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柑美食地圖35家》顛覆你對金柑想像!金柑可麗露清新甜美,金柑蜂蜜咖啡香氣十足

喝過金柑風味拿鐵嗎?金柑香氣在海鹽奶香裡散開,伴著柑橘蜂蜜酒香,毫無酸氣;再來一份搶手的金柑可麗露,清新突出;不妨也品嚐一下金柑風味提拉米蘇,金柑讓鮮奶油內餡甜而不膩,層次豐富。

這些特殊料理,是宜蘭縣農會舉辦「金柑果品創意活動大募集」(以下簡稱「金柑活動」)中,超過 30 個餐飲響應活動,開發出的金柑美食,擺脫金柑「只能當蜜餞」的刻板印象,豐富多元。目前更集結成「金柑地圖」,讓消費者按圖索驥,享受金柑的多元樣貌。(地圖見文末)

逗可可把金柑加入可麗露與美式咖啡,增添色澤與清新酸爽的金柑香氣,風味更迷人。(攝影/孫維揚)

誰說金柑只能做蜜餞?邀集業者翻轉宜蘭金柑

要論宜蘭農特產品,金柑絕對不會缺席。宜蘭縣農會總幹事陳誌銘介紹,宜蘭金柑種植面積約 225 公頃,產量超過全國 95%,是宜蘭特色水果。然而金柑酸味強,過去多製成蜜餞販售,乃至大眾將金柑與蜜餞劃上等號,利用價值與風味聯想都受限。

陳誌銘表示,縣農會統籌「金柑產業策略聯盟」,除了與農業改良場合作,提升新鮮金柑適口性,亦找加工業者合作,將金柑製成果乾、果醬、蜂蜜氣泡酒等產品,擴大銷售品項。但他仍認為金柑的行銷觸角能更廣泛,於是自 2021 年起舉辦金柑活動,邀集宜蘭餐飲業者用金柑研發美食。

楊舒婷為宜蘭返鄉青年,也受縣農委會委託,進行金柑行銷企劃,她發現宜蘭有許多咖啡廳、甜點店也想讓料理連結宜蘭特產,決定邀集這些店家,透過眾人的靈感開發金柑特色料理、擴大金柑的銷售時間與範圍、並賦予金柑「扶植當地青年發展」的精神象徵。

小豆田茶餐室重新詮釋金柑滋味,為提拉米蘇附上細緻的金柑酸香。(攝影/孫維揚)

從提供原料到線上行銷,鼓勵業者迸發創意

該如何參與金柑活動?只要符合申請條件的宜蘭餐飲業者,皆可參與料理研發企劃遴選,縣農會無償提供果乾、蜜餞、果醬、蜂蜜氣泡酒等產品,讓錄取的店主試吃、試做,並在錄取後一個月審核成果,再安排後續行銷曝光。縣農會亦會向店主採購定額禮券,作為臉書貼文宣傳時的抽獎獎品,刺激消費者線上認識店家、提升訪店意願。

儘管活動條件優惠,不過楊舒婷透露,首屆參與的店家數量十分慘淡,僅有 10 家業者願意嘗試,幸好初次參與的業者反應很好,透過展現成果與分享合作心得,成了活動代言人,刺激其他業者萌生參與意願,「之後(活動)都是店家搶著報名!」

業者透過巧思,讓金柑美食開枝散葉,令陳誌銘始料未及。他表示,無論是烘焙點心開發或冰品、調飲,甚至鹹食,「每個產品,都是他們嘔心瀝血的傑作」。

金柑活動迴響熱烈,各路好手都不吝透過金柑產品「炫技」。(圖片提供/金柑產業策略聯盟)

想像無極限,甜點好看好吃,做成鹹食也對味

「逗可可:甜點研究室」負責人杜國維兒時曾住在宜蘭,他與妻子都喜愛宜蘭環境,決定返鄉開立以可麗露為主打甜點的咖啡廳。他致力使用台灣農產品製作甜點,因此楊舒婷向他介紹金柑活動時就欣然合作,自行熬製金柑果醬、搭配金柑蜜餞與香草可麗露,開發出金柑可麗露。

杜國維介紹,金柑為原本甜感較重的香草可麗露帶來清新、突出的酸香,味道既衝突又合拍,許多消費者為之傾倒,「覺得好吃也具宜蘭特色」,現場或線上選購可麗露時,都指名要金柑口味。他並分享,後續縣農會推出金柑蜂蜜氣泡酒,也提供免費樣品給他,店內也提供金柑蜂蜜咖啡,成為客人微醺的選擇。

佐佐清水用金柑蜂蜜氣泡酒搭配咖啡,以金柑代替檸檬汁,風味更溫和。(圖片提供/金柑產業策略聯盟)

調成石花凍清爽消暑、搭配生乳酪酸香解膩

「小漁村咖啡」老闆戴又宏改裝蘇澳老家為咖啡廳,原本覺得金柑是重口味的蜜餞,「不健康也過時」。但他試用金柑樣品後,驚覺新鮮金柑清新酸爽,他將蘇澳常見的石花凍調成金柑蜂蜜石花凍,海味飲品多上一股酸香,喝來更消暑,後來更固定與蘭陽金柑合作社採購新鮮金柑與果乾作為餐點原料。

小漁村咖啡因金柑活動認識在地金柑農,現在定期採購金柑,迸發更多飲品、甜點靈感。(圖片提供/小漁村咖啡)

Joe 與 Zoe 返鄉後於冬山開設「佐佐清水咖啡廳」。Joe 強調,夫妻皆為宜蘭人,對金柑有深厚情感與認同,先前他們用金柑製作「清澄福祿乳酪」蛋糕,入選宜蘭十大好食。趁著第三屆金柑活動,倆人又再開發金柑蜂蜜咖啡與金柑蜂蜜生乳酪,讓金柑成為甜點與咖啡中的主角。

Joe 分享,很多客人對金柑有「蜜餞般甜膩」的誤解,起初會排斥。其實金柑能給生乳酪和咖啡增添酸甜清爽的柑橘風味、但不像常見的檸檬酸勁猛烈,客人被推薦、嘗試後,「都覺得金柑很美味,接受度很高!」他認為金柑活動會增加宜蘭金柑需求量,幫助產業多元發展。

Joe 與 Zoe 參與第三屆金柑活動,用甜點與咖啡融合金柑,翻轉大眾對金柑味道的框架。(攝影/孫維揚)

繪製地圖、持續推動,將金柑塑成宜蘭餐飲文化

金柑活動目前共有 35 家業者參與,縣農會為此繪製「金柑地圖」,讓客人按圖索驥到合作店家品嚐不同的金柑產品。

楊舒婷表示,每年度金柑活動都形塑宜蘭獨有的金柑餐飲文化,讓農民、業者、居民都對「宜蘭金柑」感到自豪,參與人數也不斷增加。她希望金柑活動年年舉辦,讓不同特色的店家加入,「12 個鄉鎮都有店家參加!」

陳誌銘強調,今年金柑活動除將繼續召募店家參與外,也會與金柑農合作,讓消費者可以在各店家採購新鮮金柑。同時,既有業者的產品推廣也會繼續強化,例如用投票找出最熱門的金柑產品,媒合代工業者做成伴手禮;抑或是針對大學生設計到店家消費能兌換獎品,刺激年輕族群消費金柑餐點。

金柑活動把歷屆參與業者整合為「金柑地圖」,消費者「按圖索驥」就能品嚐各種金柑料理。(圖片提供/金柑產業策略聯盟)

延伸閱讀:

金柑生產合作社-有機金棗 一份愛護鄉里的心意

迷人的水果蜂蜜氣泡酒,推動台灣農業生力軍!小玉西瓜、葡萄與金柑微釀,香氣飽滿

全台金棗樹一半靠她守護!陳苡佩讓金棗老品牌換新潮服,把稻農也拉來一起幫果農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