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類大作戰!韓國中國能,越南也能,台灣為何不能?

編按:台灣人愛吃香菇,也引來不肖商人走私中國菇品,讓農友四年損失了六億產值。但除此之外,台灣香菇還面臨其他危機,在政府不夠重視的情形下,從研發到抓走私,樣樣都得靠民間自己來,本文繼昨日的中國走私香菇報導後,繼續揭露國內菇類研究面臨之困境,閱讀系列前文,請點選這裡

────────────────────────────────────

菇類是屬於動物、蔬菜還是真菌呢?這個百萬小學堂裡會出現的問題應該很少人會答錯,從小我們的生物課本裡就清清楚楚寫著菇類是真菌界,但農政單位卻會跟你說菇類是屬於蔬菜,因為一年為台灣帶來80幾億產值的菇類在國內並沒有專門的分類科別,目前被列管在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的蔬菜花卉科,當成一般植物來管理。

而且台灣栽培的香菇菌種近幾年產能嚴重下降兩成,但農試所植物病理組的菇類研究室一年的公務預算卻只有六百萬元,平均一個研究員只能分到一百萬,雖然農試所有心要研究新菌種,但不成比例的資源讓他們只能大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國產香菇成本節節高升,以及中國走私香菇一再叩關的雙重夾擊下,農政單位對於菇類產業的重整、經費與人力資源的投入刻不容緩。

一年只有六百萬研究預算,菇類研究室難為無米炊

美麗的新社花海是許多民眾出遊踏青的好地方,但對農試所菇類研究室研究員呂昀陞而言,一株株黃褐傘頂、矮小不起眼的香菇可能才是他眼裡最重要的風景,因為這裡三百多戶香菇農全部歸他管,舉凡香菇長不出來、病蟲害侵襲,菇農腦海裡第一個閃過的念頭都是:「啊,找呂昀陞博士就對了!」。

然而輔導菇農不過是呂昀陞眾多業務的其中一項,他還要忙著研究新菌種、出國考察國外香菇產業,就連年產值20億的金針菇也是他負責的業務之一,加上30幾億的香菇,全台灣一半菇類產業都握在他手上,但這並非他所願,其實整個菇類研究室從主持人到研究員僅僅只有六個人,全台灣菇類菌種的研發試驗就落在這小小的研究室身上。

菌種研發有多重要,數字會說話。台灣的菌種自從二十幾年前由日本轉移過來後,育種和栽培技術停滯了二十幾年,近年來因為氣候變遷,加上長期栽種單一菌種使菌種弱化,產量嚴重下降,台灣菇類發展協會粗略統計,2008年香菇種植面積約一萬六千包太空包,鮮香菇產量為四萬八千噸,2010年種植面積多了五百包,產量卻銳減兩成,不到四萬噸,菇農個個叫苦連天,呂昀陞連假日都接到菇農求助電話,三天兩頭就得跑一次產區。

農試所並不是不知道這個問題,也積極實驗液態菌種,希望能找出耐高溫、 生長快速的新菌種,但台灣菇類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陳宗明為他們抱屈,他透露,研究室每年的公務預算只有六百萬,這六百萬除了作為研發費用,還包括購買機器設備、增聘臨時的助理研究員等人事費,因為經費實在有限,研究室成員甚至得自掏腰包出國考察,102年度和台灣菇類發展協會合作計劃案,才好不容易多爭取到500萬經費。

菇類研究室主持人石信德委婉表示,研究室成員時常走訪產區,很清楚菇農的困境,研究室一直都有在研發新菌種,不過受限於人力和經費,只能在能力範圍內盡力做到最好。

農試所菇類研究室只有六個人,一年經費六百萬,研究室主持人石信德委婉表示菌種的研發確實受到限制呂昀陞一人撐起50億菇類產值,除了研發菌種,還要出國考察、走訪產區,連假日都不得閒

(左)農試所菇類研究室主持人石信德委婉表示,經費人力嚴重缺,菌種的研發確實受到限制。(右)呂昀陞一人撐起50億菇類產值,除了研發菌種,還要出國考察、走訪產區,連假日都不得閒。

菇類是植物?分類不清綁手綁腳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菇類目前被歸類到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的蔬菜花卉科,但在生物分類法中,菇類屬真菌界,和一般植物的生長原理截然不同,政府將兩者混為一談,讓菇類研究室無所適從,例如在討論有機農法時,蔬菜專家認為有機就是要盡量以天然方式栽培,但菇類成長期間需要嚴格控制溫度環境,暴露在原始的陽光、空氣、水當中簡直是死路一條。這種沒有交集的對話卻因為政府不適當的分類,經常在會議中上演。

除此之外,研究室曾以蔬菜類別申請計劃案卻被打回票,因為上級機關認為菇類並不是蔬菜,「但我們明明就被分在蔬菜花卉科,實在有點無奈。」面對這種前後矛盾的說法,呂昀陞也只能苦笑,但這抹苦笑背後,其實隱藏更深的期望與憂慮,因為在台灣菇類發展長期以來處在這種定義不明,甚至像棄兒般被踢皮球的窘境時,許多國家早已見識到菇類的龐大商機,投入大批研究人員和經費。

縱觀亞州,中國為了管理菇類產業,在許多縣市都設置食用菌辦公室,中央甚至還有食用菌管理局專門負責菇類產業;韓國也有獨立運作的「山林組合食用菌研究所」專責菌種研發,另外還設置強調產、官、學、研合作的菇類發展局;連菇類產業起步較晚的越南都開始急起直追,除了有植物病理系研究菇類病蟲害,還有3公頃的菇類生產基地,裡頭有29名博士,員工總數更是多達225人,儘管目前技術還不及台灣,但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誰也說不準越南何時會迎頭趕上。

台灣菇類產業一年80幾億產值,專責研發的菇類研究室公務經費卻只有六百萬,研究員甚至得自掏腰包出國考察台灣菌種近年產能下滑兩成,政府的研究經費卻少得可憐

中國與越南、韓國均有專責研發機構,投入資源研究菇類,

貼標章、抓走私,民間自己來

政府不夠積極,民間團體只好自力救濟,台灣菇類發展協會就是在1993年中國走私香菇大舉入侵台灣時應運而生,至今已經擋下不少走私香菇,除了在1998年,向農委會要求參與走私香菇銷毀的過程,杜絕許多農會私底下將查緝到的走私香菇偷賣的不法行徑,另一個經典案例是促使財政部廢止「調製乾香菇」進口。

陳宗明說,當時調製乾香菇沒有關稅配額限制,許多不肖業者會偷偷夾帶乾香菇走私,台灣一年自產不過兩千多噸,走私就高達一千噸,嚴重影響國內香菇產業,在協會和農委會、財政部、關稅總局的遊說下,終於在2003年廢止調製乾香菇進口。

不過協會面臨的挑戰從來沒有停止,為了因應日後政府可能全面開放進口香菇,協會在2003年就註冊台灣菇標章,發行貼紙,菇農只要通過協會登記審核就可以使用。

陳宗明在協會工作十餘年,是推動國產香菇認證的靈魂人物,他笑說,一開始菇農都還在觀望,沒有人願意貼,但後來走私太猖獗,菇農為了讓消費者放心紛紛要求認證,現在走到新社,幾乎家家戶戶都看得到台灣菇標章的蹤影,近年來協會還發行台灣菇專用包裝袋,一年賣出近30萬袋,連大賣場都指定要賣有台灣標章的香菇。

除了推廣國產香菇、到各大賣場突襲查驗,協會還做到了政府數十年來做不到的事:建立國內菇類生產資料庫。

仔細審視農委會的年報,找了許久終於在西瓜、洋香瓜、草莓統計表隔壁找到洋菇和香菇的產量及產區,卻不見每年為台灣貢獻17億的金針菇、栽培面積第三大的杏鮑菇。自從80年代台灣洋菇王國盛極而衰後,農政單位對於菇類產業的關愛就越來越少,統計年報上始終停留在香菇與洋菇,陳宗明感嘆地說:「國外學者來作研究,搞不好會以為台灣只有產這兩種菇。」

遲遲等不到政府調查,陳宗明決定還是靠自己,他和協會人員及義務來幫忙的農試所研究員踏察各個香菇產區、訪問產銷班、調閱農糧署資料,終於在2008年起建立菇類產業的資料庫,裡頭清清楚楚寫著台灣6、7種主要菇類的栽培量、分布產區、產量以及產值,雖然陳宗明不好意思地表示,有些數據都還不是很精確,但已經為台灣跨出數十年來的一大步。農政單位也終於看到他們的努力,去年爭取到經費和協會合作調查,陳宗明開心地說,今年就可以看到更精確的數據了。

農業年報不夠詳細,政府又不積極調查,台灣菇類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陳宗明乾脆自己建立台灣本土菇類資料庫

農業年報不夠詳細,政府又不積極調查,台灣菇類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陳宗明乾脆自己建立台灣本土菇類資料庫

健全國內產業才能打擊走私

雖然走私的中國菇對台灣產業打擊很大,但呂昀陞走訪業界,許多菇農都跟他說台灣不是不能做,重點是要提升菌種良率,降低栽培成本,不但照顧到菇農,消費者也獲利,走私販發現無利可圖自然會退出市場,「台灣菇類產業需要整體規劃,並非只有增加經費,從人力、政策到配套措施都要做好。」他有感而發表示,台灣一年菇類產值80多億,加上藥用菇種可能超過百億,政府需要更長遠的規劃及人力配置,否則就算經費下來,大家仍然無福消受,「跨部會的合作及團隊才是健全產業的長久之道」。

中國走私香菇讓台灣產值四年來掉了6億,政府雖然加強取締,走私案例卻仍層出不窮,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台灣菇類的價錢居高不下,台灣在打擊外患的同時,或許也應該回頭聽聽國內產業的聲音,從根本解決問題。

民間團體自力救濟,推出台灣菇標章,專屬包裝袋一年可賣30萬袋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