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食農教育,日本能,台灣能不能?

馬鈴薯、番薯,傻傻分不清楚!?住在水泥叢林的現代人,離土地越來越遠,一向只重視“考幾分”的台灣教育體制,在教室裡念著“誰知盤中飱,粒粒皆辛苦”,但這“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與景象,僅能用想像的,無法親身體會。

2005年,日本頒佈了食育基本法,有別於體驗式的下田,務農成為必備課程,學習種地瓜、種菜,做味噌,親自下廚,這些看似平凡無奇,對分數沒有幫助的教育,卻提升了孩童的敏銳度、觀察力、團隊合作能力、對家鄉的認識,對自然的興趣……
在台灣,相信學童們(甚至是大人、家長們)也都想走出教室,去感受、去觸摸,去深刻地體驗土地與生命。

活動講者:張瑋琦老師
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多年來,研究日本食農教育經驗,致力於推動台灣食農教育發展
活動日期:104年2月9日(週ㄧ)
活動時間:19:00-21:00
活動費用:150元。當天若享用呷米共食廚房套餐餐點,可折抵活動費50元。

報名連結:http://goo.gl/6VssSP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