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吃霜淇淋 支援在地小農

高雄旗山最近新開了一家名為小露吃的霜淇淋店,直接向友善土地的小農採購食材,每週推出的霜淇淋主打星也以當季盛產水果為材料。小露吃不但介紹霜淇淋的食材來源,也列出採買清單,讓有興趣的消費者能夠直接向農夫買。

霜淇淋 人與土地的輕鬆連結

10593147_1610757425817406_4222627413735459960_n
美濃的農友雪梅(左)種黃豆,提供給露西(右)製作豆漿霜淇淋。 提供/小露吃

小露吃這週的主打星,是美濃外六寮阿堅伯的安全旱作芋頭。「我們做的芋頭口味霜淇淋,忠實呈現芋頭本身的濃郁口感。」小露吃店長露西說,很多客人以往習慣了香精、添加物的味道,吃了小露吃的霜淇淋,接觸食材原本的味道,反而有點不習慣。

支援小農,是小露吃霜淇淋店成立的重要原因。露西認為高雄旗山美濃一帶是農業重鎮,有豐富的水果、雜糧等作物,「在這一帶開霜淇淋店可以支持小農,霜淇淋又是讓人開心的產品,在人與食物、土地間做比較輕鬆的連結。」

小露吃每周只賣兩種霜淇淋,一種是當季、盛產水果為材料的主打星,另一種則是主廚特調,嘗試各種能夠忠實呈現食材的霜淇淋作法。

每週一是小露吃的休假日,也是他們參訪農友的日子,他們先了解友善土地的小農的耕作情況、採收時程,接著再以此安排每周的主打星霜淇淋。

主打星 搭配小農作物盛產期

603642_1604692556423893_7300552559237835405_n
小露吃七月底的主打星是「那瑪夏玉打山-自然農法臺灣綠茶」。圖為合作的農友詹宗翰,他的金萱茶種綠茶為原料,製作成「臺灣綠茶」霜淇淋。 提供/小露吃

前陣子芒果盛產期,但是小露吃的主打星並未推出芒果口味,因為他們合作的農友來自六龜寶來,種植的愛文芒果比一般平地的芒果晚出,直到山上的芒果收成時,小露吃才推出芒果口味的霜淇淋。

露西說,主打星霜淇淋就是要支持小農,要搭配小農的作物大出的時間點,而且每周主打一項口味,才有一定的採買量。下週預計推出的香蕉口味,也是因為搭配的無毒香蕉農友即將採收的緣故。

在小露吃的實體店面、網路頁面,都有許多關於產地食材的資訊,例如他們會定期更新食材採買清單(http://lucyeat-softicecream.blogspot.tw/2014/06/611.html), 讓消費者了解食材的來源與生產故事,若有興趣也可以直接跟農夫購買。

「不少客人吃了我們的霜淇淋,紛紛詢問哪邊可以買到我們用的西瓜、芒果、芋頭或火龍果等食材,因此我們徵詢農友同意後,整理他們的聯絡方式,讓消費者直接向他們買。」露西說,這也是一種支持友善土地小農的方式,只是消費者可能要對作物的產季有一定認識,例如檸檬、鳳梨的產季已經過了,現在要買西瓜可能要等明年了。

10410195_1605114076381741_6651725595045145731_n
每周主打星都以當季盛產作物為食材 提供/小露吃

乳化劑 國外進口自然成分

10313813_1566903316869484_4857846952201540011_n
以在地農友桑葚製作的霜淇淋(攝影/連偉志)

小露吃的食材多數來自美濃旗山的在地小農,而且以友善土地耕作法的作物為主,至於霜淇淋的重要原料冰淇淋粉,則是從義大利進口。

露西說,他們採用的冰淇淋粉來自義大利,有標明成分,「我們使用許多在地小農的食材,像是紅豆、黃豆或各式水果,但是我們不強調百分百健康、在地的霜淇淋,因為霜淇淋裡頭一定會有糖、膠質。」

露西解釋,冰淇淋粉的任務就是結合水、糖跟水果或雜糧等原料,也就是俗稱的乳化劑、安定劑,一般消費者可能對於粉末狀的冰淇淋粉有疑慮,其實乳化劑有天然、化學之分,例如蛋黃就是天然的乳化劑,豆膠、果膠等天然膠質也是自然成分。

好食材 在地鄉親優先享用

每週五是小露吃推出新一週主打星的日子,一隻霜淇淋賣四十九元,其他天則賣七十元。週五的遊客不多,到小露吃買冰的以旗山美濃在地人居多。

主打星的推出、優惠日之所以不選在週末,露西認為「既然旗山美濃是農業產區,應該先讓鄉親吃到好食材做成的霜淇淋,知道我們家鄉有這麼多厲害的農夫種厲害的作物」。

「我們要把屁股坐大。」露西笑說,先獲得在地鄉親的認可,經營才比較穩,觀光客人數雖然多,但是如果沒有對在地食材有一定的認識與認同,一窩蜂的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我們不只賣霜淇淋,也想透過一隻隻霜淇淋,傳遞支援小農的觀念。」

10616371_931641523518285_2317634270471769567_n
小露吃的黑板,介紹各項食材的來源與生產故事。 提供/小露吃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