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彰化和美是重金屬污染重災區,電鍍工廠排放廢水是污染主要來源,繼2013年大規模電鍍廠污染後,上個月和美又驗出稻米鎘含量超標,為什麼每間電鍍廠都直接偷排廢水?為什麼彰化工業區那麼多,卻無法集中管理?本文作者是前電鍍工廠老闆之子,家裡工廠已停止營業,他看見的電鍍產業現狀,與政府作為是如何?以下是做者自述。
如果做電鍍是我家原罪 政府又做了什麼?
文/陳健民(大學生,前電鍍工廠老闆之子)
我家從前就是自己開電鍍工廠,大約從88年開始,一直開到92年虧損太嚴重頂讓出去。
我爸的工廠一開始的前半年沒牌照,但我國高中開始就覺得環保很重要,因此跟家裡吵過幾次,後來父親將廢水統一交環保公司清運,但成本直線上升,一開始還堪負荷,因為我父親的技術好,成品也好所以客戶不少,只是少賺很多,但後來訂單開始全面轉往中國後,虧損變的非常嚴重,後來選擇頂讓出去。
頂讓後,新的老闆繼續僱用我父親,但仍然勉強經營,後來經營牌照過期還是繼續經營,直到前兩年,新老闆說經營不下去,要賣回給我父親,但是我父親也沒錢買回來,只好去跟地主商量,由地主出錢讓我爸經營頂回來,這樣我爸不會失業,地主也至少還有租金可以收,也開始重新申請牌照(申請需要一大筆錢,並且重新環評,所以新老闆才不願意申請)。
但不到一個月彰化電鍍廠廢水事件發生(2013),我爸與地主同時被抓,但他們是唯一一間沒有排放廢水所以釋放,不過因為沒有牌照所以需要罰錢,最後繳不出來決定停業。
我先承認,每次看到彰化重金屬污染事件,都覺得心情很複雜,很難過、很生氣,清運可以啊,處理可以啊,最後就是像我家一樣倒掉,如果不是有一個不孝兒子,以不做清運就要離家、去死來威脅我父親,有多少能做到?沒有。
而我們家付出的代價就是,從小康到貧窮,祖父留下來的地後來全部還錢敗光,我爸好幾年不敢回家,背著一個敗家子的罵名,我承認,我家做電鍍在我的感覺中就像是原罪,但那是我爸活了一輩子,只會這個來養家的手藝,就從所謂的亂蓋亂排的年代到現在。
為什麼電鍍業每間都直接偷排?
為什麼現在看電鍍業者每間都不做清理直接偷排?那是因為做的都死光了。在西進政策之後,當年政府做什麼來改善?有輔導轉型嗎?有產業政策嗎?什麼都沒有。一直到現在還是沒有。
前兩年訂單開始回流臺灣,這也意味著開始又會出現黑工廠,但當時竟然說不發牌(編按:2013年後和美部分地區不再接受新的電鍍廠申請案),原因是因為為了環保,所以不發牌。我真不知道不發牌這腦殘政策是誰想出來的,既然都知道會產生這些工廠出來,那就應該發牌想辦法監管(例如集中處理等等),結果讓黑工廠到處出現,然後才說彰化都亂排,容我罵一聲幹!
要說檢測,要說農田水利會,當然有問題,但更大的問題是,他們敢真的全抓嗎?在現在的情況下,他們全抓就是要逼人去死,因為成本根本沒任何一間工廠能負荷,乾脆偷排能躲多久算多久,但他們真的不知道不能排嗎?清楚的很,但不這樣做就是馬上全家餓死,彰化有多少就業機會?平均收入有多少?
然後去年開始鼓勵工廠搬遷到工業區,幹!環評都還沒過就急著要進駐,這三小?而對原本工廠而言,你又不能幫我處理廢水或減少成本,還要讓員工大老遠跑增加成本,我幹嘛過去?說要開專線公車有個屁用?通勤不用時間嗎?增加勞動時間讓勞工更累而已,水還是亂排。
到底如何把電鍍廠納入監管?
我認為要談電鍍廠汙染這件事,必須要去談得就是要怎麼把電鍍廠納入監管,而廢液中最大的來源就是未登記的工廠,而監管後又要怎麼讓他們去做後續的清運或者專用排渠?
記憶中,電鍍產生的廢棄物大致上可以分為廢土跟廢液,而這些分離通常是由設在工廠內的沉降池,沉降後交由環保公司處理,廢液是可以經由中和從新處理降低汙染性,廢土的處理我就不清楚了,但我記得是更難處理,而在我們常說的汙染,其實都是源自反而是比較好處理的廢液,原因也是因為容易排掉,並且挖管幾公里繞來繞去之後非常難抓。
其實真要做沒有什麼新招,只是能不能做落實?我認為應該鼓勵新廠或現有廠(租稅或福利)集中到某個工業區,最好是能一開始就做好廢水處理廢土清運跟專用排渠,但依照目前的政府財政看來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認為初期應該使用統一的廢水處理與清運,中期是直接在園區內建立初步處理的處理廠,並且在這過程中逐步把整個園區的專用排渠規劃好(這還牽涉到另一件事,彰化的接管率,但先不提),這整個處理下來牽涉到預算、政策的延續,這些將會影響完成或做好時間(協助廢棄物的清運本身就是一種福利)。
讓電鍍廠做的好 提高獲利做好污水整治
另外,電鍍分為兩種一種是粗鍍一種是精鍍(實際上不是叫這兩個,但它們名稱是什麼我忘了,只記得一種是鍍金的一種是鍍其他如銅之類的),臺灣的廠目前多數在做的是粗鍍,也就是常說的紅銅青銅之類,但有許多技術非常好的廠,是能做到精鍍的,並且精鍍的汙染源也相對比較少,但問題在於一是市場需求不同,二是精鍍器械成本非常高是粗鍍的兩倍到三倍,而台灣的粗鍍技術放到世界都是非常好的,但卻一直把自己的價格壓低來競爭。
基於上面,政府在這裡應該做的是:
(1)協助建立地方電鍍甚至其他中小型工廠建立品牌,臺灣的工廠是能做到的,提高售價及產生的附加價值,這樣可以提高獲利,使前期政府投入的汙水整治等可以逐步轉由廠家自行維持,進入良性循環。
(2)是輔導部分的轉向精鍍,進行轉型,擴大市場增加獲利,也有助於整個產業的廢水整治。而不是放任現在的惡性競爭,才再說電鍍都亂排,或者企圖依靠業者的良心。
但目前檯面上政治人物在做的都是狗屎,短視近利,他們在意的只有選票,就像牧羊犬一樣,把羊到處趕,但趕完之後又像狼一樣吃他們的血肉,只要表面做的好看,說的好聽,讓中小企業,感動痛哭流涕,我拍拍屁股四年八年走人去更好的天空,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延伸閱讀:
明明就有弄工業區還有電鍍專區
偏偏就要業者在農地上蓋工廠,最可惡的還不處理偷排!
比起吃啥容易致癌/可以延長晚年壽命2年, 這是值得台灣百倍關心的議題.
請大家把平常熱切關注美食和養生的心力, 撥十分之一去關心你家/你親戚家附近, 全台處處有的違法工業汙染源
工業級的空汙/水汙/土汙染, 負面效應遠~勝~養生食材
根本就是沒有意義的抱怨
所以意思就是說大家不管做什麼產業,一開始都可以不用守法,來賺錢
等到慢慢沒競爭力而且又要被抓違法的時候,就抱怨說政府都沒有輔導我們?沒有幫我們脫離難關?
那你當那些有守法的都是XX? 當年賺錢的時候你們不會想要把事情做得更好? 只想一昧的繼續在這條路上鑽漏洞
會有這樣的想法,就算政府建了免錢的電鍍園區給你們進駐,也會有廠商抱怨,抱怨說怎麼進駐免費處理要錢,怎麼強迫進駐無法就地合法,怎麼沒有免費幫我們提供設備提升技術…..甚至會有我在這邊偷排好好的幹嘛進駐…
所以不用抱怨說電鍍是家裡的原罪,看這些廠商敢不敢說為了改善環境也不再被罰錢你們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既然一開始都知道沒牌照不合法,那又何來後面那些抱怨自己經營不善然後怪到政府頭上?
沒有人賺錢生活是不用付出代價的,尤其是當你選擇了一個有利潤但高汙染的產業
怪政府最無恥
一大堆家庭也不是做電鍍,但也沒一技之長,就是任命做勞力活啊!也是養的起家啊!
產業要取得新技術,哪有每個都靠政府的道理?自己賺錢,然後政府活該幫你清廢物?
你有良心很好,但拜託不要幫偷排的找藉口。
有人說到重點了!
政府的確有錯。錯在沒有好好稽查,讓非法淘汰合法!
當你爸年輕剛學電鍍的時候,他看著自己的師父或老闆,把廢水一堆一堆倒進臺灣的土地,居然沒有退出的念頭。不只繼續學,最後還自己出來開一家一樣的。
你很有良心,但你爸沒有。
我很同情你,但不同情你爸。
要錢多事少離家近???嫌工業區遠??產業要轉型,生活習慣及觀念都得一起轉型才行。
我怎麼那麼有空把這麼腦殘的文章看完??(咦~我忘了我忘了我忘了~我~忘~了~)
這篇很明顯的告訴大家,劣幣的確會淘汰良幣,如果不做監管管理,那麼非法的工廠以低價單搶生意,就是會讓大家為了生活變成非法工廠而已。
剛好我家也是做了30年的電鍍…但是我完全不認同你的說法……..之前在員林~也是被抗議那廢水有毒(我們也有處理廢水)後來不得已也搬到南投南崗工業區裡…多出來的開銷一個月10幾萬跑不掉…..但我們不怪政府….唯一讓我們不平衡是現在外面沒有處理廢水的工廠!!
如你說的…就是還有地下工廠~讓我們產品價格比不過人家…所以唯一希望政府能做的事~~不是把工廠全部趕到彰濱裡!(這樣只是在炒地皮)而是好好查查到底還有那些地下工廠沒做廢水、廢土處理的….別說沒錢買設備~我們二十年前也是借了幾百萬才買設備的….
你們在這裡嘴的同時,難道你們身上月的那些有電鍍過的小鈕扣拉鍊,就不是這些你們說偷排廢水的工廠做出來的,還不是有你們這些人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