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午餐預算不增加 食材真的能升級?

農委會為鼓勵校園午餐全面採用國產食材,日前宣布,往後只要團膳業者採購「四章一Q」──吉園圃、優良農產品(CAS)、產銷履歷(TGAP)、有機農產品等四項標章及附有QRcode生產追溯標誌的農產品,業者可免自主檢驗,由農政單位全然負起把關責任。

既可提供學童安全食材,又能省下大筆檢驗費用,團膳業者理應樂觀其成,但上下游實際採訪台北、新北、台中、雲林各家廠商,卻各自反映出執行面上的種種困難,直指政策盲點。

標章食材成本提高,誰來吸收?

台中市怡饗公司營業處處長彭光賢表示,目前他們公司所採用的生鮮蔬果,具有「四章一Q」的大約有三成,如果全面都換成有標章的,每餐價格大約要調漲10元以上。就算可以一年可節省幾十萬的檢驗費,仍遠不足以支應。

營養午餐團膳越來越難做,業者一家一家地收掉,無論城市或鄉村皆然。彭光賢說,「民國88年台中市有16家,現在只剩下5家。午餐價格十幾年來幾乎沒調整。」即使現在台中市政府多補助5元,也是有條件地補助,必須用在非基改、在地有機食材、增加水果等等,業者利潤提昇相當有限。

新北市統鮮公司協理劉小菁認為,政府要把關,業者當然樂見其成。但若要使用標章蔬果,午餐價格卻沒調,「就會排擠到其他的菜色。」她舉例,台北市有學校要求全部食材要符合CAS等標章規格,菜色就從四菜一湯減為三菜一湯。

雲林縣的校園午餐價格是全國最低,一餐僅約25-30元。梅景公司負責人黃信允計算,其中真正用在食材購買的錢,只有12-13元,還不到台北的一半,如何談得上使用具有標章的蔬果?

黃信允直言,「政府一紙公文下來,就要全部的人奉行?若沒考慮城鄉差距,都是空談。」北部學校吃的標章蔬菜都是雲林種的,可是雲林的孩子卻吃不到。

以梅景採購的蔬菜來說,具有標章的大約只有一成。如果要增加比例,縣府和學校必須和家長充分溝通漲價的理由。黃信允說,「一個月只要增加200元,就可以改善孩子20頓午餐的品質,應該很值得,隨便逛個夜市都花不只200元吧!」

只用標章食材,種類數量受限

「四章一Q」的菜,數量夠不夠供應全國午餐,也是爭議焦點。雖然農糧署保證足夠,但台北市餐盒公會安全委員會主委高嘉鴻分析,只看葉菜類,量應該夠,然而根莖類和颱風天常用到的冷凍蔬菜,有不少比例都是國外進口,若都要改為國產,恐怕會有很大困難。

彭光賢也提出,如果全面改用具有標章的國產蔬果,種類和數量都會受限。「硬要做的話,菜色的重複性會很高。」而原本學生愛吃的青菜種類就已經很少,高麗菜和花椰菜較受歡迎,若是青江菜、芥蘭菜或油菜都會剩下一堆,難道要叫農友都只種這幾種菜?

標章可信度,誰來保證?

「政府要做源頭管理,配套是什麼?我真的都不用驗,蒙著眼睛下去用嗎?」台中市香豪佳副總經理羅一明表示,現在消費者連有機標章都不是那麼信賴,政府要掛保證,就要說清楚將會如何嚴格控管,讓業者和消費者安心。否則就算有標章,業者還是得要自主檢驗。

高嘉鴻指出,「四章一Q」每個標章的可信度並不相同,「吉園圃和QRcode是最常讓人詬病的,必須要做調整,否則農委會未來管理會遇到很大困難。」他認為,比起產銷履歷、CAS和有機標章有第三方驗證,吉園圃和QRcode沒有經過安全檢驗,效力遠遠不及。就算業者採用後兩種標章蔬果,自主檢驗還是免不了的。

彭光賢也指出,標章有作假空間,如果沒有建立採購信任管道,「沒標章的菜可能跑出來混入有標章的。」

學校與團膳廠商之間的契約是否能隨新政策而有所修訂,也是重點。不管是否選用有標章的食材,若學校依然要求業者必須自主檢驗,廠商仍須照辦。

輔導農民取得標章,需有具體作法

團膳業者皆肯定政府願意把關國產食材的美意,但也不約而同認為,既然要做就要有預算,不一定是補助在業者,更應該用在輔導農民。

羅一明已感受到目前有機蔬菜價格蠢蠢欲動,他認為政府若要鼓勵農民取得標章,就應該予以補貼,維持供給價格不致於波動太大。

怡饗所用的蔬菜有一部分是與農民直接契作,自訂信任機制。彭光賢表示,他是用拍賣時價加兩成的價格跟農友採購,如果驗到農藥,農友必須被罰款並負擔檢驗費用;但若檢驗累積三次都沒問題,公司就致贈農友一萬元獎金。如此制度雖無標章,也能保障食材安全。

「如果要做標章,農友要花費多少心思,誰來輔導他們?可以給他們什麼保障?」彭光賢的問題,也是其他團膳業者與農友的問題。

同場加映:偏鄉的孩子不是寶?營養午餐台北60元 雲林一餐18元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 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