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小蜜蜂首次現蹤台灣!苗改場呼籲,看到請通報

東南亞「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漂洋過海到台灣!日前有民眾於自家陽台發現一群「很奇特、從未見過」的小蜜蜂,經輾轉通報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證實其為主要分布於非洲、東亞及東南亞一帶的「小蜜蜂」。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蠶蜂課課長吳姿嫺表示,由於不太有人會養小蜜蜂,懷疑可能是隨船運而來;目前正進行檢驗蜂隻身上是否有攜帶外來病毒,如果民眾有在野外看到小蜜蜂蹤影,請通報苗栗改良場或防檢局,以便掌握小蜜蜂行蹤。

「小蜜蜂」在蜜蜂屬中為體型較小的蜜蜂,比常見的義大利蜂體型小1/2至1/3。腹部呈紅棕色,一般築巢於灌木叢或矮樹枝上,主要分布於非洲、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甚至中國大陸雲南、廣西西南部一帶也能看到小蜜蜂蹤影。

小蜜蜂(吳國源提供)
小蜜蜂(吳國源提供)

苗改場:過去未曾接獲台灣發現小蜜蜂消息

苗改場表示,過去未曾接獲國內發現小蜜蜂的消息,發現者吳國源也表示,當初聽聞家中有蜂巢,還以為是本土蜜蜂,「後來一看,才發現不是,這比台灣蜜蜂小很多。」經朋友協助,才查到原來這是外來種小蜜蜂,苗改場也才聞「蜂」趕至高雄採樣。

吳姿嫺表示,該蜂巢已被苗改場帶回,為避免分蜂,而在網室中養殖,「但蜂群狀況不是太好。」由於小蜜蜂的蜂巢為開放性蜂巢,經採樣取下後,已經不成一窩,蜂王也不再有能力聚集蜂群,且採蜜情況不甚理想,雖苗改場人員也有嘗試餵糖,但效果不彰,「估計撐不了幾天。」

開放性蜂巢(吳國源提供)
開放性蜂巢(吳國源提供)

可能隨船運而來,懷疑野外已有族群

雖然小蜜蜂並非肉食性,而僅採食花蜜、花粉,但考量其為外來物種,苗改場保險起見,仍在觀察族群狀況,並進行檢驗蜂隻身上是否有攜帶外來病毒,「但可能還需要一個多月才能看到檢驗結果。」吳姿嫺表示,後續蜂群情況仍有待觀察。

但究竟為何會在民眾陽台發現小蜜蜂蹤跡?吳姿嫺表示,由於不太有人會養小蜜蜂,懷疑可能是隨船運而來;吳國源也表示,確實有可能隨著貨櫃而來,畢竟發現地才距高雄港十幾公里。

據吳國源觀察,該蜂群已有築巢、儲蜜現象,有幾隻小蜜蜂後腳上還有帶花粉回蜂巢。吳更表示,由於蜂群在短短一天內就分蜂而來,懷疑野外可能也有小蜜蜂族群;對此,吳姿嫺表示,目前還無法確定其他地方有沒有小蜜蜂族群,而就算有族群也不代表能立足。

小蜜蜂出現儲蜜現象(吳國源提供)
小蜜蜂出現儲蜜現象(吳國源提供)

苗改場呼籲:看見請通報

吳姿嫺進一步表示,雖然現場有進蜜情況,巢中也有雄蜂,但一個族群能不能立足、繁衍,還需考量多種因素,且若蜂王都是與同一蜂巢中的雄蜂交尾,久而久之,族群基因也會弱化。

現國內已出現小蜜蜂蹤跡,至於該族群在野外的情況如何?會適應不良而消失抑或是適應下來而留在台灣?仍是未知數。吳姿嫺呼籲,如果民眾有在野外看到小蜜蜂蹤影,可通報苗栗改良場(037-222111)或防檢局。

【小蜜蜂資訊】

由於台灣並無小蜜蜂,故國內資料也有限。據苗栗農業改良場所提供的資料表示,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為蜜蜂屬中體型較小的蜜蜂,腹部呈紅棕色,一般築巢於灌木叢或矮樹枝上,主要分布於非洲、東亞及東南亞地區,中國大陸雲南與廣西西南部亦有分布。

小蜜蜂屬於社會性昆蟲,蜂群結構也是由一隻蜂王、上千隻工蜂及少數雄蜂組成,工蜂體積小,數量多,巢脾為單脾開放式,因此工蜂護脾能力較強,巢脾上會有2~3層工蜂護脾,受驚擾時攻擊性強。

一般巢脾大小約25~35公分寬、長約15~27公分、厚度約16~19.6公釐,距地面3~5公尺,當環境蜜源缺乏時常棄巢逃飛,環境良好時分蜂性強。單巢產蜜量約200公克~1000公克,依分布地區而異。

小蜜蜂大多出沒於東南亞一帶(吳國源提供)
小蜜蜂大多出沒於東南亞一帶(吳國源提供)

(本文為財團法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 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