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嘉義地區的蜂友指出,台灣野蜂陸續感染「囊狀病毒」,造成台灣蜂幼蟲集體染病死亡。目前防檢局、苗栗農改場正積極了解中,「但因為野生台灣蜂行蹤較難掌握。」還需要各地蜂友回報疫情,比較容易掌控實際情況。
防檢局指出,如果野生台灣蜂染病情況嚴重,數量減少,可能會衝擊蟲媒花的授粉情形,對整體農作產生衝擊。
防檢局:疑似從中國夾帶染病蜂后
「嘉義最嚴重!」地方蜂友黃永勝表示,「之前嘉義有人帶兩窩野生台灣蜂回村子養,結果過沒多久,全村的台灣蜂都死光了。」台南、南投等地區也有蜂友反映發現疫情。更有地方蜂友指出,南投水里、竹山、鹿谷等地也有台灣蜂被感染。黃永勝提醒,「疫情有逐漸往北擴散的趨勢。」
「囊狀病毒疑似從大陸傳來。」防檢局表示,之前有送檢體樣本到大陸福建檢驗,檢體病毒DNA序號與大陸相同。有可能之前有人從大陸夾帶染病的台灣蜂蜂后,才會把病毒帶到台灣,不過防檢局強調,「但只能說疑似,因為無從查證。」
防檢局、苗栗農改場尚未掌握確切染病蜂群數、疫區擴散情形,「只初步知道嘉義地區好像比較嚴重。」有陸續聽到嘉義蜂友反映發現幼蟲囊狀病。目前防檢局已與嘉義大學、苗栗農改場合作成立調查小組,深入北、中、南各地區調查確切染病情況、擴散情況。
「囊狀病毒容易被工蜂帶回蜂巢,進而感染幼蟲。」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助理教授宋一鑫說明,一般蜜蜂幼蟲期大約九天,而染病的幼蟲大約到第四天就會發病,「發病的幼蟲會停滯生長,且身體顏色會從米白色逐漸變成米黃、黃褐、黑褐色。」蜂友若抓出來染病幼蟲,幼蟲會成尖頭水滴狀,「因為這時候幼蟲體內組織已經遭到破壞。」蜂體水腫、液體化。
疫情不會影響蜂蜜產量,但會影響農作授粉
防檢局表示,目前並不擔心疫情影響蜂蜜產量,因為台灣大多數的蜂蜜都是靠「義大利蜂」生產,而染病蜂則是以台灣蜂為主,「台灣蜂的產蜜量在台灣來說很少很少,而且養台灣蜂的蜂友也很少。」但也因此讓疫情更難掌握,「目前都只能依靠蜂社團牽線,看有哪些蜂友有養台灣蜂,再了解染病情況」。
「我們反而比較擔心疫情會影響農作授粉。」防檢局指出,如果野生台灣蜂染病情況嚴重,數量減少,可能會衝擊蟲媒花的授粉情形。
目前台灣蜂囊狀病毒調查小組正在努力掌握疫情擴散情形,防檢局表示,「北、中、南部都要蒐集檢體,並進行科學研究、搜集數據。掌握數據後需盡快訂出快速檢疫SOP,目前大陸已經有快速檢疫SOP了,但台灣還沒有訂出來。」防檢局承諾加速進行,也請地方蜂友如果有看到類似的情況,就先回報,以便防檢局蒐集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