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不丹:全國100%有機化的努力

首圖/ 不丹是一個農業國

十月中旬,曾文社區大學邀請在美國推廣CAS社區支持農業的重要成員Elizabeth Henderson(伊麗莎白‭.‬韓德森)、泰國米之神基金會的創辦者創辦人德查‧史雷佩德拉(Daycha Siripatra),以及不丹農林部研究員多傑.旺楚克(Mr. Dorji Wangchhuk)來到台南,分享他們推動友善農業的經驗。本文重點記錄該天座談內容,與讀者分享。

CSA 社區支持型農業

在現代社會,我們所熟知與習慣的農業銷售市場,是消費者與食物生產者(農民)之間的關係僅只在於買賣之間的連結。部份消費者在近幾年受到一些新觀念的啟發而重新省思、以及越來越多的食物安全的反撲,讓人開始重視起食物來源的安全性 ; 而天災不斷與氣候暖化的危機,更讓人不得不開始重視關於糧食自主、環境永續與綠化綠能相關的議題。

在歐美,有一種直接連結土地、生產者、消費者三者之間關係的農業型態,即所謂的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社區支持型農業」的產生。而什麼是CSA?或許可以透過CSA的Logo來獲得一粗淺的認識與第一印象。我演繹得出的含意如下:
 
左圖/ Logo是由藍天、綠地、陽光、白鴿為組合核心。(圖片來源) 右圖/ 伊利莎白推動CSA

意寓:土地的能量來自於健康有力的資源;陽光、空氣、水。而鴿子從土地獲得食物;也因為鴿子象徵著和平。因此,進一步闡釋著CSA的理念與本質是:人與一塊土地(或是一個區域內的土地)間的相互承諾,土地餵養人,而人們則以支持土地作為回報,並共同承擔內在的風險與享有潛在的產品報酬;讓三方關係是互利平和的循環模式。

農業時代,生產者、土地、消費者三者的關係是緊密連結的。在進入到農業式微、工業發達的時代,這三者的關係不再有緊密聯繫的關係。同時,由於全世界拼命追求高度經濟發展的思惟主導下,人類不僅剝削著土地自然,也剝削著其他族群。人類世界越來越冷漠貪婪……

對於食物生產者而言,最大的憂慮是沒有足夠獲利支持維生。因此,能夠獲得長期而穩定的經濟購買力支持,而得以讓農民們更專注在種植生產事物上,而消費者能夠安心吃到健康而天然的優質化食物;土地也因為與人們的關係更緊密,生產者不再施放只是表面上促進生產量、而實質卻是造成環境污染與毒害的化學肥料與藥劑。

一如伊麗莎白‭.‬韓德森(Elizabeth Henderson)女士在論壇裡所說的:這是跟大自然一起生活,而不再只是扮演著過客 ; 同時,也得以消除大環境裡人們為了競爭生存所生出的貪婪與冷漠。因為重新思考人、物、土地之間的價值,為讓生態與人類世界取得更好的平衡狀態,而不再是單一面向而無止盡的掠奪、競爭、破壞。

據伊麗莎白‭女士所言,其實每一個CSA的規模大小都不同,而特色也都不同。每個CSA的基本構成單位為:農民(生產者)— 核心人員(負責處理網站、各類行政事物與銷售決策等工作)— 消費者(支持購買的會員)。

CSA共同的幾項特點是:讓會員共同參與耕作以分擔風險 ; 藉由社區支持農業型態,重新教育人對待自己、對待生命、對待供給能源的環境的新態度 ; 甚至,因為這樣的農業型態,得以讓許多失業人口找到就業機會(成為農作生產者;農民),也獲得穩定維生的支持。

更有意思的是,CSA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組織或是耕作型態;而是可以隨著地區不同、參與者需求不同,而得以做彈性因應改變的有機組成。

其基本設計是: CSA將所有的產品分給所有會員與股東。股東所投入的資金與所獲得的產品,可以隨每個人需求而有不同的數量與金額。有些股東較富有,他可以選擇付較多金額,以平衡較不富有的股東所付出的較少金額 ; 而比較不那麼富裕的股東若需要多一點數量的產品,經過同意之後,他們便可以拿取所需的數量。負擔較多的股東會員也十分清楚知道,那是在幫助較低收入的會員分攤費用。有些地區的CSA可能只有三個股東,有些或許有數百個股東。

CSA的生產模式採地產地銷(Locavore),亦即在地生產、在地銷售。如遇有預料之外的產量減少狀況發生時,則可以透過其他的CSA互相支援,以減少會員購買風險。(請參考伊麗莎白‭ 社區支持型農業 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簡介)

伊麗莎白‭.‬韓德森女士之所以投入CSA這樣的組織型態,乃是因為她認同了在《美好生活》一書裡的生活模式;人只應該花四小時工作,四小時從事文化藝術活動,四小時的社交生活。也因為這樣一個簡單美好的理念的持續與實踐,她看見許多人更快樂地生活,土地也更有活力更富於生機。

泰國米之神基金會

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執行長Daycha先生,出身於一個富有的家庭。由於泰國的規定,每個成年男子都必須要出家當僧侶一段時間。Daycha先生說以前自己很不快樂,然而,在當僧侶的那段時間裡,他卻非常的快樂。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特殊人格特質,也促成他後來成立米之神基金會。直到現在,Daycha先生還是居住在自己搭建的樹屋上生活。

Daycha先生對於泰國農民嚴重負債的經濟狀況感到困惑,想要找出解決這些農民經濟負擔的辦法。他發現由於泰國農民購買的稻米種子是外來國家的種子,需要施用外來的肥料、農藥 ; 為了獲得更多的收成量,農民購買昂貴的農機具來耕作。如此惡性循環之下,農民的所得自然縮減。而稻米易受病蟲害的問題,也無法依靠化學農藥徹底解決。


泰國農民使用各種化學肥料、農藥,卻越種越窮困

因此,Daycha先生認為要解決稻米病蟲害的問題,首先要研究種子的來源。他說:’Seed is the first! ‘, ‘Believe in Nature, work with nature.’

Daycha先生將農田比喻為一個人的腳,種子是鞋子。過去泰國的農業政策是削足適履的方式,而現在,米之神基金會則是幫助農民找到適合每個農田種植的稻米種子;要讓種子符合農民的需求,而不是遵從市場需求。

由於要降低農田農藥的使用率與增高稻穀收穫量,米之神的主要工作有:選種、病蟲害防治、土壤改進等三項。基金會米之神設有農民學校,負責教導農民學習如何分辨農田裡出現的蟲;使用天然的方式除去害蟲,留下對農田有益的好蟲。

米之神特地找來善於辨識、挑選優良稻種的農夫來教導農民挑選種子;優良的種子有下列幾種必須條件:細長呈圓粒狀、有光澤且平滑、有小胚芽、米粒中間沒有白粉狀也沒有破裂線。

當挑選出適合而優良的種子時,即可進行雜交,獲得下一代的種子。反覆操作進行八代(約四年時間),確認種子的穩定性達到成熟後,就成為正式生產的種子。

 
左圖/ 過去泰國政府給予農民種植的稻種模樣。右圖/ 米之神的農友選種育出的稻米。

 
左圖/ 泰國公主正在學習挑選好的稻種。 右圖/ 泰國農民學習辨認蟲,用繪畫方式記錄農田裡的蟲類。

在土壤改進部份,米之神教導農民進入森林找尋活動力旺盛的菌種,與其他天然資材混合製做成液肥。原本因為施作農藥而讓土地力下降的農田,在切實改用這樣的方式後,獲得很大的進步與改善。有趣的是,米之神僅只是教導農民最根本的觀念,並不強制農民一定只能按照這些方式做。農民可以自由創造發揮,甚至也有農民利用環境裡現成的材料,重製為不同的天然液肥。

Daycha先生強調,一切的行為活動是讓農民透過親自觀察自己的農地,來了解什麼樣的種子、土壤、肥料是最適合自己農地的。因為,每個地區的土地都各自有不同的土地特性。

這些方式並不強調高深的技術,一切只在於耐心與持續實踐。當然,在決定去做之前,了解問題所在,設定想要達成的目標,最後透過實踐,才能夠徹底看見問題並改善,而最終完成了信念的改變。

不丹:推動全國100%有機化

對於多數台灣人來說,不丹是個謎樣十分卻又讓人驚訝的國家。不丹的國土面積比台灣稍大,總人口約有六十餘萬。以下面的不丹地形圖來看,人口多集中在中段;不丹南邊與印度交界處氣候很炎熱,北部(白色部份)是冰原,難以住人。不丹是農業國,約有79%的人口是從事跟農業有關的工作。

參與這次論壇的貴賓則是不丹農林部的研究員多傑.旺楚克(Mr. Dorji Wangchhuk)先生。

他表示,不丹是全球評比幸福指數最高國家的前列,同時,它很早就推動有機農業耕作,甚至是全球第一個提出「全國100%有機化」的國家。然而,不丹國內同樣也遭遇著許多問題;如何讓糧食更安全、農民收入增加、補充流失的鄉村人口來源,增加農村就業機會……都可說是農林部要著手進行解決的問題。

過去,不丹食物來源多樣化,不丹人民愛吃米食,雖然生產數量有增加,但是因為原地作物出口量增加,所以生產量始終無法趕上需求量。另外,病蟲害與氣候變遷影響,也對不丹農業有極大的傷害。

多傑先生說,不丹農民收入很低,無法進行投資,因此,不丹農民必須要依賴公部門單位做行動先發,這也突顯出農林部的重要性。不丹推動「低投入農業」的目的,在於永續;不僅包括環境永續,還希望農業能夠滿足食物需求、經濟安全、降低貧窮,朝向永續生活型態發展。

不丹所有作物幾乎都是有機栽培生產(但馬鈴薯需要加入肥料,否則產量很低)。不丹農林部針對產量問題的解決方式是,不斷試驗種植的方式,他們相信最終一定能找出適合的種植方式。而他們也希望不丹的糧食自給率能達到70%,並且還能供應出口。

不丹為了要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而發展出的農業策略是:

1.由於不丹耕地不多,因此著重針對在對弱勢團體的服務與改善上。
2.能夠因應各地不同的條件與氣候,提高發展作物的生產量。
3.改善灌溉、給水技術的投資迫切性。
4.改善交通運輸;不丹境內區域多數缺乏農路,運輸多半依賴人力。因此,興建農路,降低人力運輸資源,也成為不丹重要的基礎。
5.不丹地形陡峭,因此要發展大型的農業機械化是不太可能的。當農路問題獲得改善後,便可以廣而利用機械化來彌補人力之不足。
6.為達糧食安全目的,在不丹全國各地挑選合宜地點,種植九種作物。
7.台灣有一鄉鎮一特產,而不丹也有相同的政策。讓不丹每一小鄉鎮植有三種作物,再從三種作物裡挑選一種最具潛力的作物加以種植。

此外,不丹農業政策面臨的挑戰與主要限制是:

1.可耕地逐漸消失;原因包括土地遭到侵佔,還有變更土地的使用。
2.野生動物數量縮減與病蟲害的侵害;例如:野豬吃掉農作物。
3.人力短缺。
4.生產成本過高;勞工供需不平衡。

誠如與會觀眾所看到及感受到的,不管是CSA或是米之神基金會所推動的農民學校,或是不丹的有機農業,他們所談論的並不只在於實際上技術的改良,而是找出問題的癥結,並且專心致志地執行。他們不求快,但求專一。而對於台灣來說,曾經是農業立國的我們,該讓農業何去何從?

延伸閱讀
「友善小農.國際串聯.接力紀錄」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