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加工缺師資 專家建議:設立小型加工訓練中心

長期輔導小型農產加工的許明仁老師。(攝影郭琇真)小型農產加工正夯,卻沒有小農適合的明確加工規範可依循,除少數通路舉辦講座,逐步建立符合小農標準的衛生規範,多數小生產者時常面臨「無人可問」的窘境。

長年參與農政單位輔導農民加工利用農產品的許明仁表示,「農特產加工」在農業生產鏈中扮演調節市場價格、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最重要的角色。但這個環節卻長期不受重視,食品相關人才近年來大量投入生物科技或保健食品領域,小規模農產加工領域缺少專家投入。

以農產品加工輔導來說,目前國內兼具學理與傳授農民實務經驗的師資不出15人,這些專家大都已逾退休年齡,師資已出現斷層的現象。許明仁建議,應在中南部擇一農改場成立「小型農村加工訓練與輔導中心」,培訓種子教師,才能協助小農順利進行加工。

5

參與小型農產加工近30年 許明仁感嘆師資斷層嚴重

自前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時期,便協助政府輔導農民小型農村加工的許明仁,是目前各地方農會、農改場開班教授農民蔬果加工技術的重要講師之一。他曾協助南投縣信義鄉農會開發第一款加工產品「濃糖梅汁」,也是輔導新竹縣關西鎮農會開發即溶仙草與即溶燒仙草的推手。近年來農委會設立「青年返鄉從農在地經營輔導計畫」挑選百位青農以一對一陪伴輔導,他也擔任四位青農的陪伴師,輔導他們開發加工產品。

參與台灣小型農產加工近30年,2009年自台大園藝學系退休的許明仁慨歎,「多年來傳統食品加工在大學食品相關科系中被認為不夠『高科技』,師生大多投入生物科技或保健食品的研究與開發領域,即便是必修的食品加工相關課程時,教師大多只講理論,實務操作的實習課程都丟給研究生負責。」

許明仁表示,小型農產加工的知識縱使被視為「傳統」、「低門檻」,但即便具有食品科學專業背景、沒有實務經驗也很難做好輔導農民的工作,因此要彌補輔導小農加工師資斷層的問題,必須集合國內具食品加工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在合乎訓練的場所培養種子教師與訓練農民。

長期輔導小型農產加工的許明仁老師。(攝影郭琇真)
長期輔導小型農產加工的許明仁老師。(攝影郭琇真)

應成立小型農村加工訓練中心 集結有實務經驗專家

許明仁說,早期許多農民想到做加工,腦海裡的畫面都是食品工廠自動化機器的運轉聲,因而舉足不前,近年青農返鄉越來越多,不願讓過剩或格外品農產淪為農地上的肥料,都想自己動手駔加工。

但自民國77年農林廳成立的「小型農村加工輔導小組」解散後,原有師資開始凋零,雖然許多青農想做農產加工,但找不到合適的老師詢問,只好自行上網尋找各類達人的「動手做(DIY)」嘗試自製產品,因缺乏輔導,有些農民生產的農產加工品品質很難與市售相關產品競爭。

許明仁提出的成立「小型農村加工訓練中心」便是希望能解決師資斷層問題,同時提供訓練小農實習操作的場所。他指出,該訓練中心的功能可仿效早期日本和歌山縣的農產加工研究所,農政單位能在此集結國內具有實務經驗的各類食品加工專家,定期舉辦種子教師培訓和農民輔導課程。

許明仁認為,種子教師培訓的對象可以現有農業改良場的技術或推廣人員,以及各農漁會的推廣人員為主,透過專業師資傳授正確的小型農產加工知識、技術與衛生管理方法;另一方面,訓練中心能開闢約150坪左右的實習工廠,添購小型加工機具設備,讓有意願自行動手做農產加工的農民可以有學習標準製程的實習場所。他相信,這類機制一旦建立起來,師資斷層的問題將能逐步獲得改善。

宜蘭三星鄉豐水梨今年生產過剩,許明仁開課輔導加工製成梨丁。(圖片提供許明仁)
宜蘭三星鄉豐水梨今年生產過剩,許明仁開課輔導加工製成梨丁。(圖片提供許明仁)

加工與生食品種需求不同 需要更多專業投入

許明仁以芒果加工製成果汁的技術為例指出,台灣的芒果都不是真正適合製成果汁的品種,其中「愛文芒果」製成冷凍果漿供應冰品市場的品質還過得去,但若製成果汁飲料則因殺菌後香氣流失,品質無法被消費者接受,因此市面上很少看到芒果汁飲料的產品。

他還舉例,台灣的柳丁因為酸度不夠、色澤偏淡,品質與價格無法與進口還原柳橙汁競爭,因此一度造成滯銷,還好農政單位改推廣鮮榨柳丁汁,才順利解決柳丁生產過剩的問題,因此「想做農產加工,品種的選擇以及加工的方法都是很重要的關鍵」。

農糧署:從教學單位找尋適當人才

對此,農糧署運銷加工組科長陳吉成坦言,當越來越多人才留入生科領域,未來能在現場教授農民實務加工技術的老師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少,這幾年學校慢慢有意識到基礎輔導食品加工人才不足的問題,農糧署也有委託老師在帶現場實作課程時,拉研究生一起觀摩,基本上願意進入現場學習實務操作都會比其他人還早個4、5年成為師資,因此目前農政單位仍傾向從現有教學單位找尋人才。

好食機創辦人謝昇佑則認為,「在尋求師資前,農民能搞清楚想做什麼樣的加工產品才是關鍵,當農民普遍有此基礎認知後,農產加工的師資反而成為一個被動諮詢意見的角色,提供諸如原料選擇、商品化規格等知識上的奧援。」

謝昇佑指出,因為小農研發的手做加工食品具有成本低、原料配比彈性高的特性,小農若能開發出亮點產品,從眾多類似的加工食品中樹立出特色,手做加工的路才能走的久遠。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