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台灣的水是這樣被浪費掉?建築放流的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

臺灣年降水量

臺灣平均年降水量約為2500公釐,大致是世界陸地平均年降水量的3.5倍。但台灣是世界缺水的地區之一,台灣是世界排名第十八位的缺水國家(地區)

這樣的雨量為甚麼會缺水?台灣的山高河流短又湍急,水資源很快就流入大海,我們的先民為了種植稻作,建設了水利設施將水資源留在廣大的水圳和農田之中,我們食用的水和耕作的水皆來自於水圳,我們的人們都忘記了嗎?這個人們認為缺水的地方卻是五穀豐收的寶島,靠的是甚麼?靠的是密密麻麻的水圳,目前台灣共有1945條灌溉水圳,總長度達4萬7千多公里,把我們珍貴的水資源留住,克服先天地理灌溉水的缺陷。

過去的大河現在的小溪
過去的大河現在的小溪

問題思考

我們看到的聯合報時事話題所述的理由,1.水庫設施在自然來說不會淤積是不可能的,但政府清淤了嗎?2.超便宜的自來水﹖工業用水是否更便宜﹖用過了可否回收再利用?3.自來水漏水的問題,是否能整合施工減少誤挖自來水管的問題。

天下雜誌:水資源的管理,有人說農業用水多產值低,調撥低產值的農業用水到高產值的產業,問題是農業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是其它產業所不能比的,農業用水除了生產農作之外還將水源保存和可再利用,是讓氣候調節很種要的部份,是其它產業所無法取代的。農業的水利系統是先民累積所建立起來的,水權是所有農民所共有的,過去因水所產生的戰爭從未間斷過,就算至今日水爭還是在耕作季節中發生的現在進行式。

我們看台灣缺水的問題應更深入來探究,水究竟去了哪裡?小學生都知道水的循環,但大部分的人都不去思考,我們的河流是怎麼來的﹖自然是山上的地下水滲出的,而地下水是怎麼來的?地下水是地上水、雨水滲入地下所產生的,而雨水呢?是地表水蒸發上升成為雲,遇冷凝結而降下來的水,而陸地的水如果未被儲存至地下,或蒸散至天空終究流向大海,這是人盡皆知的常識。

台灣缺水的原因,看看這個水循環你覺的還是單純的水庫和自來水管理嗎?台灣的地下水未獲得足夠的補充,以致於缺水,聰明的你看到這層了嗎?以新竹的頭前溪為例,數十年前的大河,現在的小溪,水真的變少了。

一、環境污染問題

環保署水保處公布2016年全國50條重要河川水質監測結果,指出加重水污法罰鍰與祭出總量管制與加嚴放流水標準後,「嚴重污染」長度合計降為73.7公里。

全國50條重要河川的嚴重污染長度比率,從過去3年徘徊在4.2%至4.6%之間,大舉降低至2.5%;另,11條遭列為重點整治河川的,嚴重污染比率也降至7.4%,已是2001年以後水質最佳的一年,2001年時,嚴重污染長度比率為13.2%。(環境資訊中心資料)

歷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未受污染的河段愈來愈少,也就是說河川污染的問題愈來愈嚴重,結果導致許多河川的水質無法利用,相對地可用的水量也就愈來愈少了。

二、都市化效應及濫墾濫伐

在一個植物茂盛的自然地域所降下的雨水,經由植物的截流後,少部分以地表逕流的方式排出,而大部分被植物截流的雨水,則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在旱季時會再滲出維持河川的基本流量。

但是都市面積隨著人口的增加而不斷地擴張,混凝土和柏油等不透水層的面積也不斷地增加;以及山坡地的濫墾、濫伐導致地表逕流增加,地下水補注減少,結果「遇雨便成澇,不雨則成旱」。都市化後的地區也阻斷了當地水循環的路徑,造成都市氣溫不斷上升的「熱島效應」。(環保署的資料)

三、降雨型態的改變

因為全球變遷的影響,使得原有的降雨型態產生變化。降雨型態的改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說明:一是時間上的改變,也就是說原來是分布在一整年的雨量,卻集中在很短的時間內下完,這樣的變化不但無法讓我們有效利用水資源,甚至會發生大洪水及乾旱;另一個是空間上的改變,也就是說原來應該下在水庫集水區的雨水,卻下在水庫下游或海上,使我我們無法有效的攔截利用。(環保署的資料)

以上的問題我們再更深度的思考,汙染問題我們的政府作甚麼措施來改善,都市化水泥化水不能滲透回補地下水是否該重新檢討建築與開發土地的政策,雖然全球性的氣候變遷可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地區性的氣候卻是人類可以改變的,而且人類的影響是直接的改變地貌和地理透過政策。

面對水的問題,希望政府能夠擬定策略來解決:

一、汙染河段的整治,都市污水處理再利用,如果都市的汙水不進行處理水溝全都繼續加蓋,如此人們無法直接感受水污染的嚴重性,政策無法貫徹則整治無效。另外工廠所造成的污染,工業區的環評,我們的工業區為何設在農業區的上游,都市也位於農業區的上游,政府是否該思考解決之道。污染最重要的是源頭的控管,而非最後的善後。

二、都市化效應及濫墾濫伐,都市化完全的水泥鋪蓋造成地下水無法獲得補充,還有建築放流的可觀地下水從未被重視,每一個大型工程每天放流的地下水可以數十萬噸計甚至百萬噸計,建築為的降低地下水位所造成的地下水流失,可以上一座城市的居民用上多少天,這是從沒有人關心過也不見官員們拿出對策。

想像一下如果要讓一個面積一公里大的地下水湖泊下降一公尺要放流多少水,放掉的地下水高度是否地下也空出了一公尺乘上一公里面積的空間,是不是可以這麼直接推算出來的結果,如果台北盆地的地下水,每年要因建築放流多少個台北市民可以使用多少年的地下水資源,那這放流的地下水空間會是多少,台北盆地週圍的山上的地下水與盆地的地下水是否有連動,那麼山上的地下水位會下降多少?

我們再放大到全台的都市,我們能不缺水嗎?都市規化與建築應該進行改革,讓城市能夠呼吸能夠透水,建築法規應該要修改,建築的工法及材料應該要改變,能透水的綠城市應該要成為政府的目標。

都市人口要減量達成最適宜的都市生活空間才能產生,但這必須配合經濟型態的改變和教育配合。山區的濫墾和開發必需要受到更嚴格的管制,但要先解決山區居民的生計問題以及法規的配合,能兼顧到人的生存,水源區自然能夠受到居民的保護。

對於降雨型態的改變,原來應該下在水庫集水區的雨水,卻下在水庫下游或海上,使我我們無法有效的攔截利用。我們台灣農業的用水多是取自河川,透過1945條灌溉水圳,總長度達4萬7千多公里的水路灌溉良田,在水路中所保有水資源非常可觀,但近來全部水泥化,原本可以透過這些水路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的圳路,水泥化後這些水除了灌溉外直奔大海,這是非常嚴重的水資源流失,再加上休耕,水的保存就更少了。

台灣的農田水圳為台灣保留最多的水資源
台灣的農田水圳為台灣保留最多的水資源

如果要讓我們的水資源留住,圳道回復自然的透水泥石道,不但能保水也回復生態,休耕蓄水不但降低雜草還能讓地下水補充,增加水的蒸散作用面積,也能改變地區氣候,台灣地區有21條主要河川、29條次要河川和79條普通河川,總長 2,934公里的河川,為何不在廣大的河川腹地造林增進景觀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另外在適當的污染河道區設置森林區利用樹種過濾污水淨化再引回河道,這都是可以思考的,我們人類對於環境的影響非常直接,政府的政策與作為影響著我們的環境與未來,缺水我們過度的開發才是主因。

結語:如果有人們作完整的研究台灣的都市化的開發再與年雨量的比對,還有水田耕作面積,和年雨量的關係應該可以了解之中的問題,另外從沒有人統計建築放流的地下水量統計應該會更嚇人,希望政府能夠把這些問題好好解決,讓台灣我們的家園下一代能夠繼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