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十大經典好米競賽,上演莫拉克受災稻農奮起的感人故事!
代表高雄市大寮區參賽的六年級生稻農陳毅鴻與吳俊賢,分別以水稻品種「高雄145號(非香米)」與「高雄147號(香米)」,同時入選全國十大經典好米,創下這項競賽舉辦以來,首度有同家庭代表同地區同時贏得非香米組與香米組競賽的紀錄。
陳毅鴻(35歲)是今年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競賽最年輕的得獎者,與妻舅吳俊賢(38歲)都是這項競賽得獎的熟面孔。
陳毅鴻與吳俊賢曾分別於2011年與2012年代表大寮區以「高雄145號」品種,贏得當年度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的殊榮。
今年兩人分工合作,不但使陳家第四度得獎,連續三年蟬聯,吳俊賢更帶領新品種芋香米「高雄147號」,在香米組突破「桃園3號」(新香米)與「台農71號」(益全香米)的環伺,首度闖入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相關報導可見「經典好米 幕後秘辛!芋香米的瑜亮之爭」)
陳家一門米中豪傑,歸功於父親陳家成與母親陳林金蕊。陳家成鑽研有機稻作種植超過二十載,曾於2005年舉辦的全國有機米評鑑比賽贏得頭等獎,平日是許多有機稻農請益的對象,也與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合作密切;陳林金蕊則早於2007年贏得全國十大經典好米。
莫拉克颱風大水 澆不息陳家種植有機稻作的熱情
雖然陳家有光榮的稻作競賽得獎傳統,卻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悲慘過去。2009年莫拉克風災,大水不但沖走陳家位於大寮、鳳山一帶的良田,連僅存位於杉林區的有機稻田,也一度受到永齡農場用地的排擠,面臨家計無以為繼的困境。
陳林金蕊回憶,二十多年前丈夫種稻噴農藥時,曾因不慎吸進太多農藥而中毒送醫急救,好不容易才從鬼門關搶救回一條命,從此陳家棄絕農藥,改做有機農業。
當時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剛起步推動有機米,丈夫陳家成加入試種的行列,跟著專家們一點一點的學,在既有的大寮良質米產銷班第二班之外,再於1996年成立鳳山有機米產銷班第一班,陸續在大寮與杉林等地種植有機稻米,全盛時期栽種面積加起來多達20公頃左右。
但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重創陳家的有機稻田,他們位於大寮區河川地、經營15年心血的13公頃有機稻田被大水沖毀,填滿了砂石與漂流木;向台糖承租位於杉林有機專業區的8公頃有機田雖然受創較輕,但隨著莫拉克災後復建工作展開,經營6年多的心血,因為水路完整、地力肥沃,被重建會看上,強制撥給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做為「永齡有機農場」用地。(相關報導可見微風市集「鳳山有機米產銷班災後報導」)
每每談及此事,陳家成不禁流淚,埋怨自己也是莫拉克受災戶,為何政府有差別待遇,要奪走他悉心經營的有機田。陳林金蕊則表示,莫拉克風災過後,面對多年心血付諸流水,一度徬徨。但夫婦倆想到投入有機農業這麼久,不甘心就此放棄,也希望下一代能承接有機農業,他們拭去眼淚復建,在旗山附近再陸續向台糖租地11公頃,恢復種植有機米。
恢復種植有機米,不是換塊農地就可了事。陳家成又花費了一百多萬元重新整地、鋪設水路與改善土壤,而原本從事醫務管理、過著兼職農民生活的兒子陳毅鴻在莫拉克風災過後轉為全職農民,全家攜手同心,2010年終於再次贏得全國十大精典好米競賽,2011年由女婿吳俊賢蟬聯。
陳家成說,今年雖然是代表高雄市大寮區農會參賽,但都是用有機栽種的方式照顧參賽的高雄145號與高雄147號稻米。
一般而言,有機米無論在外觀與飽滿度上,均略遜慣行米,但今年的經典好米競賽評審、中興大學農藝系教授陳宗禮認為陳毅鴻參賽的高雄145號稻米外觀飽滿,一點都看不出是有機方式栽種。顯見陳家成對有機栽種很有一套,稻米品質完全不輸慣行農法。
全家一條心 自產自銷有機米與米食製品
陳家除了有機栽種高雄145號、高雄147號芋香米,也同時種植在來米、白糯米、黑糯米與紅糙米。由於他們擔心自己種植的有機稻米受到其他慣行稻米的污染,陳家從生產、碾米、加工與銷售,採自產自銷,完全不假他人之手。
陳家除自產自銷有機米,也用自己種植的有機米為原料,開發出各式各樣的米食,包括五穀粽、粄條、蘿蔔糕、糙米黑糖糕與各式粿類。因此每逢隔周的周五,可見陳家一家人忙進忙出包粽子或磨製米漿,讓滿屋子瀰漫著炊粿時產生的水蒸氣。
陳毅鴻表示,陳家的稻米與米食加工品除了透過網路銷售,每個月第二、第四個禮拜的周六、周日兩天,會在高雄微風市集與台南假日農夫市集擺攤銷售,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親自拜訪與上網訂購,或電洽0921225136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