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與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今上午召開記者會,質疑環保署「美化年報」,因空氣品質年報並未將PM2.5濃度較高的「交通測站」數據加入,反而納入濃度較低的「國家公園」測站數據,以此拉低PM2.5的年平均值,無疑是在欺騙人民;劉建國等人因此呼籲環保署要排除「陽明」和「恆春」兩個國家公園站區數字,再重新公布PM2.5的全國平均值,「不要為了帳面好看而作弊」。
台空盟理事長:政府計算方式「欺騙人民」
台灣空污檢測現行做法採何種情形?台空盟長理事長葉光芃解釋,空污監測分為手動及自動兩種,法規規定以「手動監測」為準,其作法是將空氣中的粒子採集後交由實驗室秤重,重量值就是PM2.5數值,自動則是利用機器測量,但誤差會比手動來得大;至於測站則分一般站、公園站和交通站,一般站是位於人口密集處、公園站是位於國家公園、交通站則是交通流量密集的地點。
依據上述方法,台空盟統計了去年以31個手動監測站為測量基礎的縣市PM2.5年均值和排名,發現雲林縣自有統計以來一直高居第一,嘉義市排名第二,深受中國大陸霾害影響深的金門則排名第三。對此,葉光芃說,弔詭的是,環保署長李應元日前才喊出機車類的移動污染源佔PM2.5產生的37%,比固定工業污染源多,但機車數量最多的高雄縣市,排名卻只有第九,原因為何?
葉光芃指出,環保署在計算PM2.5的年平均值時,刻意排除交通測站的空汙數值,還把人煙罕至的國家公園測站納入計算,如此一來平均值就可大幅下降,這樣的做法是在「欺騙人民」,因此他們不承認過去4年環保署公布的年報數據。
為了讓資訊真正透明,擺脫美化過的數據,他強調環保署應該將一般測站和交通測站的數據分別公開,此外,現有的交通測站全國只有六個,四個在台北、一個在中壢、一個在鳳山,這樣的監測數據出來實在有待公評,要兌現李應元的開出解決移動式污染源的支票,就應該先從廣設交通監測站開始,否則交通造成的空汙資訊只有一片空白。
環保署:公開透明沒有作弊
同時,立委劉建國也指出,他期待的只有「過個好年、吸一口更乾淨的空氣」,若政府號稱公開透明的數據都不真實,要如何改善空氣品質?環保署除了該普設交通測站,更必須將這些數據完整公開,讓民眾瞭解生活中的真實情形。
對於台空盟的指控,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技正吳正道指出,環保署的測量基準都是以站為基準,並沒有刻意排除交通測站或加入公園測站的問題,「而且資訊都公開了,就不是要作弊」。
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專門委員王嶽斌也表示,現有的空氣品質監測資料都是公開透明的,就是希望能讓大家認識環境,並採取改變行動,至於外界認為手動測站數量和密度都太低,儘管建置成本偏高,但未來環保署也會盡力增設,目前也會持續整合各縣市環保局、各工業區、各大企業的測站資源,並即時公開監測結果。
空氣越來越差,個人長期觀察覺得全省各縣市焚化爐有很大影響,台中市位在中部,只要風速不夠大不管風向哪裡來都經過台中使得台中市空氣汙染嚴重,所以建議全省各縣市焚化爐訂規範:風速低於多少則須停止運轉,風速高於多少則加大運轉,如此可改善空氣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