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水情不樂觀,經濟部旱災應變小組上月宣布,今年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嘉南部分地區一期停灌4.1萬公頃,面積史上第二,許多農民群起反彈,上月30日,桃竹農民到經濟部抗議,其中有不少年輕人的臉孔,在新竹種田的劉家兄弟就是抗議者之一,因為他們當初配合農委會「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承租近百甲土地,農委會雖宣稱每公頃補助8.5萬元,且會給實際耕作的農民,但事實上,農民怕得罪地主,根本不敢要這筆錢,一家近十口,未來一年不知該做何打算。
7年級生三兄弟,返鄉務農卻失業

這個時節的新竹新豐鄉,家家戶戶本該準備補鼠洞、清田埂、整平地,迎接即將到來的一期作,但現在每一塊田卻雜草叢生,上一期收割時掉落的穀粒甚至已長出綠色小苗,絲毫沒有以往的農忙氣息,因為台灣遭逢十年大旱,新豐鄉的灌溉水,來自桃園水利會石門水庫的水,被列為今年一期作停灌區。
「本來這個時候機器都要出去了,我們應該在外面忙著翻土」,74年次的劉政育,望著鐵皮工廠內十幾台農機苦嘆,一台耕耘機要400多萬、插秧機一台也要100多萬,「這台新買的卡車要200多萬,拿來載農機,但現在只跑了170公里就遇上休耕,全部還有上千萬貸款要繳⋯⋯。」
同樣無奈的還有他73年次的哥哥劉政祐,76年次的弟弟劉政雨,三兄弟是新竹極為罕見的七年級生。
劉家從父執輩就在新竹幫農民育苗、代耕,三兄弟從小跟著爸爸種田,劉政育畢業當兵後回家務農,弟弟和哥哥則一起在墨西哥工作,3年前配合農委會「小地主大佃農」政策,租賃耕作面積從4、50甲擴大兩倍,劉政雨也返鄉幫忙。
去年一期,劉家種了98甲,加上代耕的30甲,成為北部少數種稻破百甲的農家,嘉義大學農藝系畢業的大哥劉政祐,也決定回國為家鄉盡一己之力,無奈才剛回家就遇上休耕。
「本來想說在外面工作也很難存錢,回家種田還比較好過,沒想到配合政策卻是這樣的下場,現在可能要去外面做水電、打工了。」劉政雨無奈地說,他跟朋友說自己失業了,有些人開玩笑說,農民不是很有錢嗎,社會上有些人則認為農民只是要補助金,但實際上,自己家只有1甲多田地,「小大」政策簽約40公頃,其餘全是口頭約,根本拿不到多少補助。
害怕租不到地,務農者不敢拿補助

農委會規劃,停灌區休耕種綠肥補助8.5萬,沒種綠肥則是7.8萬,轉種其他作物3.9萬,面對外界一再質疑補助只給地主,農委會強調若有租賃關係,因地主已收取租金,停灌補償費給付實際耕作人(即承租人),其分配比例由雙方自行議定,或依租賃契約約定辦理。
農委會發佈聲明表示:「本措施在98年乾旱停灌補償作業已建立良好互信基礎,期外界勿散布不實傳言」、「99年間嘉南、苗栗乾旱停灌辦理補償時,即依此模式協商及運作,並無爭議情事」。
但所謂的無爭議情事,實際上都是由務農者自行吸收。
劉政育直言,租地的人根本不敢和地主搶那些補助,因為怕地主之後就不租了,更何況地主普遍有「三七五減租」的陰影,擔心簽約後,地拿不回來,大部份的農民都是口頭約定,補助當然直接到地主帳戶;就算「小大」有簽約,但佃農最後還是會把錢給地主,「否則地主認為,沒簽約有8.5萬,有簽約卻比較少,甚至沒有補助,以後他就不跟你簽了。」
劉政育解釋,這不是地主的問題,農委會發補助本就應該分開計算,就算沒有實際簽約,但農會和公所都知道哪塊田是誰種的。
他當場拿出公糧穀單舉例,很多承租人會繳公糧,農會會發給公糧收購證明,雖然繳穀人必須寫地主名字,公糧收購金直接匯到地主帳戶,但承租人通常會請地主提供這張證明,或直接向農會申請,才知道地主要再轉匯多少錢給承租人。承租人都會留著之前的資料,農會也可查詢,只要政府願意從這個方向認定實際耕作者,分開補助,相信地主也會樂意配合。
灌溉埤塘移作魚塭,喪失供水功能

此外,農委會規定,可以自覓水源轉種稻子之外的作物,但只能領3.9萬,劉家兄弟說,新竹雨多,傳統上很少種旱作,去年他們試種了10公頃黃豆,只收到1公頃的量,且收割機只能收3公分以上的植株,必須花錢請工人一個一個拔起來,況且除非務農者額外出4.6萬,讓地主仍拿到8.5萬,否則根本不會有地主願意讓務農者轉作。
劉政育建議,農委會補助可以照給地主,但別限制農民不能種東西,且桃竹3、4月就有梅雨,還有池塘可儲水,看天吃飯至少可能有點收成。
新豐鄉靠近桃園,同樣有埤塘蓄水的傳統,石門水庫的水流入下游桃園圳、光復圳後,再流經各個埤塘,輸送到灌溉溝渠供農民使用。劉政雨忿忿不平地說,許多人覺得農民浪費水,但農民灌完一塊田,會將進水口擋住,讓水順流繼續灌溉下一塊地,且平常下雨埤塘就可儲水,何來浪費。
近年台灣水庫淤積越來越嚴重,埤塘可分散風險,涵養水源,但隨著農村都市化,許多埤塘被填平蓋房子,新豐鄉的埤塘甚至被租給養殖業者,實地走訪時,打水車正趴達趴達揚起水花。
劉政雨說,有時需要水時打開埤塘出水口,飼養者還會不開心地跑去關起來;撈魚時池塘要放水,但時間又常常和農民搭不上,政府一面喊缺水,卻一面放任埤塘移作他用。

本想自產自銷,政策卻讓農民看不到未來

2014年最後兩天,劉家兄弟生平第一次走上街頭抗議,劉政雨在經濟部前戴著斗笠,用生硬的語言唸著前一晚寫好的稿,他笑著說,當時緊張得要死,本想照著稿唸卻唸不完,都不知道那天講了什麼,「但再不抗議就來不及了。」
劉家三兄弟全都返鄉後,去年10月開始嘗試自產自銷,新豐鄉還未遭受太多汙染,溝渠裡見得到毛蟹、蜆仔,未來他們希望朝無農藥、化肥邁進,自己打品牌,還為此買了一個大冰箱,甚至種了一個新的香米品種,雖然只有簡單的塑膠包裝,但親朋好友吃過都說讚,直問今年什麼時候可以訂購。
今年他們打算把自有的一甲地拿來種新品種,不領8.5萬元休耕補助,即使得看天吃飯,仍希望持續朝自有品牌前進。
然而,由於一期停灌,許多地主二期又習慣休耕領4.5萬補助,劉家等於要到2016年7月才能恢復收入,大人們個個憂心忡忡,只有劉政育剛出生9個月的女兒,還有2歲多的稚兒仍睜著大眼,天真無邪地聽著這些煩惱。
從墨西哥返台的劉政祐也有一雙兒女要養,他因從小耳濡目染跟著做農,大學特地選讀嘉大農藝系。他一針見血地說:「政府一下叫我們回來,沒水又叫我們走,有水再叫我們回來,政府說農業人才出走,是根本不給就業機會。」曾有學弟妹想投入農業,也準備好採購農機,「政府卻把投資變賭博。」如果沒地可種,農校專才如何回來?這樣的政策讓農民看不到未來。

農業耗水占七成 不學以色列節水 只學老師傅土法煉鋼 在那邊抱怨有甚麼用
跟社會群眾有關的每件事不可能從上到下都沒問題, 人家務農種了幾十代的田, 水都沒今天這麼缺過, 過錯要算也是每個人都有份, 政府口嫌體正直的偏坦園區人民沒證據他們不承認, 但身處都市每天浪費水資源的我們有臉只讓農民去背嗎??且臺灣四面環海跟以色列的環境能直接類比??以色列怎麼不學我們植林造林??就是要學也該是政府帶頭學, 不先從政府該做的政策面檢討那些領錢沒把事情辦好的官員屬吏, 卻指責最底層的勞動小民, 敢情我們是不需要政府了, 或者是沒有政府了, 本末倒置!
怎麼還在那講農業耗水七成…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3279/
農業耗水七成聽你在屁,工業才是最大耗水源頭。
農業學老師傅土法煉鋼又如何,大眾的觀念不改,受害背黑鍋的還是一樣是農民啊,全台灣有多少農田跟灌溉渠道因為工業汙染和埋暗管造成水源汙染,試問這些農民該找誰討,然後一缺水就砍農業用水,這樣觀念政策和說法不改,誰敢再回想務農,等糧食自給率變0的時候,後果是全台灣人民共同承擔
8萬5的部分 是由政府評估我們農業的產值 加上5%的物價成長換算而來 這對於我們是相當的困擾 比如休耕政策 起初是以2萬7 這筆錢 是要以修養農地 以及田家管理放是算出的金錢 但是過後因為政治及很多因素 休耕變作為4萬5千元 這筆錢做為田間管理是很OK的沒錯 但是實質上沒有落實 ****良田變荒地**** 灌溉溝變長滿雜草泥堆的水溝 使得整個就荒廢了 再來政策又宣布 復耕 使得我們農民看到了希望 但是面對荒田也只能大量投入機具去整理使得成本負擔又落到我代耕業上 這是沒關係我們可以吸收 但是好笑的 租地部分 變成4萬5 地主完全參照休耕的金額 政府編算的金額就變成了我們租地之間的門檻 沒有達付出與休耕對等的金額 我們拿不到地來種植農產品 再來就是說8萬5千元 要我們這筆錢跟地主協商 話說是協商 我們有甚麼資格去爭取這份補助金 因為政府算我們的生產價值金額變門檻 越高只是對我們越不利 那還要做甚麼事情 錢都給地主了 我倒是認為 不要設置這麼高門檻8萬5 政府設定缺水補償3.5萬或4萬 至少因為限水問題不給農業沒關係 很多田地還是有水源可取得 (以北部是不抽地下水體) 至少讓我們可以種植 我們農民也願意冒者缺水危機去種植 缺水補償金 由我們去承擔 這我們都願意去賭 去冒風險 不要這樣子 用我們的收益來當作我們承租門檻 要我們如何生存 要我們該如何是好 把8萬5下降 對我們傷害減低 也對政府支出減輕 難道這樣子不好嗎 不要再做無謂的數字計算 因為需要保障的人沒有保障
休耕搞成廢耕實在是台灣奇蹟…..
沒跟小農有互動,沒有接觸農業,也不瞭解農業與工業狀況,更不懂得環境生態理論的都市人,都非常信任政府官員為撇清責任而講出農業用水佔七成的的歪理!
而且,都市人,沒想過休耕廢耕的後遺症是會影響到食安管控問題,只會盲目的相信政府。
可是,都市人的影響力比較大,都已經發生這麼多次的食安問題,這群人還這麼信任政府,大家只好一起受害吧!
高官只會把老舊的理論與方法拿來用,或是把別國的做法全搬來模仿,都沒想改良成新方法來解決現狀,非常的官僚,也非常的怠惰!
這麼多新一代的專家學者與農業達人等著用,卻沒半個高官想諮詢,真是沒救!
很感慨這樣的故事! 是否請三位高知識份子的劉先生上網參考一下三樣東西:
1) back to eden http://vimeo.com/28055108影片~~免灌溉免肥料免耕耘農法.
2) Kesh 基金會的CO2Ganz製作法~~可以增產15倍~~英德實驗結果~~中國實驗結果可以在沙漠種植成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qwn9A5daU&index=3&list=PLcW23MX5pt2Sj-9aHCw6XuXdlFEjurhiZ
3) 溫秀枝醫師推廣之環保酵素~~可以去掉泥土中農藥殘餘~~ganz自然也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2JmmrLwsCQ
開場先謝謝您 找了這麼多資料提供給予 真心的謝謝您
會說沒有用 我可以提供場所 實際給你體驗當然必定會找出土地讓您好好發展 讓您自己嘗試 大門永開歡迎您 也希望妳盡快連繫我 我期待與您相會
農業門檻很高 不是妳想像說轉型就轉型 並不是動動嘴巴那麼容易 也再次邀請您的到來
水的問題 我相信妳可以找出問題點 到底是哪裡出問題 也請高知識的妳去好好了解 不需要我多說 因為妳必定會找出相關資訊 再次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