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風波》米麵製品是否能安心吃?煮熟米食勿放常溫超過2小時,乾米麵條風險低

近日寶林茶室爆發客人食用炒粿條、炒河粉等料理後急性中毒事件,目前已有兩人死亡,受害民眾至少 13 人。衛福部將整起事件定調為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現在通報案例中,受害者造訪時分別吃了粿條及河粉,也讓人擔心同為米類製品的米飯、米麵條、粄條、蘿蔔糕等是否還能安心吃?

國內醫師、學者、營養師均表示,溫度 4°C 至 55°C、濕度 30% 以上,都是細菌容易滋長的環境。過往認為熱飯不宜放冰箱,但放於常溫過久反而容易滋生細菌,專家建議煮熟米食不要放於常溫超過兩小時,才能確保食安。

如果要使用隔餐、隔夜食材,則可以選擇低溫冷藏或冷凍,或者是食用前再覆熱一次。但如果隔夜飯放超過兩天,反覆在不同溫層進出的風險會提高,「建議不要吃了」。至於買乾的米麵條或乾粿條回家煮,因濕度不夠細菌無法滋生,污染風險低,民眾無須過度擔心。

Q1 米酵酸及仙人掌桿菌是什麼?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於臉書表示,推測此次集體食物中毒的元兇,可能是米酵菌酸或仙人掌細菌產生的腸毒素。

兩者均為粒線體毒素,臨床症狀較難區別,但都會造成人體粒線體急性損傷,出現猛爆性多器官衰竭,出現昏迷、肝、腎衰竭、休克等現象,尤其米酵菌酸 1.5 毫克就可能危及性命,比仙人掌細菌毒素更猛爆。若後續出現死亡、重症的愈來愈多,米酵菌酸造成中毒的機會更大。

公衛專家何美鄉也在臉書發表看法,她認為仙人掌桿菌的可能性較高。因為米酵菌酸的病原體常在植物繁殖,若在 37°C 沒有繁殖能力,目前也沒有在人體內繁殖的紀錄,而仙人掌菌則是人類的病原體,完全能在人體腸胃道內繁殖,其中一個死亡案例是在用餐後數小時才出現症狀,隔日又有暈眩、四肢無力等情形,到醫院看似緩和,最後卻急速惡化、多重器官衰竭而亡。

何美鄉提出假設,假若該案例死亡原因和餐飲有關,第一波腸胃道症狀可能是從食物中攝取到少量毒素,但食物裡或許也含有病原體,譬如耐溫的孢子,孢子在人體內 37°C 厭氧環境下可被活化而繁殖,並產生毒素,就此推論「米酵菌會造成此類病程的機率不大,而仙人掌菌則可以」。不過她也補充,事實仍待相關單位的調查結果。

此次中毒事件患者多食用炒粿條、河粉,造成大眾對米食心生畏懼。(取自寶林茶室粉專)

Q2 乾的米類製品也會有問題嗎?

行政院食安辦主任許輔說明,衛福部昨 (27) 日開會,初步研判較可能是米酵菌酸導致,因為此次病症和過往症狀不同,過去造成米類熟食食安問題的微生物多為仙人掌桿菌,以往的食物中毒都是單一餐、單一道料理導致腹瀉,通常要大量食用才會死亡,但這一次是連續好幾餐、不同料理下肚後出現嚴重症狀,甚至急性致死,不同醫院的醫師對於異常症狀感到懷疑,通報才串連起來。

許輔表示,炒粿條已覆熱卻仍造成中毒狀況,「這次很罕見,米酵菌酸沒有在台灣出現過」,但仍需進一步確認,衛福部會從國外進口標準品來判斷,約需等待 1 週至2週時間。

許輔指出,細菌繁殖條件之一為濕度。農業試驗所副研究員李瑋崧則表示,食物含水率低於 30%,是不利細菌繁殖的。換言之,乾燥、未烹調的米類食品原料相對風險較低。

Q3 米酸菌有明確食物來源嗎?

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指出,該毒素的病原菌比較侷限在中國、非洲、印尼等特定國家,台灣過往未有相關致病紀錄,較有可能是單一食物中毒,而非系統性的食安疏漏。

消費者可能因中毒事件對河粉、粄條心生畏懼,但楊振昌爬梳國外報告,發現各國米酵菌酸中毒案件的食材包含玉米、大豆、木耳、椰子果肉與果汁,亦包含鮮食、乾貨與醱酵品等,種類並不專一。他強調政府加速調查病原菌污染的途徑,以免造成消費者抗拒特定食品。

楊振昌坦言,仙人掌桿菌或是米酵菌酸中毒,受污染食物外觀、味道等變化皆不大,消費者難以從料理判斷是否受污染。他建議消費者在外用餐,先選擇店家環境、人員衛生品管兼優的餐廳,餐食應盡快吃完,剩食要減少置於常溫環境。若近期仍擔心食安,消費者也可以採買新鮮食材回家料理,「食材新鮮,食用上不用太擔心」。

Q3. 米類食品還能安心吃嗎?

許輔分析,米類食品可再細分,米飯、粥、壽司、飯糰、米麵條、粄條、蘿蔔糕等,與本次涉案的粿條有同質性,也都有仙人掌桿菌的污染風險,但煮熟後,一兩小時內儘速吃完就沒問題,如果要隔餐食用也得覆熱。

因此,消費者如果早餐在路邊買飯糰、午餐買便當,千萬不要放到隔餐食用,不過超商的三角飯糰、日本的醋飯都有調整酸度,pH值不利於微生物孳生,因此存放時間較長。

至於米醋、豆腐乳、米酒等醱酵加工食品,許輔表示,微生物繁殖必須滿足特定條件,包含溫濕度、pH值、鹽分等,豆腐乳的鹽分高、米醋的 pH 值低、米酒則有高濃度酒精,三者條件均不利於微生物繁殖,因此微生物污染風險較低。

Q4 新鮮米飯煮好後,常溫下可以放多久?隔夜飯安全嗎?

台灣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營養師林雅恩表示,大多數細菌在 4°C 至 55°C會快速生長,少數細菌則要到 60 °C 才會殺死,人體和外在環境都不是無菌的存在,減少污染風險的關鍵便是清潔、製程及保存,例如:煮飯的環境是否有打掃乾淨、有無落塵,烹調、盛裝用的器皿是否有清潔殺菌,種種環節若遺漏,都有可能帶來微生物風險。

林雅恩說明,剛煮好的食物溫度通常落在 90°C 至 100°C,半小時內就有可能驟降至 60°C 以下,國人應在煮完飯後兩小時內把熟食吃完,若吃不完,也要盡快以容器密封放到冰箱,冰箱的冷藏溫度頂多 4°C,可讓細菌進入休眠狀態,倘若煮了份量較多的熟食要分餐、分日食用,則應在煮完後以容器密封、放入冷凍庫。

許多國人會將隔夜飯拿來炒飯。林雅恩指出,冰過的熟食,食用前仍需覆熱,建議覆熱溫度要達到 60 °C 以上,因為多數細菌在 60°C 會被破壞,因此覆熱後的隔餐、隔夜飯依然是安全的,但如果隔夜飯放超過兩天,反覆在不同溫層進出的風險會提高,「建議不要吃了」。

Q5 煮很多飯,如何延長保存時間又兼顧食安?

為方便快速備餐,許多餐廳、團膳都會預先煮好大量的白飯或是青菜。餐盒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明信分享,他的公司一天要供應數萬份學童營養午餐,各地團膳業者也要供應成千上萬份,因此大家上班第一件事都是煮飯,每天早上 6 點開始煮第一鍋飯,每鍋飯的中心溫度都必須達到 85 °C 以上,蔬菜的中心溫度則要達到 75°C 以上,「中心溫度是依衛福部規定」,如此高溫幾乎可以殺掉所有細菌。

煮完飯後則是熱存,陳明信表示,煮好的米飯分裝完後會維持在 50°C 保存,且團膳使用的都是新鮮稻米,「絕不使用隔夜飯」,因為隔夜飯有污染風險,且會增加保存成本,即便團膳要供應炒飯給孩子吃,也是使用新鮮稻米當日煮熟,與配料、調味料拌炒,如此一來,所有食材原料都能「先進先出」,盡可能減少庫存、不新鮮等疑慮。

Q6 木耳可能也會有感染風險嗎?

寶林茶室的官網照片裡,炒粿條的配料有黑木耳,有國人懷疑木耳也是微生物風險來源。

對此,農業試驗所副研究員李瑋崧表示,市面上流通的菇類可分為新鮮及乾貨兩種,除了乾香菇之外,菇類乾貨通常是進口,這些進口乾菇類不確定加工條件如何,以中國乾菇來說,因加工量體大,往往是放置在開放空間一段時間才拿去烘,又或者是在烘乾後置於開放空間裡,長時間放置期間可能會沾染灰塵或微生物。

國產菇類通常是在密閉環控設施中生產,且收成後在短時間內生鮮販售,微生物污染疑慮較低。

李瑋崧認為,若買了乾菇類,避免微生物孳生,食用前可浸泡,浸泡用水建議使用 RO 水、煮沸過的水,減少微生物污染,且需以手指搓揉沖洗乾淨,浸泡最好使用流水,或是半小時換一次水,如此一來,細菌就沒有立足之處,無法擴大族群。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