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用水7成太浪費?農委會研究:農用水入滲地下水,每年可補注6座翡翠水庫的量

台灣面臨十年大旱,明年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嘉義等地將停灌4萬多公頃,經濟部解釋,農用水佔國內用水七成,旱象未解,「不得已」才休耕。攤開經濟部2012年的資料,農用水比例確實佔了72%,其次為民生用水18%、工業用水10%,也因此每年旱災時,農用水總是背上浪費用水的黑鍋。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很多學者的研究推翻了這個想法。

農委會曾委託台大調查「水田公益機能評估」,依據各地水田面積、土壤入滲性質、水稻生長期田面湛水深變化,估算全台稻田灌溉水,補注到地下水的效益,結果發現全台38萬公頃水田,每年可補注的地下水,高達20億立方公尺,等於6座翡翠水庫的有效蓄水容量。若以水庫開發的原水平均價每噸11.15元計算,地下水涵養效益高達223億。

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也統計,民國99年,彰雲水稻田兩期作,農用水入滲到地下水的比例高達四成。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則指出,2002 年到2004年, 水稻田停灌總面積約 20.8萬 公頃,減少6.5萬噸地下水補注量,接連停灌更間接讓河川汙染更嚴重,也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

農委會近幾年不斷提倡「藏水於農」的概念,諷刺的是,這次停灌休耕支付給農民的30億補貼,身為被斷水的主管機關,農委會必須負擔近五成,經濟部二成,科技部只佔一成,農委會坦言,未來應研議是否調整經費比例。

學者研究,四成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

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每年用掉173億噸水,農用水就佔了120億,其中有六成、約73.4億用在水稻,每當水資源缺乏,農用水總是成為第一個被借調的對象,2002年到2006年,五年間就出現四次停灌紀錄;包含這一次,近14年(2002年到2015年),農用水已六次共體時艱,停灌休耕。

單從數據來看,農用水確實是用水大戶,因此有部分民眾認為,農業用了七成水,卻只貢獻不到2% GDP,本就不符成本效益;然而,許多研究報告都指出,相對於工商業,用過的水隨即成為廢水,或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淨化再利用,農用水不僅可補助地下水,還有滯洪、自給自足的功能,卻往往被隱藏在數字之下。

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長期研究地層下陷,曾和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共同撰寫《彰雲地區農業水資源利用之現況與建議》,推翻了許多人對於農業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的刻板印象。

文中指出,由於水稻耕作時,長時間維持湛水狀態,灌溉用水經垂直與側向,入滲進地下水體,以民國99年為例,彰化稻田平均每天入滲率約3.57釐米,雲林縣則是3.63釐米,以120天耕作期,對應兩地的稻田面積,該年度田間入滲量約為3.93億立方公尺(編按:一立方公尺等於一噸,等於一度水)。

每公頃稻田約需1萬立方公尺水量,彰雲該年度稻田的總用水量為9.09億噸。對照之下可發現,這些水有43.2%匯入滲到地下,補充地下水。也因此,該研究認為,每逢乾旱期間,農用水總被要求調整支援,「然而農業灌溉用水之效益不僅只是生產農作物之獲利,對於環境維護更是具有實質之助益。」且相較於工業及民生用水的抽水型態,農業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的比例,「應相對輕微。」

10872358_10204835799589783_417480890_n-600x400

全台農用水補注地下水量,相當於6座翡翠水庫

農委會為了將稻田效益生態環境效益量化,2006年起,特別委託台灣大學團隊,研究「水田公益機能評估」,得出了更驚人的結論。

台灣農田水利會水稻田灌溉面積約38萬公頃,不同生長時期,水深高度也會有所不同,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劉振宇以現地試驗,結合入滲理論數學模式,以及現有灌溉制度,考量各地水田面積、土壤入滲性質,以及水稻生長期田面湛水深變化,估算台灣水田地下水補注量,每年達20億立方公尺,等於6座翡翠水庫的有效蓄水容量。
這些由稻田入滲的水,可說是天然的「地下水庫」,若以水庫開發的原水,平均單價每噸11.15元計算,效益高達223億。

類似的研究,也出現在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發表的《北部地區乾旱時期農業用水調用機制之研擬》,文中指出,水田地下水補注每年達 20 億立方公尺, 「能有效減緩西南沿海地區,因大量抽取地下水而日益嚴重的地層下陷問題」。

從以上研究看來,農田灌溉的同時,也是在幫土地涵養水分。值得注意的是,農業工程研究中心指出,從 2002 年至 2004 ,水稻田停灌總面積約 20.7萬公頃,減少地下水補注6.5億立方公尺。換句話說,雖然因農田停灌,讓民生、工業用水得以如常運用,但同時也損失了近兩座翡翠水庫蓄水量。

10887790_10204835798789763_2057864696_n

每公頃農田等於2600部冷氣機

若拿出數據比較,農田的經濟效益可能大出許多人意料。除了涵養地下水,稻田中的水蒸發時,會帶走一部分熱能,台大團隊曾對照2004年10月8日桃園、新竹、宜蘭等地的水田溫度,平均約為23.8℃,都會區為30.9℃,可見水田有調節氣溫的功能。

團隊也曾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實地測量稻田的蒸發潛熱,共計5127kW,扣掉土壤本身的蒸發散功效,換算成冷氣開機度數,種稻每公頃可節省4497度電。農業工程研究中心進一步換算,每公頃水田蓄水,相當於 2600 部家用冷氣機的冷房效果。

此外,水田還具有吸納洪水、減少碳排放、淨化水質、防止土壤沖蝕等功能,台大團隊以2009年稻田可耕地41萬公頃計算,全台灣稻田公益機能高達886億元,尚未包括其所帶來的生態效益、減緩地層下陷的功能。

上述這些效益,從未出現在GDP或水利署的考量,農業工程研究中心也為稻田抱不平,報告中指出,稻田不斷停灌休耕,可能影響儲水的功能,一旦棄耕,圳路失修、雜草叢生,未來要恢復必須付出昂貴成本,甚至永遠無法恢復;對農家而言,停灌迫使農民生活習慣改變,造成勞動力外流。

「雖然就產值而言,農業較其他標的來說相對較低,然而「三生農業」用水上的外部效益驚人,對於國土水資源具有重大貢獻,移用農業用水需將此納入考量。」

農委會:已考量三生功能和效益

對此,水利署發言人賴建信表示,分配用水絕對不是只有考慮生產,生態和生活也是評估考量,但實際的評估由農委會負責。

對於水田公益評估,農委會農田水利處處長張敬昌表示,確有這個委託案,農田在滿水時有滯洪、補注地下水功能,屬於不可量化的效益,「問題是今天就是水不夠」,農委會評估時已有考量三生功能,不只著重在農田的生產效益。

但身為被斷水的主管機關,農委會必須負擔近五成補償費,經濟部二成,科技部只佔一成,張敬昌坦言,未來應研議是否調整經費比例。

系列閱讀:十年大旱缺水休耕系列報導

延伸閱讀:

活化土地經費變休耕補貼,農委會被斷水還得自己付錢

民生、工業管線不能分開?自來水公司:水表前有閘門可控制

休耕面積破4萬公頃史上第二 重創水稻產業 農民:沒配套措施逼大家革命

竹科日調6萬噸水,冠軍米卻被迫休耕 嘉義農業處長:經濟部應思考用水正義

善用伏流水,屏東二峰圳九十年不曾斷水 每天穩定供水八萬多公噸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