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保險法》草案卡關 農民無保障 韓國大刀闊斧辦保險

近十年來,台灣天災頻傳,據農業金融局計算,每年平均要提撥25億元現金救助金,但對應農損金額卻發現,每年農業災損平均高達107億元,補助金額遠低於農損金額;為穩定農民收入,「農業保險」勢在必行。

現農委會正積極試辦作物保單,繼開辦梨、芒果商業保單後,釋迦收入保障型保單也即將上路,水稻、石斑魚、溫室設施等保單則仍在研擬中;試辦計劃正在進行式,但農業保險的母法《農業保險法》草案卻在日前以試辦結案品項、投保規模不夠、不足以推估農業保險支出等緣由被行政院退回。

長期研究農業保險制度、曾任農委會副主委、台大農經系教授,現為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主任的林國慶指出,行政院所謂保費支出、品項規模等數據實屬「枝枝節節」,隨時都可依情況調整,與推動《農業保險法》根本是兩回事,「制法是為了劃分權利義務,讓專責機構、基金得以依據法源設立。」認為行政院不應該找「不去執行的原因」,而是應該「做了之後再找解決的方法」。

以韓國來看,自制定《農漁業災害保險法》後便以此為基礎,規劃唯一承作農業保險的專責保險人——農協產物保險公司(NH),同時成立「農業政策保險金融院」管理基金、認證損失評估師資格;反觀台灣,除了討論保費費率、政府保費補助比例、試辦品項之外,農業保險基金在哪?專責機構何在?如何運作?尚待《農業保險法》通過才可能明朗化。

17796131_1410103165704193_7559429057284290401_n

推動農業保險三大難關:投保意願低、承保意願低、勘損機制不足

《農業保險法》草案遭退回後,農金局局長許維文檢討目前試辦結果時指出,執行梨、芒果農業保險面臨的問題主要為:缺乏投保觀念致使農民投保意願不高、勘損機制不足以致保險公司承保意願低。

目前梨、芒果試辦保單保費由政府負擔1/3、局部縣市加碼補助1/3、農友僅需繳納1/3至2/3的保費,釋迦保單保費則規劃由政府負擔55%、農民自付45%;但根據農金局統計,梨保單共賣出112張、承保面積為89.11公頃;芒果保單則賣出6張、面積為4.91公頃,銷售量似乎有待加強。

對此,許維文坦言,局內檢討投保效率不彰主因保險公司較難接觸基層農民,未來可能建議保險公司找保險經紀公司或農會產銷班代為銷售,或許能增加保單銷售數量。

17759945_1411416235572886_3753651700133600252_n (1)

17834288_1411417122239464_6197929349274747443_o (1)

針對刺激投保率一事,林國慶卻有更直觀的看法,他表示,農民投保誘因不外乎保費低、理賠金額高,而保費若要低,勢必政府補助金額就要拉高,「農業保險攸關國家糧食安全。」確實高經濟價值作物能以商業保險模式思考,但雜糧、稻米等經濟作物或許應該從社會保險角度切入,由政府負擔較高比例的保費,甚至一定種植面積以上也可考慮強制投保。

保費連帶影響農民投保意願,而「勘損機制不足」則一直是保險公司望之卻步、不願承保的原因之一;許維文表示,雖然目前勘損主要由鄉鎮公所、農會、農業改良場人員組成勘損小組負責執行,但未來會希望公部門完全退出,由農業保險基金辦理勘損人員教育訓練、並頒發合格證書,保險公司可上人才資料庫尋找勘損人員協助勘災。

農業保險基金在哪?專責機構在哪?全要等《農業保險法》通過

農委會尚在積極擴大試辦作物保險,但隨著《農業保險法》草案被退回,農金局內部坦言,原本農委會規劃設立的50億元農業保險基金暫時喊卡,仍需後續評估設立與否、設立多少;而當初計劃在農委會轄下成立財團法人、專責處理農業保險基金的單位也跟著暫緩。一切都需等到專法成立才會明朗。

對此,林國慶直言,「訂專法是為了讓專責機構、基金得以依據法源設立。」保費、品項、財務負擔等精算等問題自有保險公司會去設計保單,專法重點在於明訂立法目標、方向、並劃分專責機關的權利義務,而不在討論這些枝微末節的問題。

「而農業保險法的架構要怎麼訂?一堆國家十幾、二十年前就訂好了,都可以參考啊!」林國慶表示;言及於此,林國慶、許維文均不約而同提到韓國農漁業災害保險制度,指出,韓國早在2001年就正式辦理農業保險,開辦之初即遇到颱風侵襲,隨即要處理保險公司運作難題,才又逐步調整,在2005年增加政府再保制度。

韓國《農漁業災害保險法》大刀闊斧做農業保險

韓國依據《農漁業災害保險法》設立「農漁業災害保險基金」,並以此為營運基礎。細看其架構可清楚看到,韓國早已規劃由農協中央會成立的農協產物保險公司(NH)作為韓國唯一承作農業保險的專責保險人,再由農協產物保險公司負責接洽再保公司、共保公司;依《農漁業災害保險法》成立的「農業政策保險金融院」則負責管理基金、認證損失評估師資格;至於農業保險參考費率、保險商品條款等業務則由「韓國保險發展中心」負責。

而今,韓國農業保險品項由2001年的梨、蘋果兩項增加到2015年的46項,加保農民也擴增十倍,自8,000人增加到89,000人,「人家就是能大刀闊斧下去做!」林國慶不斷強調,專法的目的本就是為了釐清各單位的權利義務,而不是討論保費、補助金額、費率等問題,「這些枝枝節節的事,本來就會隨著資料越來越多再去調整。」

「萬事起頭難!但應該做了、遇到問題了,再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找不立法的理由!」林國慶直言;對此,許維文認同農保制度本來就是邊做邊調整,但也表示試辦有一定的功能,會持續擴大試辦品項、規模,且不少保險公司對於葡萄、文旦柚、桶柑等高經濟價值作物保單很有興趣,待年底向行政院報告試辦結案成果、並商討專法訂定事宜。

延伸閱讀:

台灣《農業保險法》草案卡關 農民無保障 韓國大刀闊斧辦保險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