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埔里一新社區、水保局與農田水利會前幾天共同參與一場搶救台灣白魚行動。南投農田水利會最近在一新社區煙寮坑野溪上游進行渠道修復工程,社區居民擔心工程影響下游的台灣白魚棲地,水保局與水利會得知後,迅速做出停工三天的決定,期間社區號召志工設蝦籠搶救魚群,共搶救包括台灣白魚等兩百多條魚,移至社區茭白筍田的生態池。
煙寮坑野溪上游進行渠道整修 恐影響下游的台灣白魚
埔里鎮是台灣茭白筍的重要產區,埔里一新社區的煙寮坑野溪,則是「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白魚的重要棲地。近年,一新社區一群茭白筍農推動魚茭共生,以有機或綠保方式種植茭白筍,尋求生態與社區產業共同發展的可能。
這群農民的努力,讓當地的台灣白魚從一百多條逐漸增加到兩千多條。
前幾天,一新社區理事長練美玉與茭白筍農林宥岑發現煙寮坑野溪上游正在進行工程,一問之下才知道,那條灌溉渠道因為年久受損,影響農田取水,有農民向南投農田水利會申請施工。
煙寮坑野溪施工處的下游一百公尺有個深潭,是台灣白魚的重要棲地。練美玉認為農民申請修復取水渠道有其必要,但也擔心工程中產生混凝土水可能影響到下游魚類的生存空間,因此聯繫水保局、農田水利會,希望先停工,搶救台灣白魚後再施工。
社區、水保局、水利會取得共識 停工三天搶救台灣白魚
水土保持局副局長林長立說,去年一新社區參與水保局推動的農村再生產業跨域計畫,推動結合生態保育與社區產業的魚茭共生,讓他印象深刻,因此當他得知社區居民的擔憂時,隨即與南投農田水利會福興工作站聯繫,「基於機關跨域合作的精神,並且兼顧工程的考量下,提出先停工三日的解決方案」。
南投農田水利會福興工作站長顏仁川得知消息後,隨即同意先停工,「停工三天喔,這個我可以決定啦,農民申請灌溉渠道修復很重要,但是社區的生態保育也要顧慮,要找出雙贏的方法」。他也強調,以往的確沒遇過類似情況,但是既然社區居民重視台灣白魚的生態維護,「居民有那個心,我們就要配合他們」。
「超有彈性,超靈活!」一新社區的年輕茭白筍農陳新豪說,多虧水保局、南投農田水利會迅速回應,決定從十二月十六日起停工三天,他們才能在停工期間搶救台灣白魚。他們號召社區志工,把多個裝有誘餌的蝦籠置於煙寮坑下游處,搶救兩百多隻魚,除了台灣白魚,還有馬口魚、泥鰍、沙鰍、台灣白魚、擬多齒米蝦等生物,都先移至社區茭白筍的生態池「避難」,等施工完成後,確保水質無虞後再移回野溪。
一新社區理事長練美玉認為,這次搶救台灣白魚行動,考驗社區居民推動生態保育的決心與行動力,而水保局、農田水利會也展現出高效率,讓社區特有生態與農田灌溉生產能夠協同並進。
林長立也說,這次經驗很難得,也證明農村發展是可以社區、生態與水利三贏的,「未來有類似的渠道整修工程時,我們也將加強監督,要求施工單位做好污水引流,避免影響生物的重要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