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致性早熟,女童六歲來初經 教授建議喝飲料自備不鏽鋼杯

台北市今起勸導轄內手搖杯業者不要用保麗龍杯,環保署最近也擬修法禁止保麗龍杯生產,手搖杯飲料業者大多以塑膠杯取代,但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李俊璋歷時三年研究,證實塑化劑會讓人體分泌特殊蛋白質「kiss peptin」,導致性早熟,有女童六歲就來月經,李俊璋提醒,最好少喝塑膠杯裝的飲料,或自備不鏽鋼杯,吃飯前記得洗手。

性早熟,女童6歲就來初經

2011年台灣爆發塑化劑風暴,李俊璋該年便和成大小兒科合作,蒐集門診中71起女童性早熟案例,檢驗血液和尿液中的塑化劑代謝物,發現這些幼童體內的塑化劑濃度,是一般人的1.2到2.4倍。

李俊璋說,塑化劑會刺激人體神經元「kiss 1」,分泌出「kiss peptin」,使腦下垂體分泌黃體素,導致女童出現初經提早、胸部提早發育等性早熟現象,一般女童約在12歲出現第二性徵,性早熟則是在8歲前就發育,這次有案例竟在6歲就來初經。

喝手搖飲料自備杯子

李俊璋說,塑化劑幾乎無所不在,吃便當、喝飲料都會接觸到,也會作為定香劑,加在香水、沐浴乳中。成大訪談性早熟幼童的家人時,發現許多幼童天天一杯紅茶或豆漿,多半裝在塑膠製容器,遇熱容易釋出塑化劑。

不過近年台南市、台北市紛紛禁止或勸導業者,不要用保麗龍杯,環保署近期也擬修改《廢棄物清理法》,全面禁止生產保麗龍杯,業者改用塑膠杯取代,民眾接觸塑化劑的機會又大增。

李俊璋說,除了要求衛福部執行塑膠容器的塑化劑溶出規範,消費者自己也要改變習慣,少買飲料,或在買咖啡、飲料時,自備不鏽鋼瓶,吃飯前多洗手,不要用塑膠盤裝熱食、微波食物。

環保署廢管處處長吳盛忠表示,塑膠杯的健康安全標準由衛福部管轄,環保署主要負責廢棄物,保麗龍易細碎、重量輕,回收不易,但目前法規仍在研議,這個月會邀請保麗龍業者、商家、回收業者,討論保麗龍的替代物、回收機制等,最快12月底定案。不過還是呼籲消費者,自備杯子或湯匙,既健康又環保。

成大曾針對性早熟女童做「介入措施」,請家長不要用香水、化妝品,別讓小孩喝塑膠杯飲料、洗太香的洗髮精,一周後,幼童尿液內的塑化劑濃度,竟少了一半到三分之二。

研究為消基會打強心針

國際上不乏塑化劑和性早熟的研究報告,不過成大是全世界第一個找出塑化劑和「kiss peptin」關聯的研究團隊,論文已刊登在國際期刊《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

這項成果也為消基會打了一劑強心針,塑化劑團體訴訟案求償78億,去年一審卻僅判賠120萬,關鍵便是法官引用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衛教手冊資料,認為塑化劑可在24小時排出,無法證明對人體傷害。

負責訴訟的消基會副秘書長徐則鈺表示,許多廠商拿著國健署資料辯駁,塑化劑對人體沒有傷害,這項研究對訴訟有很大幫助,將請法院行文給國健署,修改衛教手冊。

他也呼籲衛福部,檢討現有塑膠容器中塑化劑溶出標準,目前所定數值是民眾在生活中不得不接觸的量,卻有業者以此為標準蓄意添加,衛福部應降低塑化劑溶出量標準,或全面禁止。

目前衛福部訂出鄰苯二甲酸脂類(DEH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丁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DID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己二酸二辛酯(DEHA)等6種塑化劑溶出標準,另有8種塑化劑不得超過商品重量0.1%,三歲以下的嬰幼兒食器禁止添加DEHP、DNOP、DBP、BBP 。

衛福部表示,目前沒有修改標準的打算,但會持續關注其他國家的法規,民眾使用塑膠容器時也要注意方法,不要加熱。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