難度高」。

蜜棗面臨的病蟲害問題多,有機栽培非常困難。(攝影/林怡均)

回歸自然,愛護生命,以肥養草,以草養樹

對於務農,馬清宮立下了兩個原則:「回歸自然,愛護生命」,剛開始種植不用化肥,也不用農藥。馬清宮認為,自然界中的蜜棗樹處於開放空間,沒有人施用化肥、農藥,也沒有防治病蟲害,ㄧ樣能結果,「我只是回歸到人介入之前的狀態」,萬物共生共存會漸漸形成循環、達到生態平衡,耕種只需順勢而為。

馬清宮花了更多心思設計果園,包含設置自動澆灌系統,減少澆水的體力耗費、在蜜棗樹中吊掛酵母錠、用黃色紙板減少果實蠅的危害、以酒糟、毛豆殼、稻穀及茶粕等廢棄農產物自製堆肥,不過,這些堆肥是為了養草用,並不是供肥給果樹。

馬清宮的果園裡,每棵果樹下都有不同野草,他說明,不同野草生長所需養份不同,有的固氮能力好、有的可以吸收礦物質,把草養好,等到草變長了,割除後放回原地,便能為果樹補肥。

馬清宮不願特別購買種子種草,他強調,草種必須是原地長出來的,刻意種植外來的草,不見得適合環境,甚至可能造成生態災害。馬清宮一年只割兩次草,第一次是在蜜棗收成後掀網時,另一次則是修剪枝條時。

馬清宮自製捕蟲燈網取代農藥,以減少昆蟲危害(攝影/林怡均)

「棗酵素」防止鄰田污染

另有一大挑戰是鄰田污染,棗園隔壁就是慣行芭樂園,約三週噴一次農藥,馬清宮平時在相鄰側留有一條黑網,也會定期與鄰居交流,久而久之,鄰居了解馬清宮的栽培模式,因此噴藥前三天都會主動告知,讓他有時間拉起黑網做隔離。

除了物理隔離,馬清宮在鄰居噴完藥之後,還會替果園「洗澡」,他把果園裡疏下來的果實集中起來,以食品廠所剩的廢糖製作「棗酵素」。馬清宮曾送驗發現,即使拉起黑網,仍有部分農藥會穿透、進入果園,而棗酵素是非常好的清潔液,他在鄰園噴藥後一天,將酵素液噴灑到果樹,後續便無任何農藥污染了。

鄰田噴灑農藥後,馬清宮使用棗酵素作為清潔劑,為果樹洗澡(攝影/林怡均)

捨棄堆肥、耕耘機、搬運車,減少干擾土壤

五年前,馬清宮把栽培模式改為「三不對策」:不用農藥、不下肥、不整地。他表示,這是受到自然農法的柿子農林世豐的鼓勵,同時也是更回歸自然的耕種方式。

施用多年有機肥後,馬清宮慢慢體悟到,水是蜜棗變大、變重的關鍵,陽光則使蜜棗變甜,但好吃的關鍵在於土壤,「其他資材、人為介入都是多的」。為減少對土壤的物理負擔,他捨棄耕耘機、不再翻耕,甚至也不用搬運車,改用較輕的推車,避免過大重量壓實土壤。

不過,馬清宮仍以樹葉為原料製作堆肥,但不是自用,而是供親友取用。買一車樹葉要花 500 元,他一次買就是 30 車,掏出 1 萬 5 千元買樹葉做推肥,目的只為敦親睦鄰,划得來嗎?馬清宮表示,堆肥是更接近自然的肥料,其他人願意使用,就有機會加入友善耕種的行列,目前有 6 位農民一起做堆肥,使用者則有 8 人。

有機蜜棗的「三不對策」會影響產量嗎?馬清宮親身經驗得到的答案是「不會」,他以今年蜜棗狀況為例,去年天災問題多,與鄰近慣行蜜棗農閒聊時,馬清宮聽到的每一位都在哀嚎減產問題,嚴重者甚至減產四成之多,他的蜜棗減產幅度較小,一顆顆飽滿的蜜棗掛在樹上,他和妻子兩人忙著採收,恨不得再多兩雙手。

馬清宮用梯子、人力採摘蜜棗,並用手推車運輸(攝影/林怡均)

不整地栽培更護土,還可固碳

不整地栽培確實可以帶來許多好處,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副研究員江志峰表示,不整地栽培可稱為「保育農耕」,保育的對象正是「土壤」。

不少農民為了除草,而以大型農機具翻耕,但翻耕過程,空氣進入土壤,土壤中的好氧菌開始活動,約有 30% 有機質會因此分解、減少微生物的食物來源,土壤中的微生物如蚯蚓、天敵昆蟲、益菌等也會受影響,「現在農田裡的蚯蚓越來越少,翻耕也是原因之一。」

江志峰進一步說明,在農田中留草,可以減少土壤裸露,使土壤保濕,「對逆境的耐受度會更高」。

天氣炎熱時,留草的土壤可讓植物根系維持在舒適溫度,割下來的草回歸土壤,可補充有機質、使土壤更容易產生團粒結構,植物的根系持續伸長,「相對的,地上部也會長得好」,在講求淨零的現代,「保育農耕可以固碳,非常符合趨勢」。

馬清宮的果園與草共生,土壤形成良好的團粒結構(攝影/林怡均)

因「橋頭科學園區」離開耕耘多年有機土地

馬清宮的栽培模式延續十餘年,除了自家農地,他也曾在中崎有機農業專區租地,種植蜜棗、芭樂、檸檬、洛神、玉米、地瓜、番茄、木瓜等作物。馬清宮回憶,中崎的農地條件並不理想,被外人視為「不毛之地」,他耕耘十餘年後,蜜棗果實單顆可長到 5 兩(約 186 公克)重,亮眼成績讓人刮目相看。

然而,2019 年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宣布推動「橋頭科學園區」,將中崎有機農業專區土地收回,給予農民全額賠償金,並遷移專區。提起此事,馬清宮的神情有些落寞,他坦言:「要是一直想這件事,我會做不下去。」

最令馬清宮難過的是「沒人珍惜耕耘了十多年的寶地」,他拒絕接受在新專區補助建置設施,並把悲傷化為更堅定的信念,「我要繼續與自然共生的栽種模式」。

種蜜棗不為利,盼更多農民加入護土行列

有機蜜棗吃起來口感爽脆,果肉帶有淡淡清香,咀嚼則有股清甜滋味,馬清宮還做了極為罕見的「棗子乾」,吃起來的滋味與黑棗些許相像,但更加濃烈,且帶有迷人的醱酵香氣,「可以買果實,但果乾是非賣品,只送有緣人」。

他對現在的棗子格外自信,這也是經年累月改進的結果。回想起第一年種的蜜棗,他不禁尷尬一笑,「剛入門還不懂,棗子不好吃」,那年蜜棗總收入僅 2 萬 4 千元,不僅血本無歸,還賠上家底。

隨著種植上軌道,棗子產量和品質都提升,帶來的收益也增加,2023 年蜜棗的收入是 60 萬元。不過馬清宮計算工時後,發現時薪只有 112.5 元,他坦言,有機蜜棗的工作幾乎是全年無休,付出對比收入下,很難吸引年輕人,但他務農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私利,但土壤、環境是公有財」,把土壤改良好才是他所在意的。

馬清宮的棗子乾是非賣品,所有蜜棗的美味都濃縮其中(攝影/林怡均)

擺攤推廣理念,慕名的消費者成為忠實客戶

馬清宮的「傻勁」不只用在栽培,對推廣友善教育也不遺餘力。曾參加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不過目的不是賺錢,而是推廣友善環境的農耕方式,希望更多農民也加入行列,同時也讓消費者認同、進而願意支持更多友善耕種的農夫。

馬清宮和妻子兩人搭高鐵到台北參加市集,來回交通加上住宿,每趟成本至少一萬元。擺攤過程中,馬清宮總是熱情又大方的向人介紹友善環境的農耕方式,並提供許多非賣品讓人試吃,不過每次擺攤的業績能否回收成本都是未知數,他的母親對此感到詫異:「哪有人這麼傻?」

然而,擺攤收穫的不一定是錢,馬清宮每次北上擺攤,市集的人氣便特別旺,許多人會慕名而來,一點一點累積的忠實客戶更在今年 1 月匯集成 200 多張訂單,剛開園一週蜜棗就完售。

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認為,馬清宮一直都在落實「順應自然」的信念,別人看或許是傻,但其實是種擇善固執。

返鄉務農至今已邁入第 15 年,馬清宮每天來到蜜棗園忙進忙出,被太陽曬紅的臉,依然掛著笑容,眼睛則炯炯有神,養護土地帶給他的成就感遠勝過銷售收入,他期盼有更多農民加入「以農護土」的行列,讓環境因農業而變好。

馬清宮從農 15 年,每天在棗子園與果樹相處、養護土地帶來滿滿成就感(攝影/林怡均)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