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之外 直擊台灣最大代工產業:水稻代耕

許多人都說農民天吃飯,不過除了老天爺,農民最怕得罪一種人,這人可以決定誰要先收割,烘乾入穀的先來後到,就連農民這一季的米好不好吃,都掌控在他們手裡;颱風天是他們最受歡迎的時刻,農民會帶著便當、啤酒、保利達來拜訪,即使一等就要兩小時,半夜三點、刮風下雨,絲毫不能有怨言。

到底哪號人物有這麼大的能耐?答案是「代耕業者」。

找代耕,人際關係是關鍵

小農背後的英雄是代耕業者
小農背後的英雄是代耕業者

「代耕」的字面意思是「代替別人耕種」,雖然很多民眾會到農村親手插秧、割稻、曬米,但這並不是農村常態,早在340年前,台灣就引進插秧機、收割機、烘穀機等,讓種稻更有效率,而專門操作這些機器、以此維生的人,就被稱為代耕業者。

許多人常笑稱,現在種稻只要打三通電話,一通請人整地、一通插秧,最後再一通收割,就可輕輕鬆鬆等錢入袋。

不過實際情況當然沒這麼簡單,雖然每個地區都有固定幾個代耕業者,但農民說,遇到颱風搶收時,哪一塊田先收割、烘穀,除了看區位,交情也很重要,因此常常會出現以下對話:「拜託耶,我和你大舅認識這麼久,幫忙喬一下時間啦。」有時候,連過世的長輩也搬出來:「我阿爸在世時就給你們做,都這麼久了,幫忙一下啦。」

颱風天不夜城

雖然最後生殺大權還是掌握在代耕業者手上,但有時他們也會被「盧」功打敗。

烘穀場在颱風天前夕挑燈夜戰(圖片提供:田文社)
烘穀場在颱風天前夕挑燈夜戰(圖片提供:田文社)

今年7月初,三颱進逼台灣,正值宜蘭一期稻收割,農民用奪命連環扣,軟硬兼施「脅迫」業者割到半夜23點,隔天太陽升起繼續上工;這時也是選民服務的重要時機,厲害的村長會連夜調度收割機,親自坐鎮割稻現場,整個農村宛如不夜城。

颱風天的烘穀廠是另一個戰場。在烘穀場幫忙的農民吳紹文指著三層冰箱的底層說,當時一早就有農民來敲門,人手一罐保利達,「這個冰箱下層全都放滿滿。」收完的稻穀飽含水分,必須在24小時內烘乾,今年搶收時,宜蘭農會和烘穀場到處排滿了載著稻穀的大卡車,有代耕業者半開玩笑地說,農民只差沒跪下來拜託了。

李漢期在宜蘭員山的烘穀廠除了四台兩層樓高的烘穀機、堆高機,一袋袋黃色穀子旁還有個三折躺椅,颱風天時忙到無法睡覺,躺椅是他最好的朋友,「穀子都是新台幣啊,大家都嘛要搶收,根本做不來。」那該怎麼狠心拒絕農民的要求呢?「還是要說啊,不然要累死自己嗎,一個人能力有限啊。」

收割備便當,農村默契不可不遵守

李漢期經常協助小農代耕
李漢期經常協助小農代耕

李漢期從事代耕30多年,是少數「一條龍」的代耕業者,包辦育苗、打田、烘穀、碾米,只差沒有收割機,和其他代耕業者一樣,他除了幫農民代耕,自己也承租了20甲農地種稻。

在宜蘭,打一分地大約700元,通常需要打兩次,一次粗打,一次細打整平,技術好壞牽動農民一季的收成,如果打不平,田區淹水不均,就得面臨雜草惡夢。李漢期說,打田時最討厭有石頭,除了容易打不平,嚴重者還可能傷害機具,「不過沒有我不能打的田。」

打田完要插秧,一分地價格也是700元,許多育苗場都身兼插秧工作;收割則是一分地1100元;烘穀的價格則可分為乾穀和溼穀,以李漢期為例,每公斤乾穀價格是2塊錢。

這些都是帳面上的數字,私下的眉眉角角才是農村有趣的地方,比方說,收割時,準備便當和飲料給代耕業者,是農民的基本常識,吃不吃是另一回事,沒準備就會被視為「不禮貌」;另外,收割時若沒把田水放乾,收割業者或許嘴上不說,心裡可能會對這個農民的印象打折扣,因為這會縮短收割機的壽命。

烘穀時則最怕熟度不均或數量太少,一般稻子收起來的溼度大約25度,需20多小時烘乾,降低到13度左右,火力太強,稻穀容易斷裂,太弱,拖長作業時間,全靠經驗拿捏,如果稻穀熟度不均,烘出來的品質也會降低;若一次烘的數量不夠,機器可能無法偵測,得靠人力判斷。

缺人力,中小型烘穀場逐漸式微

李漢期還保留右側的舊式檜木烘穀機,至今仍能運作,和左邊校新型的烘穀機對比,別有一番趣味
李漢期還保留右側的舊式檜木烘穀機,至今仍能運作,和左邊校新型的烘穀機對比,別有一番趣味

一台鐵牛車動輒200多萬,收割機400萬,對耕地零碎的小農來說根本難以負擔,可以說每個小農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代耕業者,許多大型的收割業者,除了在原有地區代耕,還會跟著稻子成熟時節,一路往北收割,一出去就是三、五天。

李漢期屬於中小型代耕業者,只協助鄰近地區,一天大約可以烘30噸米,是大型廠的十分之一,不過像他這種規模的業者,近年卻漸漸式微。

他有感而發地說,以前鄰近地區有十幾家中小型烘穀廠,但隨著大型機械開發,一次入穀的量增加,烘穀廠需要更新設備,許多中小型舊廠都收手不幹了。

不過最困擾他的還是勞力問題,烘穀場工作粗重,找不到工人,下一代也沒意願接;他的秧苗場也因不如大型廠可以投資自動輸送設備,得靠人力搬運,缺工問題惡性循環,他直言,哪天做不下去,或許就直接收手了。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