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的孩子不是寶?營養午餐台北60元 雲林一餐18元

農委會推動「營養午餐使用在地標章食材」,六都小孩每週吃有機,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更拍胸脯保證,絕對會盤點4章1Q(吉園圃、優良農產品、產銷履歷、有機農產品、QRcode)食材,以及整合跨部會資料,確保營養午餐有好食材能用。

但關心營養午餐的公民團體表示,「現在營養午餐不是不足,而是不均!」當雙北等地區在追求「吃好、吃巧甚至吃有機」的同時,其實偏鄉的學校仍在努力要能「有菜、有廚工」。

台北最高一餐60元 雲林一餐18元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王南琦指出,目前統整營養午餐經費,台北市最高每餐60元;台中市最高每餐53元;高雄最高每餐44元,「高雄現在44元要負擔非基改豆製品已經有點難負荷。」至於雲林,甚至每餐經費只有18元。

有雲林廠商表示,「扣掉廠商管銷人事費用,真正用在食材只有12~13元。」若未來要做到營養午餐使用認證食材,需要再考慮價格。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張明純也進一步表示,現在營養午餐最大的問題在價格,「很多縣市首長選舉時喊出凍漲營養午餐費」,要再讓家長自付就很難。「教育部真的要動起來!」張明純直言,要開始說服家長,提高價格真的很重要,不然4標章1QRcode真的很難推進入營養午餐。

教育部:都市與偏鄉營養價格有差異

教育部國教署回應,依照《學校衛生法》,營養午餐費用由地方政府專責委員會訂定代辦基準,學校則在代辦基準裡訂定營養午餐價格,目前在媒體看到的是平均價格,都市價格跟偏鄉價格會有差異,「現在全國營養午餐平均每餐40塊。」

國教署更表示,以雲林來說,這18塊完全是食材費用,米甚至是公糧米、麵食有麵食中心,「這18塊只要負擔肉跟蔬菜。」再加上雲林本身是食材產地,食材本來就會便宜,至於廚工、燃料等費用更由縣市政府補助,媒體報導的只有招標金額。

針對要如何解決偏鄉學校斷炊問題,國教署僅回應,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因為學校地處偏遠山區,中央廚房的運送範圍都超過現在的標準送餐距離,「有建議可以改進儲存方式,以延長食品可被運送的時間」,縣市政府也會撥預算補貼運送費。

「學校營養午餐確實不能一體適用!」陳吉仲表示,可能台北市會比較注重營養成分,而不是菜量數的問題;但在其他地方,吃飽可能就是一個議題,陳吉仲承諾,會請教育部國教署盤點全國各縣市營養午餐的基礎價格資料,針對偏鄉學校,可能運用農村再生計劃經費,也會跨部會思考糧食援助議題。看能如何連結產地、學校,已經在討論中,但還沒有具體計劃。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承諾,跨部會思考糧食援助、營養午餐分配不均等問題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承諾,跨部會思考糧食援助、營養午餐分配不均等問題

公民團體:教育部不該置身事外

會後王南琦、張明純均表示,「有感受到農委會、衛福部的用心,但教育部不能再置身事外」,畢竟學校營養午餐主管機關是教育部。

王南琦更指出,身為媽媽,其實對低價營養午餐有很多疑問,雖然在地食材可能比較便宜,「但一餐18元、22元,這到底怎麼買?我也不太知道!」當然知道教育部不可能訂出全國統一的餐費標準,但建議教育部應該要考慮訂出「餐費最低下限基準」,例如35元或37元,至少別讓偏鄉學校餐費低得那麼誇張。

「更建議教育部應該要開始思考『偏遠學校合辦中央廚房』。」王南琦表示,如果能夠盤點偏鄉學校的距離、學生人數,就能夠進一步合辦中央廚房,如此一來,廚工就不需要聘那麼多,廚房設備也能由各校共同負擔,「降低廚工、廚房設備成本後,就能夠增加採買食材所能使用的經費。」這是教育部可以思考的事。

「當外界質疑4章1Q的農產量不足以供應營養午餐時,農委會都能如此有效率的盤點產量」,王南琦表示,校園午餐的基本資訊就要靠教育部盤點了,「為了孩子的公平正義,這些事是大人應該要做的。」這不是待辦事項,而是社會福利,「要讓偏鄉孩子吃飽也吃好。」

公民團體希望教育部負起主管機關應負的責任
公民團體希望教育部負起主管機關應負的責任

同場加映:營養午餐預算不增加 食材真的能升級?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