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引發全球對農業、糧食生產安全的重視。台灣大學農經系教授吳榮杰、世新大學社發所教授蔡培慧,昨天在世界糧食日研討會中建議政府,應該正視農業的社會價值,對農業生產行為進行環境、生態補貼,協助本土農產與進口貨品競爭。
環境補貼的制度理念,是針對進行友善土地的農耕行為,給予農民「綠色補貼」,又稱為「對地補貼」、「農業環境給付」,以公共資源支持農業轉型、平抑本土有機農產價格,以面對進口農產挑戰,並兼顧環境保護,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都有類似設計,確保本國糧食安全、消費者權益與農民生計。
農業環境補貼不違反WTO規範
蔡培慧表示,農業生產能涵養水源、保護生態環境,也能保存農村文化地景,與製造汙染、排放廢氣、增加社會成本的重工業相較,「農業對社會的公益性質極強,應該得到正面的肯定與公平的補貼。」而且「WTO(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談判項目內,並未禁止對農地進行環境補貼,就算是提倡自由貿易的美國,也有類似的政策工具。」
WTO目前僅禁止各國對外國商品設下貿易壁壘、禁止本國直接對「人」或「商品」補貼,但各國國內若欲向肩負友善耕作、環境保護等政策目的的農地,進行「對地補貼」,並不在WTO的禁止項目內,蔡培慧認為,這是台灣應該好好把握的政策工具。
種水稻保護地下水、維護國土地質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則以「非市場財」的觀念,來解釋農業生產為何需要環境補貼。他舉例,台灣常見的作物水稻,除了本身做為商品「白米」被交易之外,另有涵養水源、保護地下水的功效,無形中保護了台灣的國土地質,「但這些貢獻,卻因為無法在市場上被買賣,也無法被算進GDP(經濟成長率),長期被忽略低估。」
根據陳吉仲的計算,台灣水稻對生態環境的貢獻,若換算成貨幣,每年可創造高達2千億的產值,遠高於其單純做為商品交易的3百億,「我們也試算過,若能還給稻農合理的待遇,每公頃應給到4萬元的補償金,農民可以安心從農、國產有機米的價格,也能趨於合理,台灣農業就真正能與外國農產公平競爭,不必擔心貿易自由化的衝擊。」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環境補貼制度多年的吳勁毅指出,德國提倡環境補貼的理念,是「源於神聖的財產權制度保障,若希望私人農地,因公益目的做出調整,干涉了農民行使財產權,就該給農人補償、補貼。」
吳勁毅舉例,大家希望農民少用農藥、對台灣生態做出貢獻,但農民因此產量減少、收入下降,「德國這時就會精密計算,進行有機栽培後,作物減少數量與市場價格差拒,然後給農民一份合理的補貼。」
補貼制度要有嚴謹的數據為基礎
但這套看似邏輯簡單的制度,需要有嚴謹的基礎調查與社會制度為支持背景。吳勁毅說,光是作物收穫量,若沒有長期可信的數據累積,就沒有辦法計算出雙方都滿意合理的補貼金額。相關基礎調查資料不夠完備,是台灣實施這項制度的重大阻礙。
除了基礎調查資料外,吳勁毅指出,也必須有清晰農業發展方向,才能決定「到底要補貼農民哪些項目?希望農民如何改變農法?農法改變後、有沒有相關的轉型技術協助?」他舉例,農民以友善農法耕作,前2年的收穫會大幅下降,補貼可能會造成政府財政沉重負擔,「但若有類似農改場的機構,能進行技術協助,兼顧土地友善與產量維持,既實踐環境補貼理念,又不致讓政府破產。」
對於學者的呼籲,近日力倡農業自由化的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回應,農委會有持續研究、考察各國環境補貼制度,但目前仍在集思廣益階段,今年度尚無施行計畫。
水田是非常重要的地下水補給來源,可以幫助我們留下重要的水資源,可以把他們想像成一座座的水庫,片連整座福爾摩沙。常常大家都在質疑為什麼農業用水比例占如此高,但是他們從沒想過,工業用水、民生用水,用過了就只能排掉了,但是水田幫我們不只補浥了地下水,還幫我們調節了微氣候,使我們可以把長期的乾旱與瞬間的暴雨,轉成持續的小雨;簡單來說,水田不只可以開源、還可以節流,是人民所不知的,他是食糧也是泉水,讓我們的祖先得以生存進而拓展。再當有人質疑起農業用水的不是、水田的耗水量時,請正確的告訴他們,水田是水庫可以保水、是草林可以造雨、是食糧可以溫飽,拒絕剝削農業用水,讓臺灣的龍脈可以繼續,謝謝你們。
這樣的補貼政策恐怕又會把農民養成乞丐吶…….
如果實施補助友善土地種植農民的方式有許多,如農機 肥料 人工 資材 。有機栽種成本比慣形高出幾成 但是政府對有機推動力不夠 消費群有限 想要轉型的農民要面臨自產自銷都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