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從瘦肉精美牛到自由貿易(上)

編按:

小農耕作,是在地技藝的傳承,是在地經濟的基礎,是民生穩定的支持,也是社會生活的豐沛載體。不只是浪漫,更是永續未來的出路。由台灣農村陣線、文山社大與旗美社大所舉辦的「小農耕作與永續台灣系列講座」,將常態舉行,邀請各界共同探索台灣發展小農農業的未來。

2012年講座春夏場次在4/20展開,首先邀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陳吉仲教授,以「從美牛議題看台灣農業在自由貿易的角色及其因應之策略」為題,探討近來沸沸揚揚的瘦肉精美牛議題所涉及的不同面向。本文刊出台灣農村陣線青年肇尉為這場講座做的完整記錄。上下游也將持續刊登這系列講座的內容記錄,同時邀請大家親臨現場,與講師、同學激盪出更多對於小農永續耕作的想像。

本系列第二場講座將在週五晚間展開,邀請曾留學日本、現任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副處長胡忠一,講題為「日本地產地消與食農校育」。相關資訊請見這裡

以下,是「小農耕作與永續台灣系列講座」第一場,陳吉仲教授講述美牛進口爭議與台灣貿易開放之情形,由肇尉記錄整理。

————————————————————————————————-

文/陳吉仲口述  徐肇尉整理

前言

台灣農業的問題大多是來自政策,從十年前加入WTO與最近幾年展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就會發現自由貿易對台灣農業的影響越來越大。貿易自由化後,對農業部門產生各種損失,但相關單位卻沒有再進一步考量。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WTO的相關規範,和目前雙邊貿易協定的進展,最重要的是,今天會介紹美韓簽FTA的結果,用來對照我們現在與美國簽定瘦肉精美牛進口的狀況。

韓國在2003年在談美國牛肉進口是在FTA的架構下去談的,我們台灣正好相反:是要先讓美國牛進來,我們才能去談。這是完全不對的,這些進口談判本來就是在貿易協定的架構下談,但我們卻是相反,為什麼?這答案就給各位思考。未來台灣要與紐西蘭簽FTA,和中國的ECFA要轉向互利,那我們會碰到什麼問題?農業部門有沒有因應的策略?

開放美牛瘦肉精進口,重點不在於美牛本身,而是含有瘦肉精的豬跟雞也會跟著進來。國產牛肉只佔國內市場的5%,所以瘦肉精美牛衝擊的是消費者健康,但消費者反而比較願意吃本土牛肉,所以對國內養牛產業是正面的。實際上,開放瘦肉精美牛進口,對國內養豬、養雞業的衝擊更大。

過去還有關稅配額的規定,不過到2005年關稅配額只剩12.5%,影響不大。去年我們開放了大部份的美國豬肉和雞肉進口,一年進口了62萬公頓,國內產量只有80幾萬公頓。不過這也牽涉到美國國內自己產業間的競爭角力,由於台灣豬雞的飼料大多從美國進口,如果國內豬肉市場受到衝擊,未來飼料的進口就會減少,美國的穀物協會也會抗議,所以實際上美國政府也在權衡。

IMGP5139

開放美牛為經濟?

政府為什麼要進口美牛,就是為了重啟我們與美國的FTA談判,也為我國加入TP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鋪路。在日本,他們認知到加入FTA會對糧食自給產生嚴重的影響,農業部門也會有反對聲音。而台灣政府甚至不是在FTA架構下談瘦肉精美牛的進口,這就根本沒有所謂退讓的問題。

另一方面,與中國開啟雙邊貿易之後,台灣的薪資水平逐漸下降,很多人擔心,貿易自由化對於貧富差距造成顯著的影響。

貿易自由化將直接影響台灣農業

貿易自由化,對國家是溫水煮青蛙,對農業部門則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許多產品也都自中國大陸進口,產生更多的問題。從農業部門來看美牛議題,是三輸的局面:一是美牛開放影響台灣豬雞產業;第二是為了國家的經濟成長而開放自由貿易,會對國內農產品市場造成更嚴重的影響;未來倘若加入TPP,同樣也是對農業部門造成衝擊。

從WTO看FTA(自由貿易協定)

WTO內部談判是共識決,會產生團體的鬥爭,造成談判無法進行。目前開始進行單邊的談判,就是針對FTA的協定,而WTO裡,與美牛相關的協定包含:農業協定、關稅貿易協定和食品與動植物檢疫措施。

「農業協定」的內容包括了:一是市場開放,這包含關稅調降、非關稅措施關稅化、特別待遇。二是境內支持貸削減,我們國內一年補助農業部門至少860億,休耕就佔110億,稻米的保價收購至少80億,今年肥料補貼40億(其中,化學肥料的補貼這是非常破壞環境的補貼,但是目前還拿不掉),還有老農津貼。這些都是要削減的部份。三是食品衛生檢驗與動植物檢疫措施協定,裡面有國際標準的定義,我們也可以比國際標準更高的規範來制定。

但是這些都是WTO的架構。現在的FTA是雙邊談判,因此就沒有受到這個協定的限制。

IMGP5138

台灣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情況

最新的WTO談判呈現膠著狀態,因此各國開始展開區域的貿易協定,目前大概有511個正在進行,真正生效的大概有319個。貿易的自由化有分貨品(工、商、農)與服務。台灣有12個貿易國,目前有191個貿易自由化的雙邊簽署。台灣現在已簽署了5個協定,其中和中南美洲的簽署大多是基於政治考量,最近則要和紐西蘭簽FTA。FTA的規範,包含生效日期、期程、產品的削減、關稅配額,都會有清楚的規定。

韓國與美簽定FTA經驗,可供台灣借鏡

韓國與美國簽了FTA,不過美國稻米依然不能進口韓國。原因是韓國農民上街頭,燒了好幾輛車。所以民間表達訴求是有用的,我們該不該走上街頭?站在農業部門的立場來說,當然要阿,就像當年520農運直接促成了農民保險。

另外,對政府而言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國內壓力,政府就沒有談判的籌碼。農民的行動可以對談判施加壓力,韓國的例子可以提供我們作為借鏡。美韓FTA協定,在關稅比例的部分,韓國達到80.41%,十年後達到97.94%;10年內,關稅陸續都將取消。

FTA最終的簽署條件,其實都是談判角力的結果。因此我們當然希望,台灣政府在談判的時候,能夠把敏感性產品的開放時程拉長,並且透過關稅配額的方式來保護。

美韓是在FTA的規範架構之下,再談美牛進口議題。而台灣是先談美牛進口,才有條件談FTA簽署。這樣一來,我們是否能比照韓國的模式?這需要雙方談判,但是比較難達成,因為我們的經濟力量較小,加上執政黨與美國的關係,這些都會使我們在與美國談判時,比較難以談成與韓國相似的條件。

就美韓FTA的經濟效益來說,美國的GDP會增加,韓國也會出口更多電子產品,因此關稅的變動對產業影響很大。電子產業是韓國簽定FTA的重要因素,韓國GDP一定會增加,但是農業部門卻大受影響,尤其是在水果、蔬菜、乳製品、畜產品上。這是我們需要考量的地方。韓國政府評估農業的損失,會在協定簽署後第五年開始受影響,十年後會損失2.47%,而民間的評估數字更大,是政府認為的12倍。這些數字也提供我們一個參考,簽署貿易自由化,對於農業部門的影響會是什麼。

(下篇待續)

 

  • 講座資訊

小農耕作與永續台灣系列講座之二:日本地產地消與食農校育

講者:胡忠一
時間:5月4日(星期五)7:00-9:00 pm
地點:景美國中一樓會議室)
內容:日本農政部門及農民團體(JA)推動「地產地消與食農教育」,藉此促進農業結構改革,由下而上發生連環效應,進而改變消費者食育習慣,達成活化農村之目標。

後續場次資訊

請見: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