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小黃瓜不營養不用吃?瓜胺酸、 葫蘆素消除疲勞、提升免疫力,維生素礦物質多

「老師說小黃瓜沒營養,所以我不用吃。」晚餐時,小學生小明這麼說,把爸媽嚇了一跳。網路上也有類似說法——小黃瓜是「最沒營養的蔬菜」,聽說小黃瓜裡面只有水?真相到底是什麼?來聽專家怎麼說。

小黃瓜富含水分(Image by Chiriac Ciprian from Pixabay

小黃瓜不營養?水分多 = 沒營養太武斷

小黃瓜營養價值備受討論,有人認為它水分比例過高,蛋白質含量與熱量都低,營養價值不高。台灣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林雅恩說明,早期大眾多以富含澱粉、蛋白質等巨量營養素,或能補充較多熱量,來認定食物營養高低,用這樣基準審視小黃瓜,自然感覺它不夠營養。

林雅恩指出,現今飲食強調熱量攝取適當、巨量營養素與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並重,小黃瓜含有充足膳食纖維、維生素等,這些營養素看似含量低,但能維持人體健康。她並提及,青江菜等綠色蔬菜或水果的含水量,皆跟小黃瓜相近「基本上超過 90%」,將小黃瓜水分多與營養價值低劃上等號過於武斷。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副主任尤偉銘補充,多數蔬果含水量高過 90%,小黃瓜水份比例 95% 以上並不稀奇,另外像番茄有微量,卻對人體有益的茄紅素,小黃瓜亦有不同的微量營養素可維持大眾健康,討論營養價值不應單純用含量評估,用含水量認定營養高低的觀念也不正確。

小黃瓜營養價值多元,多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

林雅恩提及,小黃瓜有充足膳食纖維,較高比例是水溶性,功能像是海綿,在人體內不但可保水,促進腸道蠕動,也較不會對腸胃虛弱或受傷的病患造成過多負擔。膳食纖維也是醫學界、營養界確認能吸收人體內過多無用雜質,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加上可增加飽足感,既健康又能控制體重。

林雅恩表示,小黃瓜也含 β-胡蘿蔔素、維生素 C、維生素 K 等維生素,以及鎂、鉀等礦物質,都對維持人體機能有幫助,例如維生素 K 跟生理凝結反應相關,在人體傷口修復時相當重要;鉀則是協助人體內水分恆定。

另外小黃瓜每種營養素含量適中,比較不會有攝取過量疑慮。林雅恩舉例,小黃瓜鉀含量不比部分青菜高,反讓腎功能虛弱的患者食用相對不用擔心。

Image by Daniel Dan outsideclick from Pixabay

瓜胺酸、 葫蘆素,對消除疲勞、提高免疫力有幫助

尤偉銘表示,小黃瓜有很多通稱「植化素」的營養素,像瓜類常有的葫蘆素 (cucurbitacin)具有抗氧化、抗發炎作用,人適度攝取能提高免疫力。

小黃瓜也具有胺基酸中的瓜胺酸 (citrulline),尤偉銘解釋,瓜胺酸常見於小黃瓜、櫛瓜等瓜果表皮,有助於人體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疲勞與提升運動表現。人體會自行合成瓜胺酸,但需要足量才有功效,透過小黃瓜補充是不錯的選擇。這也是有些運動員在運動前後食用小黃瓜的原因。

消暑、飲控好幫手,但燃脂、美白無科學依據

小黃瓜營養多,但針對消暑、利尿、燃脂、美白等功效,營養師認為部分效果有待科學檢視。

尤偉銘表示,因小黃瓜含水量高,人體食用後可些微補充水分,確實能幫助消暑,同時小黃瓜有適量鉀元素,具利尿功效,人體內水分過多時亦可以促進排水,防止水腫。但要留意的是,並沒有明確研究指出小黃瓜可解決腎結石、痛風等患者的排尿困難症狀。

針對小黃瓜「減重燃脂」功效部分,尤偉銘分析,較有科學論證的說法是,小黃瓜膳食纖維多,可改善便秘、穩定腸胃蠕動又增加飽足感,避免人攝取過多熱量。「燃脂」一說,多指稱小黃瓜具有磷脂酶 D(Phospholipase)的緣故,這種物質會參與細胞代謝作用,但沒有充足科學研究可證實具有分解人體脂肪效果,實際效果有待商榷。

另外,過去常有人認為小黃瓜有美白效果,直接切片當作面摸,對此林雅恩推測,可能是小黃瓜早期有人用來促進傷口凝血、癒合的關係,但以美白方面,直接使用小黃瓜「應該比較沒效果」。

食用建議:生、熟食兩相宜,腹瀉者注意攝取量

有關小黃瓜食用方法,有人認為小黃瓜具有特殊的維生素 C 氧化酶,應避免生食,以免阻礙人體吸收維生素 C。對此林雅恩表示「加熱也會破壞維生素 C」,小黃瓜熟食不一定能增進維生素 C 吸收量,若大家喜愛它生鮮的清脆口感,不必特意改變吃法。

尤偉銘說明,小黃瓜幾乎所有人都可食用,唯有腹瀉病患要留意攝取量,避免大量膳食纖維加劇排便。至於大眾真的擔憂小黃瓜所含酵素破壞維生素 C,則可考慮在熱水汆燙約 15 秒,再馬上冰鎮,能抑制酵素作用並維持口感。或者是透過醋等調味料涼拌黃瓜,既增添風味,也能降低酵素活性。

夏日來一盤涼拌小黃瓜,絕對是補充營養、維持健康的好選擇。(攝影/孫維揚)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