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台南鄉野手札:菁寮阿嬤芋粿翹的好滋味

在眾多的傳統點心裏,「芋粿翹」是很多人記憶中小時候的味道,雖然在市區的傳統市場裏偶爾還是能看到,但總覺得市場買來的少了一味兒,少了哪一味?想想大概就是阿嬤的味道吧。

本來只是要去菁寮探訪阿雪阿嬤,前二天電話那頭傳來阿嬤們要一起做芋粿翹,最愛吃米食的我決定提早出發。當天一到媽媽長家(媽媽教室班長,鄉下簡稱「媽媽長」)才停好車,中氣十足的說笑聲從不遠處傳來,一群阿嬤級的小姐七手八腳的忙著,桌上已經擺著好多等著被蒸熟的芋粿翹。

 

早期在鄉下,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男人一早外出務農,灶腳的工作大多就由媽媽帶著媳婦、女兒一起撐起家族裏大大小小的家事。到了傳統節慶的日子,這種傳統好滋味當然也就很自然的就被傳承下來了,但現在農村青壯年人口外移,阿嬤們少了人手,於是媽媽教室的成員就擔任彼此照應與支援的角色,大家很有默契的分頭揉糯米團、秤重成形、燒鍋子、蒸熟,揉到手酸了,另一個阿嬤就接手,需要幫忙的喊一聲很快的就有人自動遞補,亂中有序,手腳很快的。

農村裏,每個地方的芋粿翹在味道、樣子和內餡都有些差異,我是在台中長大,中部的芋粿翹通常是圓型帶點橢圓,這次在菁寮,形狀有點像弦月,但我覺得更像茭杯狀,阿嬤說傳統的形狀就是那樣,尚天是中秋節前夕,做好的芋粿翹可以祭祖拜神,還可給即將回鄉團圓的子孫們品嚐,所以阿嬤們做的數量特別多,堆在一起的話就像座小山一樣,好豐足的樣子。

或許阿嬤們看到難得來了年輕人,表情有點靦腆,但提了一、二個問題後,阿嬤開始很熱情一邊笑一邊回答問題,我猜想她們心裡是想“怎麼問這麼簡單的問題”才笑的吧!

下面將透過圖片簡單的跟大家分享菁寮阿嬤芋粿翹製作流程記錄:

  • 先將芋頭絲、香菇、油蔥、肉末、糯米漿、糯米粉、蝦米,炒熟備用(阿嬤小叮嚀:待料都炒熟之後再放入芋頭絲拌炒至半熟,熟芋頭絲容易過軟,不方便後面的揉製;另外炒熟的芋頭絲若再經過蒸的過程容易熟爛,失去口感。)
  • 將一定比例的糯米漿與糯米粉混合均勻,加入“煎粿布’,糯米團慢慢成型後,加入炒熟材料揉合即完成基本素材。
  • 將生芋粿糰一一秤重分成小份(3~4兩),再塑成筊杯狀,放在抹油的香蕉葉上,即可以入鍋蒸熟,又香又Q的芋粿翹就出爐了!


煎粿布:就是先將幾個糯米團煎熟


阿嬤的手勁還很大喔~


加入炒熟材料揉合


又香又Q的芋粿翹出爐了!

工作完成後,大家各自拎著分配好的芋粿翹回家,媽媽長很有架勢的大聲交代“別忘了中午過後要回來一起收拾啊!”阿嬤們騎著腳踏車穿梭在鄉下的小巷子各自消失了,是趕著回家做飯等阿孫仔回來吧~

小時候過年前,阿嬤會召集大家回老家,大伙聚在一起做甜年糕,冬天冷冷的,全窩在三合院灶腳,一邊揉麵團一邊相依的取暖,好懷念那個溫暖的情景。這次天氣雖然炎熱,但看到這許久不見的場景,真讓人有回到阿嬤家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