崙山部落:在地原鄉的山茶花籽油

攝影/李佳曄
 
大約在七〇年代,台灣才開啟瓶裝罐裝食用油的時代。 

在那之前,打油是日常消費行為,也是細水長流的人情味,老老小小拎著不知打過多少油的玻璃瓶或銅罐,每隔一段時間赴油行報到,順便東家長西家短一番。隱約記得油行的氣味,胡麻油、白芝麻油、山茶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等漂浮在空氣中。油行裡的勺秤一逕晶晶亮亮的,金屬製油桶裡是待價而沽的各類油品,那真是「凡事少取」的知足年代。

反觀今日,即使食物安全出狀況的事件再三出現,事發當時全台鬧得沸沸揚揚的,但對方便了太多年的人們來說,似乎已很難再回到那拎著罐子去打油的日子,以致於事過境遷就雲淡風輕了。雖說如此,搞清楚油品產地,甚至使用穩定性較高的油類,應當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起碼該有進一步地了解。

讓山茶樹的好處重新「出土」

崙山教會 

東海岸的花蓮卓溪鄉布農族所在的崙山部落有著好大幾片山茶樹園,是好油的最佳原材料,頗值得一探究竟。

迥異於西海岸景觀,東海岸景觀瑰瑋壯麗,連稻田都兀自瀟灑落拓,在那,你不得不臣服於大自然的偉岸。勝景當前,奈何人文景觀的蕭條索然,崙山部落裡充斥著台灣農村的典型隔代教養真實例子:老人家帶領著子女在城市裡養不起的孩子,有點自生自滅地過日子。還好有位溫光亮牧師,他不願任憑故鄉荒蕪,放下資源相對多的豐原地區教會,返鄉試圖為族人找到出路。

溫光亮牧師
部落老人打零工

返回故鄉,溫牧師面對的是老人凋零、孩子閒晃且乏人照養的景況;三不五時,還得辦個告別式,也意味著部落的人口又少了兩百多分之一。然而,他沒有太多時間感傷,除了牧養崙山原民外,還擔任長老教會布農中會會長,又要每天巡田水,他自許為聖經裡背負重擔的「阿摩司」,既是受上帝呼召的牧者、養羊的牧人,又是農夫,終日忙得團團轉。

九二一地震後,即放下自己工作,深入原住民部落,協助部落做有機耕種的生技研究員吳美貌更成為溫牧師重振家園的幫手。美貌視察崙山部落的農作物,決心讓山茶樹的好處重新「出土」;此外,她央請溫牧師試著栽種杭菊、丹嵾、紅藜等高經濟價值的藥材,讓部落原民有機會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部落媽媽吳美貌

這天,溫牧師開著車奔馳在雜草橫生的山路上,先去拜訪村落裡毛大姐的蜜柑園,園裡比拳頭大的蜜柑結滿樹,其中還養了雄健昂揚的九斤雞與裸頸雞四處飛走,旁邊竹寮上掛著一張耶穌釘十字架的聖像,「因為毛大姐的雞被偷過,乾脆掛張耶穌像防小偷,請耶穌幫她看守著雞。」溫牧師解釋說。

山茶樹園所在之地正好可以眺望阡陌縱橫的花東縱谷,山茶樹枝枒亂竄、野性十足、生命力強韌, 9月中雖已結實,但得等「霜降」之後,果實真正完熟,油脂飽滿,才能採收,當地原住民一年一度的收入來源就靠這些山茶花籽。

40餘公頃的茶樹園尤其彌足珍貴

五、六〇年代囿於民間缺乏食用油,政府發了山茶種籽給偏鄉民眾種植,以便自行補充油品之用。卻在檳榔價格大好時,這些山茶樹幾乎遭剷除殆盡,整座島內所剩無多,即便是老廠牌的原材料也是大量仰賴來自越南的茶樹籽。相較之下,崙山部落這片40餘公頃的茶樹園尤其彌足珍貴。

當養生觀逐漸抬頭之際,照說本地產的茶花籽油應該有更高的經濟價值才對,可惜這些在地農民不諳製造與行銷,將頂級油品拱手讓給飄洋過海、號稱富含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

事實上,這些書寫著義大利文、西班牙文的油品,箇中到底純粹度到底如何?又是否如產品標籤上所標榜的「第一道初榨處女油」,多數消費者只能任憑廠商的自由心證,缺乏判斷基準。

單就營養成分來看,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能提高體內的好膽固酵(HDL),降低不好的膽固醇(LDL),極有益於預防心臟疾病。而茶花籽油富含82.51%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絲毫不遜於橄欖油的72.85%。同時,茶花籽油的燃點為223℃,也高過於精緻橄欖油的207℃。顯見茶花籽油空擁有一身優點,卻缺乏大廠的行銷費用,僅有幾家老廠牌靠著熟門熟路的消費者擁戴,還保有一方小市場。

時序入十月金秋,終於盼到山茶樹籽的採收季節,又得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

透過生生不息的消費行為,才能善善循環 

原來山茶樹籽得靠雙手一顆顆摘下,是真正的勞力密集的農作物。況且山茶花樹沒啥天敵,唯一問題是園內雜草叢生,以往布農族人會施灑除草劑,但吳美貌進部落輔導之後,就力勸當地人別再使用除草劑,讓土地的生機回復。土地雖然逐漸純淨,但逢採收時,問題就來了,眼前雜草恣意狂長,溫牧師得先請人除草,因為面積甚大,這邊除完了,另一邊又茂盛起來,果真「秋草除不盡,『秋』風吹又生」。以崙山部落目前的人口狀態,溫牧師正煩惱要去哪張羅人力來採收,「光靠這些部落阿嬤是收不完的。」他傷腦筋地說。

再說,就算把所有山茶花籽都採收了,這些不懂加值的布農老人家收益仍有限,10公斤的濕果只能榨取2.25公斤的油,真正賺到錢的是後端的加工製造商。「以往就是把溼果直接賣給農會,價格一律農會說了算」,吳美貌指出。因此她正打算教當地原住民進行兩道工序:去除濕果外殼並曬乾,「至少可以增加五成收入。」

有心振興這座部落的吳美貌希望賦予這些山茶花園更多元的價值。在今年11月茶樹籽採收完工後,預備開始搭建部落理貨中心。先從供應人們安心食用的油品開始,繼而產出有機的鳳梨、五月桃、柑橘、茶花等,再規劃整理出白花大菓、紅花大菓、金花小菓等多座茶樹園,甚至打造第二座網室,以嫁接栽種出觀賞型茶花,提升其遊憩價值。

儘管他們勾勒了美好願景,但見到許多閒置屋舍,稀落的村景,仍忍不住問溫牧師說:「你看到家鄉這樣寥落,自己做的事不見得有立即且明顯的改變;你可曾懷疑過上帝的存在?」帶領這個部落力圖向上的溫牧師二話不說地回道:「沒有,人生本來就是有高山低谷,我相信上帝從來都沒遺棄我們。」

每回,吳美貌向溫牧師提起可以再試種些什麼農作物,得到的回答總是:「忙死了,妳又來找麻煩!」雖說如此,溫牧師可真是閒不住,他一直在找尋讓族人更穩固收入的作物,還引山泉養殖魚兒,這一切都才剛起步而已…。

這一座「在地好油原鄉」能否拔地而起,必須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同,因為唯有透過生生不息的消費行為,才能夠善善循環,讓這些原民願意種出乾淨作物。

延伸閱讀

崙山部落:貧瘠土地上,長出上天的恩賜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