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肉雞32天上市 因為打了生長激素?

「白肉雞長這麼快是因為打了生長激素…」類似傳言不斷,日前又有出版社在國中〈健康與體育〉教科書中重提此事,氣得畜產專家直批鬼扯,就連中華民國養雞協會也準備向出版社提告。

究竟白肉雞飼養過程施打生長激素是「子虛烏有」還是「真有其事」?如果是沒有的事,那為何現今白肉雞飼養32天左右就可上市?反觀土雞卻需4到5個月?快跟著《上下游》一起一探究竟。

一、白肉雞到底有沒有打「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謠傳數十年,難道以前真的沒人用過嗎?有的雞農從小聽到大,卻「只聞其名不見其物」。今年養雞邁入第8年的嘉義農二代黃勝裕說,小時候跟著爸爸養雞時就有耳聞「生長激素」,但從來沒看過。

黃勝裕猜測,早期父執輩一代養雞都會在飼料添加抗生素,讓雞擁有抵抗力,抵禦細菌性疾病的入侵,這類飼料農政單位稱作「含藥物飼料添加劑」,但也有一說是「含藥物生長促進劑」,可能是因為「生長促進」這些字眼遭他人曲解,誤以為雞隻吃了能促進長大,因此以訛傳訛至今。

熟悉家禽市場運作的華駝有限公司經理李鑫聰則說,早期飼養量少,農民會拿廚餘或碎玉米角給雞吃,因為營養不均衡,養出來的雞都瘦瘦的,農民只好到鄉間飼料店買「飼料」給雞吃,飼料店員在兜售時都會佯稱是「生長激素」,因此農民信以為真流傳開來。

但其實一袋手掌般大小、價格約為200元的飼料,裡頭就是礦物質、電解質、胺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農民因長期餵食單一食物,雞長的不健康,飼料店只是利用這一點配出相襯的營養飼料而已。

10374448_647863721998438_8629126152001182091_n

還有一種說法是,雞生長過程有機會感染新城病、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可利查(或稱傳染性鼻炎)、雞痘等疾病,李鑫聰說,這類疾病都需施打相對應的疫苗來預防,因而被誤會為「生長激素」。

雖然畜產人士宣稱沒有生長激素,不過人類醫療上確實有利用生長激素來治療小孩長不高的問題,阿根廷足球隊好手梅西(Lionel Messi)便是一例,這類患者因為腦下垂體無法分泌足夠的生長激素,需注射生長激素治療。這類療程所費不貲,根據小兒科醫師說法,一般4歲半幼童開始治療,每天需注射一劑,一劑要價約400元,一個月大約需花費上萬元。

李鑫聰直言,一隻白肉雞售價不超過100元,雞農不可能花比成本還高的價錢打生長激素,而且只要飼料配得好,雞隻就能長得強壯,根本不必仰賴生長激素提高雞隻成長率。

10614172_647863435331800_4716133114694615234_n

二、為什麼現在的雞長那麼快就可上市?

如果白肉雞沒打生長激素,長那麼快的原因是什麼?關鍵魔法就是「育種技術」。雞農黃勝裕以及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副研究員林義福不約而同提到,育種公司透過選拔,從上百隻雞挑選長得高、增重快的1、2隻公雞和母雞保留下來,進行交配繁衍後代,這就是「育種」,道理和人類的優生學一樣。

黃勝裕補充,國外原育種公司生產的種雞是「祖父母代」,生長出來的下一代送到台灣稱作「父母代」,再經過基因選拔賣到各養雞場就是「商用肉雞」,每一代育種都需持續屏除不好的基因,同時還要防止基因太接近的雞種交配,以免生出基因缺陷的後代。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兼任教授李淵百也曾撰文提到,台灣大約在1963年引進白肉雞,當時白肉雞需飼養8週才能達到2公斤上市體重,這50年來育種技術不斷精進,如今飼養大約5、6週,白肉雞就可以長到2公斤。

目前國產白肉雞主要有三個品種,分別是愛拔益加(AA)、樂斯(Ross)和科寶(Cobb),三個品種的白肉雞飼料轉化率大約介於1.5到1.6間,換句話說,雞隻吃1.5到1.6公斤的飼料就可增重1公斤,雞吃的飼料變少了,卻能增加相同的體重。

何謂飼料轉換率?育種公司提升育種技術時,也會提升雞隻飼料換肉的效能,也就是雞隻吃下飼料後增重的比率。根據1998年《世界家禽學會中華民國分會季訊》資料顯示,當時白肉雞飼料轉換率為2,也就是雞隻吃2公斤的飼料可增重1公斤,現在吃1.5公斤飼料就可增重一公斤。

p17285pc
Ross雞種(圖片來源:http://www.teara.govt.nz/en/photograph/17285/ross-chickens)

三、雞長得快不只靠育種?

除了育種技術外,飼料配方的進步也是一大因素。黃勝裕說,雞的腸道短,吃完飼料大約4個小時就會排便,因此餵食的飼料配方越精緻,才能讓白肉雞的吸收率更好。

基本上,剛出生一日齡的雛雞到2週只能吃粉末飼料,由於此時雞隻的腸胃吸收還不夠好,飼料廠通常會添加魚粉補充動物性蛋白,同時維生素的比例也會比較高,等到2週後,飼料中含有的動物性蛋白以及維生素都會下修,待雞隻長到21天後適口性好,便能開始吃粗玉米,此時還會添加胺基酸、礦物質等營養素補充養分。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全世界的家雞已完成基因解序,台灣也成功建立種畜禽基因條碼監測體系。林義福說,未來面對雞隻好發的疾病,科學家可透過現有的基因解序資料,找出致病基因。也就是說選育出腸道健康的白肉雞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