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有種!台中農改場的育種行動

中斷了將近20年,台灣中部的農業研究重鎮─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重新展開台灣小麥育種的「MY麥行動」。

MY麥行動顧名思義,就是要選育出適合台灣農地土壤、氣候與農民耕作習慣,有效抵抗病蟲害,同時產量與品質都可以媲美進口小麥的本土品種,建立台灣小麥自主生產的能力。

時光拉回1992年,當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自日本引進代號「W-3」的小麥品系中,選拔出產量高與抗病強的本土小麥品種「台中34號」之後,隨著1995年菸酒公賣局(今台灣菸酒公司前身)停止向農民契作與保價收購小麥製作酒麴,台灣小麥的育種工作,也因政策不支持,黯然中止。

直到近一、兩年,全球糧食危機再起,各國發展在地農業以求提升糧食自給率與減少食物里程,台灣小麥的育種工作,才再度銜接時間巨輪,重新轉動。


↑沉寂20年,台灣小麥育種工作又隨著糧食危機,重新展開。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作物改良課長魏芳明說,台中農改場自日治時代即致力於本土小麥品種的選育。最早的育種工作始自1921年,原始栽培的品種是源自中國大陸華南的在來赤小麥,後來推廣栽培的品種則為自日本引進的新珍子、琦玉等。

日治時代,總計台中農改場於1936至1945年間,雜交育成台中1號至32號(缺27號)等31個品種。台灣光復後,台中農改場又陸續於1964年育成台中33號,1980年育成台中選1號,以及1983年的台中選2號。

除了台中農改場,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於1956年,也曾在旱作栽培的在來品種小麥當中,選育出台南2號及3號,並於三年後又雜交育成台南4號。

雖然農業研究單位四、五十多年前育成幾十個台灣小麥品種,但目前僅有台中選2號與台中34號這兩個品種,由台中農改場有計畫性地進行繁殖。其餘品種則收藏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的種原庫中。


↑台灣栽培小麥品種之農藝與特性。(資料來源:台灣農家要覽,作者沈勳)

撐起台灣小麥一片田的兩個品種

好比選美競賽,為何最後是台中選2號與台中34號這兩號「佳麗」引領本土小麥風騷?台中農改場特作與雜糧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廖宜倫說,小麥是溫帶作物,適合栽培於冷涼及乾燥的環境,台灣地處亞熱帶,僅適合於水稻二期作收穫後,也就是冬季的裏作期間,種植春播型的小麥。

台中選2號與台中34號不但都屬於春播型的小麥,也具備生育期短(栽培120-135天即可收成)、產量高(每公頃可收成3500-3700公斤)、抗病性強,以及適合機械採收等特性,很符合台灣農民的栽種需求與習慣。

根據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分析,以台中選2號與台中34號小麥磨製的麵粉,皆屬中筋等級,比較適合做麵條或饅頭。廖宜倫說,若要提升台灣小麥的多元性用途,仍須不斷育種,提升本土小麥磨製麵粉的品質。


↑台中選2號與台中34號是目前台灣農民栽種的主要小麥品種。

引種、育種,還要克服「沒種」

為擴大蒐集小麥種原以利育種,台中農改場接洽進口商聯華實業及台灣大食品公司,根據高、中、低筋麵粉的用途,蒐集不同的進口小麥種子。

台中農改場技佐林訓仕說,由於這些小麥種子大多來自美國與澳洲,必須在台灣試種,觀察適應性與生長表現,才能再挑出適合本土的品系進行栽培、馴化與選育。除此之外,台中農改場也嘗試透過國際玉米及小麥改良中心(CIMMYT),向接近台灣緯度、同時也種植小麥的國家引種,做為台灣本土小麥的育種材料。

雖然育種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但栽種台灣小麥的最大問題在於種子的供應量不足。


↑台中區農改場選育小麥的情形。(圖/林訓仕提供)

喜願麵包工作坊總兼施明煌一語雙關地以「『農萎會』沒『種』!」,說明當前推動契作台灣本土小麥所面臨最大的挑戰:種子不夠!

造成本土小麥種子供應量不足的原因,在於政府尚未建立一套類似水稻的「良種繁殖檢查制度」。這套制度是根據原原種、原種及採種這三層屬性,由不同層級的政府單位、農會與試驗場所,建構出完整的種子繁殖體系。

林訓仕分析,種植1公頃小麥約可收成3000公斤。生產1公頃的小麥種子,約可滿足種植30公頃小麥的需求。也就是說,種植1公頃小麥需要種子約100公斤。若以喜願麵包預計契作50公頃的目標來看,至少要5000公斤的小麥種子。但台中農改場身為農業研究單位,只負責提供原原種,並無法提供數量如此龐大的小麥種子。

施明煌則認為,農委會應該仿照水稻,規劃建立供應本土小麥種子的繁殖體系,否則將來面對糧荒危機而欲推廣種植小麥,種子從何而來?

當民間團體積極展開本土小麥的契作,當研究單位重新恢復台灣小麥的育種工作,農政單位應當在政策上積極配合推動本土小麥的生產與應用,「My麥行動」才能貨真價實地維護台灣糧食的自主權。


↑資料來源:水稻良種繁殖檢查制度調查分析與檢討,農委會網站。

參考:「麥田狂想4.8之回顧與前瞻」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