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國光石化陰影,大城小麥全台第一

2011年,彰化縣大城鄉送走國光石化,行政院立即擬定「彰化大城鄉經濟振興方案」,預計推動50公頃有機農業,但兩年過去,有機專區還在紙上規劃,當地子弟決心靠自己,抱著姑且一試心態,前年用友善環境方式種10公頃小麥,沒想到意外獲得好成績,連農改場都讚嘆,大城可能是全台灣最適合種小麥的地方。

今年大城小麥面積擴大到70公頃,明年還打算成立小麥專區,當地家政班拿出老人家壓箱寶,自製手工麥仔粿、爆麥香,希望將大城打造成小麥之家,要證明風頭水尾小鄉鎮,不靠工業也有黃金未來。

振興計劃明年到期,20公頃有機專區還沒影

彰化縣大城鄉,一個風頭水尾、以農漁為生的安靜小鄉鎮,因國光石化一夕成名,有當地人將工業發展視為解救經濟的靈丹,卻也有人認為,國光石化會破壞珍貴濕地,廢水、廢氣殘害當地人健康,六輕教訓歷歷在目。

在政治角力和環保疑慮下,2011年中油取消國光石化,行政院也在當年底擬定「彰化大城鄉經濟振興方案」,預計2012年到2015年投入100億,推動排水改善、交通建設、產業園區、農業加值等六項計劃,讓大城鄉脫胎換骨。

這個為期四年的方案,宣稱將帶來7千個就業機會,「讓年輕人可以返鄉就業」,其中一項規劃是推動50公頃有機農業,台糖劃出23公頃作為有機專區,另和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輔導私有農地三十公頃轉型有機生產;在土壤鹽化的地區,則發展科技化設施型農業,仿照高雄永齡農場的「合作農場」,由農民提供土地,政府提供技術和融資。

1-1
圖片來源:經建會「彰化大城經濟振興方案」說明PDF

不過政府官員在辦公室想的藍圖顯然和當地情況有段差距,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大城東北季風強勁,農地又十分零碎,秋天容易受到鄰田噴農藥汙染,而且當地多是老農,轉型意願不高。

慈心曾說服一個種落花生的年輕農民轉用有機農法,但農民栽培時間太晚,加上夏天種花生病蟲害不斷,秋收時東北季風又提早報到,收獲面積僅剩兩成,讓農民嚇得打退堂鼓,有機計劃宣告失敗。

專區推動也一波三折,計劃明年到期,至今卻仍在規劃階段。農糧署副署長黃美華解釋,計劃發包後曾流標一次,耽誤了時程,去年已經補助彰化縣政府進行規劃,近期應該會完成,但得等年底台糖地上的甘蔗收成後才能調撥土地,目前正在規劃種植種類,預計推動省水作物,如落花生或蔬菜,未來還可直接供應彰化有機營養午餐。

然而,當地農民卻感受不到農委會的誠意,農民劉基生直言,政府口號喊很大聲,但沒有實際到當地瞭解狀況,大城土水不適合作有機,東北季風強也不適合蓋溫室或有機設施,而且農民年紀偏大,「他們都沒問我們準備好了沒,就像直接給一台飛機,我們根本開不了。」政府不顧當地需求,農民還是自立自強比較實際。

恰好當時喜願共和國在全台推廣小麥,當地糧商林世勳也希望為家鄉找到新出路,在慈心居中牽線下,他熱心提供場地開會、到處揪人種小麥,擔任農友和慈心橋梁,兩人決定靠自己,開啓大城小麥初體驗。

1922079_792418230785757_1853144061_n
大城農友劉基生(攝影/林慧貞)

風頭水尾攏不驚,大城小麥全台第一

「能夠看到這麼漂亮的view,比最後收成賺錢還要值得啦!」看著自家鴨寮旁逐漸黃熟的小麥,在東北季風吹拂下彎腰擺首,劉基生忍不住有感而發。

長年養鴨的他,前年接手家中農地,結識施明煌後,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和喜願共和國契作0.7公頃小麥,頭一次種田,連小麥跟雜草都分不清楚,但也因為是農業門外漢,他充分遵守施明煌交代,不用農藥化肥、不毒鳥,讓小麥自然生長,想不到竟一鳴驚人,長得比許多種了三、四年小麥的農民還要好。

大城小麥就跟當地人一樣強韌,只有發芽初期比較需要水,東北季風、乾旱攏不驚,「隨便餵、隨便大」,劉基生除了一開始放水、整地,之後就沒花過一毛錢,去年小麥壯遊,許多人看到新同學劉基生的成果忍不住羨慕:「這裡要沙有沙、要水有水、要肥料旁邊還有鴨糞。」

專研小麥的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林訓仕表示,小麥是旱作,要水卻不能太多,大城靠海,砂質土壤排水良好;許多作物畏懼的東北季風,反而讓小麥更通風,減少病蟲害,和同樣位居沿海的台南學甲,並列台灣最適合種小麥的第一名。

但第一年就不噴農藥,難道不會擔心產量嗎?劉基生的答案很直率:「東北季風這麼強,平常農藥噴一瓶,冬天可能要五瓶才夠,划不來啦!」他說,大城的東北季風強到會把農藥吹走,農民不需也不會去用,非常適合粗放型的雜糧,今年還有農友想嘗試種大豆。

以往大城居民二期稻結束後的冬季裡作以高麗菜為主,但容易陷入「菜土菜金」,甚至價格崩盤而全面耕除的慘況,小麥讓當地人有更穩定的收入。只不過劉基生的麥田雖美,卻也被聞風而來的鳥兒吃掉一大半,今年出動雨傘部隊,之後還要嘗試風車趕鳥,「但也沒辦法,就給牠們吃吧,鳥吃一點,蟲吃一點,人也吃一點。」希望面積擴大後能分散風險。

14
劉基生的田在風頭水尾,想不到卻是小麥喜歡的環境(攝影/林慧貞)

成立小麥專區活出「人的生活」

種小麥除了現實考量,也是一段追尋前人歷史的旅程。林世勳回憶,4、50年前,每到冬天,大城沿海地區到處種滿了小麥,製作手工麥仔餅是老一輩人都會的絕活,但在外國廉價麵粉的傾銷下,小麥漸漸走入回憶,「現在不僅把記憶種回來,連當地好久不見的綠繡眼、青蛙、鵪鶉都現身了!」

兩人無心插柳的嘗試,意外找到大城農地的靈魂伴侶,當地家政班最近也拿出老人家壓箱寶,利用當地小麥,開發小麥粥,麥仔餅、麥仔粿、爆麥香,標榜全手工製作,號召大家擺脫工業食品,品嚐復古好滋味,全粒小麥加入米飯煮成粥,入口時小麥會在舌尖上彈跳,口感特殊新奇,獲得不少好評。

有了頭一年好成績,加上政府休耕地活化的補助,60多位農民去年底紛紛加入復耕小麥的行列,第二年面積倍增到70公頃,劉基生和林世勳還籌組小麥產銷班,今年冬天風調雨順,大城小麥每公頃產量可望倍增,上看3公噸。

林世勳說,已經有許多農民打算再擴大面積,年底應該可以突破一百公頃,未來希望能成立小麥專區,結合紅磚古厝,將大城打造成小麥之家,「大城不一定要工業發展,只要一點點賺,可以餵飽肚子,每天自在地看著金黃小麥,我覺得這樣才是人的生活。」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