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休耕引農怨 水利署強調依法有據不得已

經濟部「旱災災害緊急應變小組」決議辦理明(104)年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及嘉南等五個農田水利會灌區第一期稻作停灌,停灌面積4萬1,576公頃為史上第二大,引發民怨及縣市首長砲打中央,農運團體抨擊政府重工業、輕農業,違背農業用水優先工業用水的原則。為此行政院今天上午召集經濟部水利署與農委會召開記者會。水利署除強調早與農委會及縣市政府說明溝通,也說明擴大休耕實不得已,且依法有據。

不過對於中央的說法,嘉義縣農業處長林良懋表示所謂的「溝通」,僅只是中央單向告知旱象與推動休耕而已,並無具體「討論」面對旱災,可以使用哪些因應方式。地方面臨抗旱,只有被「告知」的份。所謂的溝通,應該要顧及「用水正義」與因應氣候變遷下,如何明智利用農地進行生產。林良懋說,曾文水庫在嘉義縣,但嘉義農民卻不能使用,真是情何以堪?

水利署:休耕於法有據 早與受災地方政府開會

44
水利署副署長田巧玲

針對農民團體抨擊政府抗旱率先推動休耕,違背水利法第18條當中,農業用水優先工業用水的規定,水利署強調推動休耕補償依法有據,援引水利法第19條規定指出,「水源之水量不敷公共給水,並無法另得水源時,主管機關得停止或撤銷家用及公共給水以外之水權,或加使用上之限制;前項水權之停止、撤銷或限制,致使原用水人受有重大損害時,由主管機關按損害情形核定補償,責由公共給水機構負擔之」。

水利署強調,由於臺灣公共給水與工業用水多數由自來水公司管線一併提供,爰無法停止工業而僅提供民生供水,因此,決定停止農業水權後相關損害,由政府相關部會(農委會、科技部及經濟部)共同負擔。

針對地方縣市長抨擊中央推動擴大休耕政策前未積極溝通,作法粗暴,經濟部水利署則回應指出, 12月3日、17日及25日三次召開「旱災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工作會議」,就已邀請包括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臺南市及高雄市政府與會。

水利署表示,早在12月3日第1次應變小組工作會議,就要求與會的各縣市政府代表儘速向首長報告最新水情及相關抗旱應變措施,並請協助相關措施之執行及加強節水宣導。針對水情較吃緊的桃園、新竹、苗栗、台中等縣市單位,水利署也表達若有需要,可對縣市首長進行說明。署長與主秘也分別親自向高雄市與台南市府說明抗旱應變作為。

農委會:補償方案出爐 以農家賺款加5%為依據 地主佃農分配比例協議

55
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

補償標準部份,水利署則說,補償原則依「農業用水調度使用協調作業要點」規定由水利署會同農業主管機關訂定,水利署係依據農委會以政府最新發布之農業年報中,被調用地區前一年(102)之農家賺款,另加百分之五以反映物價之成長為依據,詳細補償內容及執行細節則由農業單位依相關機制辦理。

農委會則表示,停灌補償標準依經濟部「農業用水調度使用協調作業要點」計算公式,計算明(104)年一期作每公頃停灌休耕補償標準:(1)休耕且種綠肥為85,000元、(2)休耕且翻耕為78,000元、(3)轉作其它作物為39,000元。經費來源由相關部會共同籌措,以本次乾旱休耕種植綠肥者,每公頃補償85,000元,其中,農委會負擔一般休耕給付,每公頃最高支付45,000元,其餘由經濟部、科技部等單位分擔,總共需要休耕經費30億,由農委會與經濟部、科技部、自然水公司各自負擔一半。

至於育苗業者的損失,農委會將補償育苗業者每公頃1500元,協助稻種冷藏,政策性農機貸款部分,延長六個月展研期間免利息。

農委會表示,至於本次乾旱休耕補償對象,由農地現耕人領取,惟倘農地有租賃關係者,因地主已收取租金,停灌補償費則給付實際耕作人(即承租人),至於其分配比例得由租賃雙方自行議定,或依租賃契約約定辦理。農委會以99年乾旱休耕補償為例,當時補助每公頃8萬元,農委會提出地主與佃農分配比例建議為地主領取4萬5千元,租地者領取3萬5千元,但實際狀況由租賃雙方自行決定,並無爭議。

農委會:種稻面積佔休耕區54%,公糧存量足夠支應

至於大家擔心的糧食安全問題,農委會表示休耕區裡面,種稻面積佔54%,共22000公頃,會影響15萬噸稻穀,換算成糙米12萬噸,公糧還有87萬噸糙米,新米有33萬噸,因此不影響糧食安全。

農委會強調,停灌休耕地區公告實施後,該會將與經濟部水利署暨各區水資源局、各該地區縣市政府及農田水利會等單位,協商後續所需停灌作業流程與分工權責,並加強對農民溝通宣導,確保農民權益。

系列閱讀:十年大旱缺水休耕系列報導

延伸閱讀:

民生、工業管線不能分開?自來水公司:水表前有閘門可控制

活化土地經費變休耕補貼,農委會被斷水還得自己付錢

休耕面積破4萬公頃史上第二 重創水稻產業 農民:沒配套措施逼大家革命

竹科日調6萬噸水,冠軍米卻被迫休耕 嘉義農業處長:經濟部應思考用水正義

善用伏流水,屏東二峰圳九十年不曾斷水 每天穩定供水八萬多公噸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