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走私香菇入侵系列調查報導
台灣雖然禁止中國香菇進口,但不肖業者看準龐大的市場商機,長年透過走私或洗產地模式闖關,中國香菇仍大舉侵佔國內市場。儘管官方宣示將嚴格取締違法中國菇,但業者顯然沒在怕。
《上下游》於全台市場抽查,發現中國香菇市佔比例高,總計抽樣21件乾香菇和香菇絲(含7件台灣香菇樣本),其中10件香菇產地標示台、日、韓、越等,經專家鑑定均為中國乾香菇,當中2包混雜台灣與中國香菇,明顯「混淆視聽」、提升不少辨識困難;另有4件香菇絲產品之產地直接標示中國,完全無視官方禁令。
《上下游》進一步將所有香菇樣本送往騰德姆斯檢驗公司做農藥380項殘留檢驗,結果發現:14件中國香菇中有5件驗出農藥「貝芬替」,比例高達3成。相較本產香菇生產時僅核准使用一項農藥:腐絕,市場端卻設立了16項農藥殘留容許值,等於為進口香菇開了方便之門。違法中國香菇佔據市場,農藥殘留比例高卻可「合法」販售,不但壓縮本土菇農權益,更嚴重影響消費者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