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當菜市長─順手團購經濟力量大,85%收益歸農民

這年頭,做生意還要跟消費者討論價錢?今年八月,一群永和附近的居民組成「社區菜市長」,樓上揪樓下、兒子揪阿爸,團購友善環境農產品,每兩週還舉辦菜市長聚會,和農民面對面討論生產成本、運送問題。菜市長發起人謝昇佑和余馥君夫婦說,過往消費者和生產者以「食物」為媒介,信任感薄弱,菜市長希望建立透明、互信的夥伴關係,藉聚會和「順手經濟」,重新搭起農民和消費者的信任橋樑。

順手團購經濟力量大,85%收益歸農民

冷颼颼的冬日夜晚,一群剛下班的民眾,聚精會神望著EXCEL表單上,密密麻麻的打田、育苗、收割⋯⋯費用。「我現在1.5公斤賣200元,這樣可能養不活我們一家人。」在新竹種米的農夫吳建良,犀利又直白地對著台下買米的民眾說。

今年八月,好食機農食整合創辦人謝昇佑、余馥君,發起「社區菜市長」網絡,邀請想要買友善農產品的居民成為菜市長,順手幫左鄰右舍買菜、順口傳遞小農理念、順路幫農民送菜,每週五發出菜單,集中到「好食機」在永和的辦公室,再由各個菜市長領回,其中85%的利潤直接回到農民,15%做為平台行政和聚會費用,菜市長可領到農友自願提供的農產品、免費參與試吃聚會、拜訪生產者。

intro.jpg.1379220288841

 相揪買菜,與農友面對面

前天在兩週一次的會議中,合作的稻農吳建良,特地從新竹北上,和菜市長們討論該怎麼定價,提出自己想要將面積擴大到5公頃的希望,「那我們可以幫忙找地」、「我可以找人多認購一些米」、「或許幫你寫一些介紹?」

看著大家熱烈地幫農夫出主意,謝昇佑開心地說,這就是社區菜市長想要建立的關係,現代人住在都市裡,農食分離,只能依靠一張薄薄的標籤,買到黑心商品的案例層出不窮,「把一罐鹽貼上糖的標籤,螞蟻不會吃,但人會跑去吃,你看人比螞蟻好騙多了。」

社區菜市長希望打破以「產品」為媒介的消費模式,回到人與人的信任關係,因此他們不強調有機,而是直接走訪產地;每兩週舉辦菜市長聚會,除了試吃生產者的產品、教導農食知識,更直接邀請農民面對面,「你和農民變成朋友,才可以和別人說,『我有個農夫朋友在種米』,你要不要買買看。」謝昇佑說,藉由實際互動,菜市長可以了解農民生產流程,農民也能知道消費者想法,彼此是夥伴關係,比任何標籤、認證還要可靠。

1463268_739588079402106_1779481003_n

破除網路隔閡,聽農民面對面說故事

張萬燕
菜市長的農友群

這樣的模式和時下流行的農民市集、直接向農夫買有何不同?謝昇佑笑著說,菜市長的農民不是很有個性,就是不善言辭,被採訪還會生氣,他曾邀請農民到台北擺市集,「結果我在他旁邊賣鳳梨加工品賣光光,他卻連一杯花草茶都沒賣出去。」這些農民不擅長行銷自己,但在田裡或菜市長聚會中,卻可以自然和大家分享栽培過程、心得,菜市長的任務就是將這些故事傳遞出去。

許多人第一眼見到吳建良的米都吐槽:從來沒看過這麼醜的米,後來才知道,吳建良自家的小型碾米機,沒辦法碾的很乾淨,受限人力又無法一一篩選,菜市長將這個過程寫成「開箱文」介紹後,他的米很快就銷售一空。

時候也會出現有趣的對話,像是菜市長認真想著該怎麼幫吳建良賣米,他卻冷不防蹦出一句:「我今年第二期的米沒有第一期好吃啦。」讓菜市長們好氣又好笑。

目前菜市長有五人,多是永和附近居民,陸續參與的民眾近20人。住在木柵的上班族周永翔是菜市長聚會的固定班底,他認為,現在黑心食品這麼多,直接認識農友最保險,且購買友善環境的農產,也是在支持土地。一開始他都自掏腰包請朋友試吃,後來有朋友被打動,目前已經有5、6個同事和朋友固定團購了。

530354_739588636068717_1126408896_n
菜市長們在聚會(攝影/林慧貞)

生產透明是重點,菜市長做中學

996965_739591889401725_626241309_n_thumb.jpg
謝昇佑與余馥君夫婦(圖片提供/社區菜市長)

菜市長最終的目標是將農產品「去商品化」、建立夥伴關係,但實踐起來並不容易,謝昇佑坦言,這樣的觀念在台灣還很陌生,像吳建良願意大方公開生產成本的農友仍是少數,大多數的人仍將菜市長視為通路,但其實公開生產成本,消費者會發現,原來農民賺這麼少,反而可以加分。

謝昇佑認為,近年台灣出現各式各樣的平台,有人認為要將小農產品精緻化、分級包裝,或籌組合作社,不過他反而認為,小農若走商品化很難有競爭力,且會浪費規格外的農產品,因此他們特地請種甜柿的農友不要分級,想不到仍有很多消費者買單。

不過他強調,並不是要比較各種模式的優劣,而是創造新的思考,菜市長還在起步階段,曾有團員收到爛掉的地瓜,詢問農友後才發現是地瓜常見的蟻象蟲害,讓他們發現,原來菜市長也需要基本的農食教育,未來可能會設定基本門檻,要求菜市長出席聚會。

這個創新的模式或許仍不成熟,卻已經讓一群素不相識的消費者和生產者,變成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從7點開始的聚會一路聊到11點,「我們是深夜食堂啦!」余馥君笑著說,每次聚會大家總是意猶未盡,能看到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拚實在很感動,希望能發揮台灣人「順便」的精神,用消費的力量改變世界。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