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基隆的「漁師物語」鮮魚專賣店,專賣海釣魚。每隔三、四天,漁師許桓躍到彭佳嶼海域進行海釣,返港後必先處理釣起的每條魚,去鱗去肚去鰓,急速冷凍,真空包裝,然後宅配給向他買魚的「魚股東」。
「想吃魚來找我們,就是漁股東。」四年前與太太何婉萍一起創立「漁師物語」的許桓躍說,魚股東的概念,在於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也讓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清楚透明。要買漁師物語的魚,還得先上課,聽漁師講解各式捕魚法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何婉萍則現場示範料理法。
海洋資源減少 漁船設備反而增多
從捕魚法、處理漁獲到銷售通路,漁師物語都力求精簡,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需求。這樣的構想,來自於許桓躍夫婦先前的工作經驗,他們承接漁村轉型的輔導計畫案,協助漁民改採對海洋資源傷害較小的捕魚法,同時也舉辦活動,拉近消費者與漁村的距離。
幾年下來,許桓躍對漁業捕撈方式、產銷制度有許多觀察,例如,漁民的漁獲大多賣給通路商,在海洋資源日漸減少的情況下,漁船的配備越來越多,往往集拖網、圍網、延繩釣、標旗魚等設備於一身,轉型成了多功能漁船。
許桓躍認為,捕獲量大的漁法,雖然能維持漁民的生計,但是魚類耗損多,也影響魚的新鮮度。他說,上萬條魚放在船艙,擠壓掙扎,最下面的魚很難不被壓扁,溫度控制一疏忽,就有了魚腥味,漁船一次出海許多天,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抓的魚,新鮮度也不同。
改變捕撈法 魚變新鮮了
若考量食物里程,在漁港買魚想必最新鮮,但是許桓躍並不這麼認為,「漁船回岸後,漁獲從漁村到漁拍賣市場花十多個小時,從漁拍賣市場到傳統市場又是一段路程。所以傳統市場買的魚真的新鮮嗎?」他也目睹,泡過防腐劑、保鮮劑的魚,「竟然比剛捕撈的魚還漂亮」。
漁撈法、漁獲保存法、銷售通路,彼此環環相扣,在在考驗漁獲的新鮮度。許桓躍以鯖魚為例,這種魚雖然豐腴鮮美,但是容易腐敗產生腥味,常被製為鹽漬品或魚罐頭,鮮少做成生魚片,但這是在既有的漁獲流程中的結果,若採用海釣法,上岸後隨即處理、急速冷凍,消費者一樣可以吃到鯖魚的生魚片,而且完全沒有腥味。
「對於漁民來說,除了低價、大量賣通路商的做法,有沒有別的可能?」從事漁業轉型輔導工作時,許桓躍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但是他越想越心虛,總覺得不能只是宣導。想了又想,他決定自己跳下來做,與太太一起創立漁師物語。
招募魚股東 有多少需求捕多少魚
漁師物語創立時的目標是,「不追求捕撈量,以小規模經營,有多少需求捕多少魚,讓生產者能生存,讓有需要的消費者吃好魚。」他們初期曾找加工廠處理漁獲,進行去鱗去肚去鰓的三清步驟,但是因為漁獲量少,常被加工廠延後處理,因此影響新鮮度。
他們也曾考慮賣給通路,但是「漁業通路商一次要一千五百條同樣大小的魚,我們用海釣的方式根本無法符合通路商的需求。」
後來,許桓躍夫婦添購冷凍設備、真空機,從海釣、處理漁獲、急速冷凍、真空包裝到宅配出貨,全部自己來:「我們打算走不同的模式,跳過中間的通路,直接回應消費者吃好魚的需求。」
漁師物語選擇小規模經營,經營退休族、親子團體等不同社群的消費者,每個月接觸近百個家庭。何婉萍說,他們賣魚以盒計算,一盒約五到八種魚,至於盒裝內容,除了隨當季漁獲狀況做調整,也事先了解消費者的家庭成員人數、吃魚習慣,或者是否有月子餐、小孩副食品、家人生病調養等需求,「以往我們賣魚給通路,不知道給誰吃,但是現在我們直接賣給需要的人。」
從宣導角色轉型為海釣漁師,許桓躍夫婦四年來始終堅持,不大量捕撈,不增加人手,也不以賣給全台灣的消費者為目標。他們認為,海釣法能讓社群消費者吃到新鮮的魚,也是對海洋生態保育比較正向的做法,「我們招募魚股東,有多少需求我們捕多少,提供消費者安心、新鮮的漁獲,也讓下一代還有魚可以吃。」
如何購買,我住桃園不方便去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