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營養午餐騎虎難下 農委會劃錯重點

8月3日在行政院食安會報副執行長陳吉仲的召集下,農委會、衛福部、教育部相關人員與公民團體針對學校午餐,召開了食安溝通與資訊交流會議。會後農委會承諾將一肩扛起學校午餐食材安全的重責,使用的生鮮農漁畜產品之安全管理與抽驗由農委會主責,並協同國教署以超快速度在8月18日召開了修正「學校外訂盒(桶)餐採購契約(參考範本)」會議(以下簡稱「採購契約」),雖然立意良好,但卻實在劃錯重點!

首先修正採購契約 放錯重點

修正條文中,鼓勵團膳廠商採購「四大認證食材」,包含有機、CAS台灣優良農產品、產銷履歷、吉園圃,以減少末端自主檢驗成本(免送驗,由政府負責把關),至於「非四大認證食材」部分,則加強要求檢驗強度與頻率,必須以化學法檢驗(非快篩檢驗法,準確度高,但費時較久、價錢昂貴),農委會有意以政策導引提升食材品質的立意不言可喻。

也是出席人員的我參加會議完,卻深覺教育部與農委會大張旗鼓修訂這個採購契約,實在是劃錯重點了!來自各縣市的教育局代表私下都覺得很難落實,因為根本的問題尚未得到解答!

問題包括:認證食材供應量是否充足、午餐價格不高難以採購認證食材、非認證食材一周內提出當批檢驗報告根本不可能…….等等。也就是說,根本問題若無法解決,「採購契約」真的也只能當作參考而已,反正,國教署對各縣市是否採用此一採購契約也沒有強制力。

新政府想要迅速在食安議題上讓民眾「有感」,先從改善校園午餐食材品質提升開始。但在此事的作為上,這些原本應被釐清與解決的問題,卻沒有被真正重視。

認證食材可供應量衝不出來 農委會應徹底面對

目前「四大認證」的食材究竟有多少量可以提供校園午餐?財團法人台灣優良農產品發產協會(CAS)在8月11日召開的「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CAS優質食材研商會議」中,農委會畜牧處食品加工科長坦言,農委會尚未估算過國內目前可供應的量有多少。而目前國內申請標章、具有可追溯性的農產品,僅佔所有農作地面積的7.5%而已(約39,183公頃)。

供應量顯然不足的情況下,修正了「學校外訂盒(桶)餐採購契約」又有何用?更何況不會使用到該契約的自有廚房學校,也需要安全的認證食材呢!

話說回來,為什麼無法有效提升農民參與認證?認證標章推了這麼久,為何還不及10%的農作地面積?問題在哪裡?農委會是否有魄力、有方法處理這個陳年老問題?

台灣農地以小農生產為主,但驗證的取得對小農而言門檻頗高。以「有機」而言,不到一甲的農地驗證費用就要六位數,認證也只有短短幾年的有效期限,到期又要花錢重新認證;畜產品的產銷履歷認證更是難上加難,一申請產銷履歷,就等同得不時接受驗證單位的稽查檢驗,

沒有申請反而省得麻煩。在這樣的遊戲規則下,有財力的大農才有申請認證的「經濟效益」,友善環境的小農可能成為遺珠,在鼓勵團膳廠商採購安全食材的前提下,受益的仍然是大農;友善環境小農所生產的食材除非採購量在十萬元以下無須透過招標進入自辦午餐的校園,難有機會受團膳廠商青睞。

農委會是否願意協助友善環境小農降低取得認證的費用門檻?如何在生產端把符合認證的食材量衝出來?應當是現階段提升校園午餐食材品質的工作重點啊!

有機營養午餐騎虎難下 農政單位何不輔導農民合理用藥

農委會在8月11日的行政院會上宣示明年一月開始,六都中、小學的營養午餐每周至少有一餐使用國產有機食材,引發午餐也有城鄉差距爭議,搞得農糧署趕緊澄清現在非六都也有用有機食材。「有機」絕對會反應在價格的提高之上,而現階段非六都縣市仍存在著家長不願負擔過高價格的現實,「有機」一說,農委會真是給了自己一個極難達標的功課!

既然「有機」門檻如此之高,退而求其次的合理用藥監控,以便提供更多非有機但符合殘留安全標準的蔬果,真的做不到嗎?

參與台中市學校午餐健康促進委員會五年來,發現地方政府農業局對於輔導農民用藥部分,一直無法提出有效的源頭管制數據與合理植物用藥輔導教育計畫。包括各地作物常用農藥種類、農藥行家數與分布、有無地下農藥行買賣禁藥與查緝計畫……等等。

農政單位對基層農民與農藥行合理用藥的教育研習就算有辦理,也是蜻蜓點水,一兩天結束,沒有長期輔導計畫。曾試圖推動需開立植物用藥單才能購買農藥等作為,也無法落實,放任基層農民任由農藥行、農民之間教導流傳的用藥方式施藥。

每次要求地方農業局強化農藥稽查頻率,都回應「遵照農委會要求辦理」,但午餐食材農藥殘留新聞仍時不時出現於媒體報導。

11174773_729925227128563_8419892890514921468_n
學生家長許心欣(右)每週都會到學校監廚,建議團膳業者可改善事項。(攝影/趙敏)

源頭不解決 後端重複形同綁架

如此一來,即便衛生局再怎麼努力提高檢驗頻率、增加抽驗品項,也賭不了源頭的破口。曾有台中市大型團膳廠商表示,自主管理檢驗費用龐大(一年約60-70萬),除了需要自費購置使用快篩檢測試劑做初步的定性查驗外,也要定期抽樣送交大學附設實驗中心、民間檢驗單位等,以能夠定性定量的化學法檢驗食材,確保動植物用藥殘留量合於標準。

化學法準確度高,但檢驗費用一筆就要數千到上萬元不等,報告通常要超過一周才能拿到,如果同時送驗件數多還等更久,趕時間的話還需增加費用,有廠商私下用「綁架」兩字形容送驗過程。

另一方面,廠商食材供應源頭追朔下來,發現來源多半指向數家相同的供應商,自主檢驗的要求一年比一年嚴格,但大家都在末端重複檢驗,廠商說,寧願把這些費用轉而採購好品質的食材。如果源頭已有可信任的把關,末端何需花費龐大檢驗之開銷?

過往在校園午餐問題食安的解決上,焦點都一直放在衛生單位。如今,午餐中毒的事件少了,大腸桿菌等生菌數查驗把關也見到成效,食材安全的風險已經高於食材衛生風險,樂見農委會扛起食材安全的重責。

不過,面對如此極具挑戰的目標,農委會應該設置類似「戰情中心」,或與衛福部食藥署合作,從源頭充分掌握全國各地農漁畜產常見的用藥習慣、禁藥來源,農藥行管理…….等問題,並且提出有效的輔導計畫,才能根本解決層出不窮的食材安全問題。

延伸閱讀:

營養午餐誰來管?農委會拍胸脯 國產食材我負責

【觀點】誰說台灣農產內銷沒力?慣行農業應升級 強攻食安市場

吃飯也有城鄉差距 農委會提案 六都學童吃有機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