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項矛盾共識,百年米粉基業將何去何從?
台灣「偽米粉」事件從農曆年前爆發至今,面對政府單位與民間消保團體的壓力,新竹市米粉商業同業公會預定於本周日(4月28日)邀集全國米粉業者召開「第一次全國性米粉業聯誼會」,藉由尋求共識的方式,要求官方重新檢視米粉的定義。
根據目前國家標準CNS 11172有關於米粉絲的規定,「稱『純米米粉』者,原料的含米量應達100%;含米量達50%以上,只可稱為『調合米粉』」。至於原料含米量未達5成者,依照CNS1484規定,應稱為「調合粉絲」。
目前全台約有30多家米粉業者,其中有19家加入新竹市米粉商業同業公會(簡稱「新竹米粉公會」)。經過三個月來的討論,目前新竹米粉公會所凝聚的共識要求有四點:一、續修CNS11172「米粉絲」;二、廢止CNS11172「米粉絲」;三、配合農糧署推動CAS優良農產品驗證標章;四、抵制農糧署推動CAS優良農產品驗證標章。(公文見文末附錄)
由於標準法第4條規定,「國家標準採自願性方式實施。但經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引用全部或部分內容為法規者,從其規定」,食品安全的主管機關衛生署,至今仍未採納CNS11172做為米粉的規範,導致市售偽米粉充斥。如果衛生署最後採納並執行CNS11172的標準,依現在業者普遍習慣以廉價的修飾玉米澱粉當成「米粉」主原料,恐怕將有高達9成左右的市售偽米粉必須改名為「調合粉絲」。
因此部份米粉業者不是要求下修CNS11172含米量的標準,就是要求廢止這項規定。
新竹米粉公會總幹事蔡勝興在偽米粉事件爆發後,雖然立即明快向消費者道歉並要求會員下架回收,並坦言這三個多月經常讓他睡不好,擔憂新竹米粉所建立的百年基礎毀於一旦,但根據目前新竹米粉公會所凝聚的共識,百年基業何去何從?消費者能否接受?恐怕將面臨更大的考驗。
「偽米粉」是否會變成「正宮」?
由於米粉業者普遍反映現有稻米價格太貴,導致製作純米米粉或調合米粉的成本過高,因此「偽米粉」新聞爆發後,今年2月6日農糧署邀集米粉業者召開「如何提昇台灣米粉絲產業形象策略會議」,除了希望解決米粉業者使用稻米原料所遭遇的困境,提升國產稻米使用量,也表示將推動純米米粉的CAS(台灣優良農產品)認證,增進業者生產的意願。
不過根據新竹米粉公會開會通知所記載的業者共識,農糧署欲推動純米米粉CAS(台灣優良農產品)認證,顯然受到不小阻礙。
另外,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也早於2月4日召開「食品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邀集米粉業者、產業團體、消保團體與政府相關單位列席,討論米粉絲的國家標準是否有修正必要。
其中列席的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台灣區米穀工業同業公會與董氏基金會代表,分別從消費者保護、米穀產業發展與食品營養的角度,反對再下修米粉絲的含米量標準,並要求衛生署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直接採納現有的CNS11172米粉絲含米量規定。
由於衛生署是食品衛生管理法的主管機關,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主持召開「食品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面對消保單位與民間團體的相關訴求,只能建請衛生署採納。
耐人尋味的是,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與新竹米粉公會總幹事蔡勝興日前均曾表示,米粉含米量的標準,將尋求全國米粉業者討論出「最大公約數」。康照洲甚至舉品名都是「酒」,但酒精濃度不同為例,表示不排除類推適用於「米粉」,只要標示含米量是25%、50%或100%,來因應不同消費者需求。
因此根據目前新竹米粉公會所凝聚的共識,本周日召開全國米粉大會後所討論出「最大公約數」,究竟會讓既有的米粉絲國家標準CNS11172何去何從?是否會再放寬讓含米量不到50%的「調合粉絲」也可稱為「米粉」,使目前市售高達9成左右的「偽米粉」變成「正宮」?值得關注。
只是要求「誠實標示」而已,這件事有這麼難?
業者因為成本問題等等考量,要在米粉中摻入其他原料,OK,只要吃了不傷身就好,那是你們的選擇
但相對的,消費者也有權利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東西
只要標示誠實,價格高低、成份如何那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
今天業者想要壓低成本,又不肯誠實標示,還想要法律修改來配合他們說謊?這樣搞下去只是自己斷送米粉產業,
本來消費者還會依需求選擇性購買
現在標示不實,想吃純米粉的乾脆連買都不買;想吃便宜米粉的,那直接去買大陸貨算了,還更便宜
反正台灣廠商標示不實,也沒有比大陸貨好多少
說到底,業者若不肯改革,只想因循苟且積非成是的話,百年米粉基業是毀在你們自己手裡,怨不得人
從事米粉製造的叔叔伯伯大哥大嫂們:
我很愛吃米粉,喜歡那淡淡的香氣,炒什麼都好吃。
台灣米粉出問題,與其說是生氣,其實我是難過、著急。
要是不處理好,以後可能只有大陸或東南亞進口的米粉可以吃,那太可怕了吧。
各位想想瘦肉精、毒奶粉、塑化劑事件,發生的當下,身為消費者的你們的感受是什麼。或許可以為我們感同身受一下,雖然玉米澱粉不至於像那些千夫所指的問題化學品,但玉米澱粉畢竟不是米,傷害到的,可是大家的信任呀。
各位做了一輩子米粉生意,我們小輩嘴上無毛,本來不該說話的。但事情實在緊急又大條,要不要請你們想一下,或許當年玉米澱粉調和的米粉出現了之後,把成本高的純米米粉擠下市場了,現在的結果,是當年不公平不誠實的遊戲規則所致。現在不正好利用這個機會 ,把「誠實」的純米米粉的價格與市場定位訂好,不要再被不好消化的「玉米米粉」魚目混珠?
或許各位還要付出製程與設備改變的代價 。對不起,這一點我真的不了解。
或許大家會擔心市場的反應。這個時代,什麼都在改變,市場行銷,我不懂,但天天都有新趨勢。現在隱隱然有一股回歸自然的風潮,有機安心的商品,比起幾年前普遍多了。與其抱著數十年來的做生意模式,讓它逐漸式微,要不要考慮革新形象,重新建立消費者的信心?
最後,我想,面對大陸製造加工業來勢洶洶,提供稍高價位,卻誠實安心的商品,大概是台灣加工製造業的優勢與出路吧。(我相信這一點,大陸還要追很久,不是嗎?)反之,如果只有追求低成本,沒有特色,不建立誠實信任的形象,很快就會被廉價的大陸貨取代了。
不知道你們讀不讀上下游,有沒有機會讓要去開會的老闆們知道,一個愛吃台灣米粉的人的心聲(我可是很少留言,這次鼓足勇氣寫的喔)
一個愛吃台灣米粉的人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