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只認識廟口?「雞籠霧雨」帶你逛碼頭

「齁,為什麼火車又誤點?」「什麼!客運司機今天忘記來上班?」「為什麼回個家要排隊排這麼久?」這是許多青壯世代基隆人的日常抱怨,每日通勤往返基隆和台北,讓他們疲憊,卻也無可奈何,「因為在基隆很難找到有興趣,又能養活自己的工作阿。」

「雞籠霧雨」團隊成員的結識,某種程度和這個話題脫離不了關係,他們清一色是七年級生、多數在台北工作,卻因為想了解家鄉事,創立刊物,利用休假時間走訪這個既熟悉卻陌生的街頭巷尾。

「雞籠霧雨」成立已有3年,最初是為了聲援已有80年歷史的「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拆除一事,團隊成員王奕蘋說,剛開始是為了抗議而做調查,結果發現基隆其實擁有很多豐富的歷史,「只是歷史一直在那,但我們不知道。」

基隆港(圖片提供/雞籠霧雨)
基隆港(圖片提供/雞籠霧雨)

碼頭工人之子 手繪父親工作現場

王奕蘋笑說,「到台北讀書、工作這麼多年,當台北發生重大開發爭議,像華光社區,我能確切說出它的問題和社區歷史,但回過頭來談基隆時,我發現除了廟口、港口外,我答不出來。」

因此「雞籠霧雨」第一刊聚焦港西二三碼頭倉庫的去留問題,第二刊則介紹百年漁村望海巷正面臨的開發爭議,而最新出爐的第三刊則是爬梳基隆港歷史、深度採訪10多位依港維生的碼頭工人。

基隆港在1980年代曾是世界第七大貨櫃港,經基隆港進來的關稅曾一度高達821億元,約占全台總收入的6成,不過90年後隨著港區規模受限,基隆港的總運量也開始衰退、民營化後更是衰落。「雞籠霧雨」團隊6位成員雖來不及參與基隆港的輝煌年代,不過團員部分成員的父執輩就曾是碼頭工人。

負責刊物插畫的Sause(施宗豪)爸爸就是碼頭庫工,平日工作就是盤點存貨、進行貨物分類和包裝,而Sause因為這次參與刊物製作,更加了解爸爸的工作,繪製碼頭工人插畫期間,施父更費心尋找短鉤想讓兒子親眼見見,「再加上為了這期內容,我們走訪碼頭十多次,開始作畫時印象很深,所以這系列插畫都是不打稿、直接手繪完成的。」

手繪基隆碼頭工作現場(圖片提供/雞籠霧雨)

年輕人的故鄉挖掘

此外,團隊成員王奕蘋的親戚家還開著小小的報關行,而施博文的父親是在鄰近的正濱漁港工作,王品芳的媽媽雖是學校老師,「但很多當年教導的學生的父母親就在碼頭工作,製作這刊一度不知該如何尋找關鍵受訪者時,就是透過媽媽的介紹。」

王品芳說,做了地方刊物後,我慢慢發掘了許多基隆歷史和以前不曾細看、細想的地方,像港口怎麼這麼多老鷹?原來父母那一代的田寮河那麼乾淨?「很多長輩不說這些故事,不是因為不想說,是因為他們覺得沒什麼,所以很需要我們去挖掘了解。」

王奕蘋笑說,雖然這些工作得利用休假日做,常常把我們弄的很疲憊,但卻覺得很值得,我看著一個個參與歷史的人物跳出來現身說法,那和單看教科書是很不同的,我現在更可以自豪說:「我是基隆人」。

雞籠霧雨團隊,有左至右分別為王奕蘋、Sause、陳薇仲、王品芳和施博文。(攝影郭琇真)
雞籠霧雨團隊,有左至右分別為王奕蘋、Sause、陳薇仲、王品芳和施博文。(攝影郭琇真)

重新認識 基隆港130年 

團隊成員陳薇仲更是為了做刊物,搬回家鄉,「我從小就是一個西進的人,考學測時爸爸開車經過碼頭邊,我心裡一直在想的是要怎麼考好試,離開這個地方去台北,高中和大學都在台北念,但這些年來,基隆的發展讓我開始思考:『我們是不是把太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了?』我很幸運因為這份刊物,認識了好多基隆故事,打開了雙眼。」

陳薇仲強調,這份刊物的存在,是為了讓基隆不同的發展論述得以有空間呈現,而不再是單一被市政府和港務局壟斷,「今年適逢基隆建港130年,我想在面對新的發展想像前,我們應該花更多時間去了解基隆港的過去,從中審視、檢討才對。」

雞籠霧雨第三刊的港口地圖和港口發展年代史表。(圖片提供/Sauce Illustration)
雞籠霧雨第三刊的港口地圖和港口發展年代史表。(圖片提供/Sauce Illustration)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