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忙得沒時間煮飯,沖泡式的即時湯品成為方便的選擇。不過董氏基金會調查,市售147項即食湯品,有四分之一產品鈉含量超過720毫克(芬蘭政府規定,每一人份超過720毫克鈉須標示警語),其中「日燦義大利蔬菜湯」,一包湯品的鈉含量更高達1266毫克,超過衛福部每日建議攝取量2400毫克的一半。
董氏基金會表示,攝取過多鈉含量,會增加腎臟負擔,增加腎結石、骨質疏鬆症風險,呼籲業者儘快調整配方,降低鈉含量;消費者選購時,記得看清營養標示中的鈉含量,沖泡時多加點水稀釋。
一杯即食湯品,佔鈉建議攝取量四分之一
董氏基金會今年7~8月,調查各通路和網路販售的即食湯品,共調查23品牌147支品項。以一小碗200c.c.計算,147支湯品的鈉含量範圍在140-1265毫克,前三名依序為日燦義大利蔬菜湯1266毫克、家樂福港式酸辣濃湯1124.9毫克、7-SELECT/統一海帶芽味噌湯961毫克,平均為566毫克。
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一天的鈉建議攝取量為2400毫克,所以喝一杯即食湯品,就佔建議量四分之一額度;如果消費者還另外加火腿或其他食材進湯品,實際鈉含量可能更高。
台灣人鈉的攝取量偏高。根據最新的國民營養調查,成年女性每日平均鈉攝取量為3511毫克、男性4498毫克,遠高過衛福部建議值;但目前政府並未訂定單項產品的鈉含量限制。
董氏基金會表示,芬蘭政府規定,湯品與醬汁含鈉量每100公克超過360毫克時須標示警語,若依此標準,這次調查有近四分之一產品(31支)已達要標示警語的標準。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攝取過多鈉,會引起口渴、水腫,造成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中風)、腎臟衰竭等,也容易導致身體中的鈣質大量流失,增加腎結石、骨質疏鬆症風險。
調查中,有93支為單人份杯湯或沖泡湯包,平均鈉含量為518毫克。鈉含量最高前十名中,有3支是普遍認為較鹹的味噌湯、3支為看似清淡的紫菜湯和蛋花湯、3支為較濃郁的海鮮、蘑菇、南瓜口味的濃湯以及義大利蔬菜湯。
營養師呂蕙如指出,相同口味且等量的產品,鈉含量依品牌不同,差異相當大大。以豆腐味噌湯為例,A牌含158毫克鈉,B牌含651毫克,C牌高達841毫克,和最低鈉含量的湯品相差5倍。而單人份玉米濃湯,A牌含250毫克鈉,B牌含353毫克,C牌更高達690毫克。呼籲消費者,看清營養標示,選擇同種口味中鈉含量最低的產品。
清淡不等於鈉含量低
許多人可能以為鹽越多、鈉含量越高,刻意選擇較清淡的即時湯品,但董氏基金會邀請11位民眾試喝,請受試者從三種口味(玉米濃湯、紫菜蛋花湯、味噌湯)各3~4支品項進行鹹度排序,有7人幾乎完全無法正確辨識鹽度高低,其他4人也答對不到一半,多數人覺得最好喝的鹹度,約一小碗400毫克鈉左右。
董氏基金會表示,每個人對鹹度接受度不同,不能拿來當做鈉含量的判斷基準,培根、火腿、紫菜、海帶等食材鈉含量較高,清湯和濃湯的鈉含量相差不大,平均鈉含量分別為584和558毫克,但一般人可能以為清湯較健康,反而容易喝多,造成口渴、水腫。
呼籲消費者查明營養標示
董氏基金會表示,湯品並非營養必需物,民眾可以水果代替;若要煮湯,可利用番茄、黃豆芽、玉米、蘿蔔、海帶、香菇、洋蔥、牛蒡和大蒜等鮮味蔬菜食材熬煮製作湯底,加入少許的肉或魚就很鮮美;也可使用人參、當歸、枸杞、紅棗等中藥材及胡椒、八角、蒜粉等香辛料代替鹽。
許惠玉說,若真要選購即食湯品,一定要記得查看營養標示中鈉的含量;多加一些水稀釋鹽度,讓同樣份量的湯包,供更多人分享,也可加入蛋、高麗菜苗、大白菜、小白菜、花椰菜、A菜、茼蒿、金針菇、杏鮑菇,補充營養,肉品則可選擇新鮮海鮮,或油脂含量較少的雞肉、白色油花較少的牛肉片及豬肉片。
董氏基金會指出,許多研究報告顯示,逐步減少食品中鈉含量,不會明顯改變風味,呼籲業者調整產品配方,降低即食湯品鈉含量;針對每個產品評估健康程度,調整油、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