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野蜂大規模病亡 中高海拔生態面臨嚴重衝擊

經證實,有蜂友從大陸偷渡帶有「囊狀病毒」病原的中國蜂蜂王,使得台灣鮮見的「幼蟲囊狀病毒」首先在嘉義爆發,造成台灣野蜂幼蟲蜂體水腫、液體化,最後集體死亡,現在疫情更一路擴散,南投、阿里山區也陸續淪陷,甚至往北部蔓延。

專家指出,西洋蜂怕冷只在平地活動,台灣野蜂(中國蜂)是台灣中高海拔最重要的「專業授粉者」者,一旦族群大規模減少,海拔1500公尺以上溫帶植物、果樹授粉情況都將受到嚴重影響。台中靜宜大學生態人文系副教授楊國楨表示,台灣五大科植物之一的薔薇科植物,多數生長在中高海拔地區,一旦蜜蜂大量減少,勢必對生態造成衝擊。

目前防檢局已與宜蘭大學、苗栗農改場、嘉義大學合作組成調查小組,深入北、中、南各地區蜂場調查確切染病、擴散情況,調查小組表示,目前努力地毯式調查各地蜂場,也希望熱心蜂友回報野蜂在戶外的蜂群狀況。

%e5%8f%b0%e7%81%a3%e9%87%8e%e8%9c%82%e6%84%9f%e6%9f%93%e5%9b%8a%e7%8b%80%e7%97%85%e6%af%92%e6%9c%83%e9%80%a0%e6%88%90%e5%a4%a7%e8%a6%8f%e6%a8%a1%e9%9b%86%e9%ab%94%e6%ad%bb%e4%ba%a1%ef%bc%88%e8%9c%82
台灣野蜂感染囊狀病毒會造成大規模集體死亡(蜂農黃永勝提供)

野蜂族群、飼養者難掌握,防疫工作困難

台灣主要有兩種產蜜蜂種,數量最多的是在平地採蜜的「西洋蜂」,台灣野蜂屬於「東方蜂」下的「中國蜂種」,族群少,多在中高海拔出沒。

雖然兩者都能採集花粉釀蜜,但因為兩種蜂種唾液酵素酶不同,使得釀出來的蜜風味完全不同;又因台灣野蜂蜜數量極少,野蜂蜜價格較西洋蜂蜜高出許多,一瓶550cc的紅淡花野蜂蜜甚至可以賣到1000~1500元,不少蜂友因野蜜價高或自身興趣,將野蜂抓回來飼養,甚至將中國蜂引進台灣。

「台灣野蜂染病情況真的很難掌握!」身兼台灣蜜蜂與蜂產品學會常務監事、調查小組成員的陳裕文指出,台灣野蜂大多出沒在中、高海拔隱密地區,一般都在野外飛來飛去,但有蜂友因為興趣使然而將台灣野蜂抓回來小規模飼養;但野蜂天性使然,就算被蜂友抓回來飼養,還是很容易發生「逃蜂」現象。

台灣野蜂不斷在野外、蜂場之間移動,再加上野蜂飼養者大多出於興趣,流動率也高,使得台灣蜂群無論數量、飼養戶數資料都難以登錄、掌握,「不知道誰有養,不知道哪裡有蜂群,這讓防疫工作難上加難!」調查小組成員紛紛表示。

「目前疫情還在嘉義、南投擴散,若持續北移,感染規模恐怕會比現在大。」知情人士指出,嘉義一帶都還算是小規模飼養,北部飼養的箱數比較多。北部一戶養了四、五十箱的蜂友不在少數,在基隆甚至還有人養到一百多箱。

%e5%8f%b0%e7%81%a3%e9%87%8e%e8%9c%82%e5%9c%a8%e8%9c%82%e7%ae%b1%e7%9a%84%e7%8b%80%e6%b3%81%ef%bc%88%e8%8b%97%e6%94%b9%e5%a0%b4%e8%a0%b6%e8%9c%82%e8%aa%b2%e8%aa%b2%e9%95%b7%e5%90%b3%e5%a7%bf%e5%ab%ba
台灣野蜂在蜂箱的狀況(苗改場蠶蜂課課長吳姿嫺提供)

蜂友互相買賣 造成囊狀病毒擴散感染

「一般來說,台灣野蜂的蜂群不會太大,蜂群跟蜂群之間的距離也比較遠。」苗栗農改場蠶蜂課課長吳姿嫺表示,台灣野蜂在野外時有天然屏障,疫病傳染距離有限。

但若在蜂場飼養,吳姿嫺指出,一旦飼養密度較高、蜂箱之間距離不夠遠,再加上台灣野蜂原本的「盜食」天性,不斷闖入各蜂箱,或逃到野外入侵其他蜂群,病毒可能在野蜂移動、盜食的過程中交叉感染蜂群,「不排除這是囊狀病毒大規模擴散的原因之一。」

此外,知情人士更指出,各地蜂友也常有互相買賣、交易台灣野蜂的情況,可能不小心交易到帶有囊狀病毒病原、但還沒發病的蜂隻,增加了擴散感染的風險。

台灣野蜂為中高海拔主要授粉者,嚴重衝擊植物生態

囊狀病毒只會在東方蜂種出現病徵,一般台灣用來產蜜的西方蜂就算帶有囊狀病毒病原,也不會發病;雖然不至於衝擊蜂蜜產業,但是卻對生態造成嚴重衝擊。

陳裕文表示,雖然蠅、瓢蟲等昆蟲也都能授粉,「但『蜂』才是專業授粉工作者!」蠅類等昆蟲往往東粘一點花粉、西粘一點花粉;但蜂不一樣,一次就採單一花粉,且在不同株植物之間移動的頻率比較高,「這樣的專業授粉才有效、徹底。」

「而對中、高海拔地區植物來說,專業授粉工作者又以台灣野蜂為主角,其他蜂類都只是配角。」陳裕文表示,山區氣溫一低,西洋蜂往往適應不了,只有台灣野蜂仍能出勤採集,因此蘋果、水蜜桃等溫帶果樹,甚至野生植物常仰賴台灣野蜂幫忙授粉,「若台灣野蜂族群減少,恐怕會衝擊山區植物生態。」

台中靜宜大學生態人文系副教授楊國楨也表示,雖然台灣對於台灣野蜂的基礎研究不多,尚無法確切掌握授粉確切數據,但以目前對山區植物生態的了解,

1500公尺以上中、高海拔地區有很多重要栽培作物如桃、李、梅、櫻、蘋果、梨子,台灣五大科植物之一的薔薇科植物,共有24個屬,大約有125個種,幾乎只生存在中高海拔,這些果樹、植物都要仰賴「蜂」作為授粉媒介;如果蜂群減少,首要影響到的就是這些物種,且影響不小。

防檢局:呼籲蜂友自主管理

目前蜂群情況未明,而各地蜂友又互相交易台灣野蜂,台灣野蜂不斷在野外、蜂場之間盜食、移動,增加防疫工作困難度。

被問及是否能夠訂出疫區、禁止蜂友交易疫區蜂群,防檢局表示,就算訂出這些規定,還是會礙於難掌握每個蜂友動態而難執行,「還是只能呼籲再呼籲!」現已公佈疫病爆發情況,要控制疫情還是必須請蜂友自主管理交易行為。

調查小組更表示,目前已經找出取樣、檢驗方法,有助於檢驗蜂群染病狀況;陳裕文更表示,若之後能在疫區蜂場找到耐病蜂種,日後囊狀病毒疫情擴散狀況或許能受到控制。

延伸閱讀:台灣野蜂幼蟲集體染病 恐影響農作授粉 請蜂友回報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