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移工02/技能實習生變相移工 填補基層勞動力空缺

日本雖然預計今年九月前國家戰略特區開放農業移工,目前外國基層勞動力仍然以「技能實習生」為大宗,不管是建築工地、近郊的食品加工廠、紡織廠、地方的農田、牧場、遠洋漁船上,都可看見他們的身影。

根據統計,扣除永住者、日本人配偶等,2016年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總數已突破100萬人,其中有兩成、約22.8萬人拿的是「技能實習」簽證,比前一年增加了25%,成長速度驚人。

許多人往往會誤以為這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技能實習生」是來日本學技術,事實上實習生就是台面下的替代外勞,為何日本要拐彎抹角的創造「技能實習制度」來招募移工、外勞呢?這與日本長期以來保守、排外的對外政策有關。

開放「專業技術勞動者」、禁止「單純勞動者」的入國管理方針

1980年代日本正逢泡沫經濟期,日圓高漲、產業人手不足,因此吸引了來自亞洲各國的勞動者,在沒有相關配套的情況下,幾乎都是非法僱用。

日益顯著的非法移工問題引起社會輿論重視。因為擔憂影響國人就業機會,1989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入國管理法,奠定「開放專業技術勞動者、禁止單純勞動者(基層勞動者)」的基本方針。

然而單純勞動者定義並不明確,查閱總務省、厚生勞働省的職業分類表,已經沒有「單純勞動者」項目,在現行法令上,只要是入管法認可的「教授」、「藝術」、「高度專門職」、「報導」、「醫療」、「研究」…等十四種工作簽證之外的外國勞動者,都被劃分為「單純勞動者」。

禁止「單純勞動者」,無疑是自己關上大門,冀望政府出手的工商界、農業界大失所望,不僅未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反而助長了非法僱用。

根據1995年的《農業business》的報導,當時一年有高達20萬人的外國人非法滯留日本,即便政府強化取締,依然不減反增,每年都有農家因為非法僱用而被舉報。一位遭到取締的茨城縣蔬菜生產者就表示:「一開始其實並不想雇用外國人,但原本來打工的主婦都到附近的工廠去了,光靠夫婦兩個實在做不下去,只好雇用外國人。」

該名生產者透露:「92年以後偷偷雇用外國人的農家越來越多,大家都說菲律賓人很勤快、評價很好。」

「日系人」填補製造業勞動空缺,中小企業、一級產業仍然人手不足

要崇尚血統、排斥移民的日本接納外國勞動者並不容易,如果是血緣相連的日本移民後代—日本稱「日系人」,總沒有問題了吧?

1990年,日本政府賦予三代以內的日本僑民「定住者」資格,解除了原本短期工作的限制,可自由就職。當時正逢巴西經濟不景氣,平均薪資僅有日本的十分之一,數以萬計的巴西日系人因此選擇踏上只存在於祖父母口中的故鄉。1985年在日巴西人僅1900人,到了1990年激增至5萬6000人,2000年代的高峰期更突破30萬人。

日系巴西人大多落腳不需會話能力、薪資條件較好的汽車零件、精密機械製造業。根據2010年的國勢調查,在日巴西人有60.6%以上從事製造業,相較之下日本人僅有15.9%。

雖然日系人填補了製造業空缺,產業整體人手不足的情形並未改善。既然關上了大門,就得想辦法開一扇窗–急需人手的中小企業界,便把腦筋動到了「研修制度」上。

研修實習制度的歷史

1960年代,許多日本企業開始進軍海外,因應公司需要,派遣當地雇用的員工到日本進修,此為外國研修生的濫觴。當時在法令上,研修仍附屬在「留學」之下,為留學生的一種型態。89年「研修」正式成為獨立資格,目的仍是以「學習」和「國際交流」,按照規定,研修生不得從事單純勞動工作。

原本只有在海外擁有據點的大企業才有辦法申請研修生,稱為「企業單獨型」,在中小企業組織的強烈要求下,1990年新增「團體監理型」,協同組合、工商會可成為研修生接納單位,再分派至傘下的企業或農家。透過政治的力量,與外國毫無接點的中小規模經營者,終於順利接軌。

隔年,由法務、外務、厚生勞働、經濟產業、國土交通五省所轄的公益財團法人「國際研修協力機構(JITCO)」成立,負責統括研修制度。93年「技能實習制度」正式出爐,在一年的研修結束之後,研修生只要通過測驗,就能以「實習生」的身份勞動兩年,合計共三年。

利用研修實習的名義,日本開始招募外國人填補長期人手不足的基層勞動工作,然而也由於研修生、實習生在身份上不屬於勞工,因此讓雇主有機可趁,未按時付薪資、強制加班、沒收護照等情形日漸顯著。

2009年入管法再度修改,把研修改為「技能實習一號」,技能實習為「技能實習二號」,規定雇用實習生須符合「勞動基準法」,薪資「和日本人相同或以上(即須達到法定最低薪資標準)」,但是不得隨意轉換雇用單位,滿三年就必須回國,不得延長。

技能實習最初僅限17職種,現在已經增加至74職種、133項作業,但有名額上限,員工50名以下的企業或農家,一年只開放三個名額,換言之,一個農家或一間小工廠,三年內最多可申請九名。

技能實習生的人數限制(圖片出處:JITCO)
技能實習生的人數限制(圖片出處:JITCO)

實習生以中國人佔大宗,雇主超過五成是不到10人的小型企業

技能實習制度初期正逢中國對外開放,大量輸出勞動力,因此實習生剛開始幾乎都來自中國,近年越南、菲律賓東南亞國家則有增多的趨勢。到2016年為止,中國人仍佔將近一半,達46.2%,其次依序為越南29.9%、菲律賓9.2%、印尼7.9%。

對小規模企業、農家來說,技能實習生無疑是救命索。2016年高達96%的技能實習生為「團體監理型」,其中超過五成的雇主為未滿十人的小型企業,以機械金屬、纖維紡織、建設、農業等人力需求高、卻又不受求職者青睞的「3K產業」為大宗。(系列待續)

閱讀完整「日本移工」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首圖照片出處photo credit: John St John Photography Rods via photopin (license)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