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蓮產業的誕生

菸業退場,野菜籽冒出頭

涔涔雨[1]開始時,假菁仔[2]、間雜著尖瓣花,也長滿在美濃盛夏的田園,這是當國家不再契作菸葉後才出現的景觀,算來也不過十數年光景。在過去,在秋季裡作—菸葉開始之前,春季第一期稻作「三冬禾」[3]之後,因可減少秋季旱作的病蟲害,加以公糧制度保價收購,農家將「大冬禾」第二期稻作,視作可穩定「作小冬」收獲之輪耕工序。

美濃南方一年三穫「稻-稻-菸」便形成了幾十年來如常的風景,直到GATT、WTO取消菸草契作制度、大幅進口稻米,過去農民慣習的「大冬禾」被休耕綠肥取代,秋冬裡作也逐漸被蘿蔔、紅豆取代之,農民被迫尋找新的生計來源,也開啟了野蓮傳奇的扉頁。

菸樓菔菜
加入WTO後,菸業退場,大冬禾休耕轉作,使得寄土的斛菜、冇筒梗等野菜紛紛冒出頭。

大冬禾的讓位,讓水稻田中「寄土」[4]的野菜-斛菜[5]、冇筒梗[6]找到機會冒出頭。雖然說這兩種野菜幾乎與水稻田是共生的關係,但因1960年代,奉行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和福特基金會主導「綠色革命」,鼓勵化學重肥的施作,以求突破糧食產量。但是綠色革命的結果,也使得農田中與作物共生的蛤蟆、蠟拐、鰗鰍、斛菜、冇筒梗、短柄花溝繁縷、長葉水莧菜、耳葉水莧菜、水萍、擬櫻草通通跟我們道別。二期作的休耕,讓寄土的野菜籽有機會重新冒出頭來。斛菜、冇風梗,加上源於中圳埤、從粄條店風行到全台灣熱炒店的—野蓮,「美濃三寶」的新封號不脛而走,而全台百分之九十九的野蓮都來自美濃。

洗福菜
2014年10月休耕已久的田地,翻耕後意外長出大片斛菜。山下婦女奔相走告,為家人晚餐加菜。

然而,追溯美濃客家名菜的誕生,其實源於竹頭背人鍾華振在1975年,開始採小規模、人工栽種的方式,嘗試將野蓮、斛菜、冇筒梗移植到田間種植,搭上媒體對於客家文化的宣傳熱潮,終於擴展至今日野蓮百甲的規模。

「野蓮之父」鍾華振

野蓮,是美濃客家人對珍稀水生植物「龍骨瓣莕菜」的稱呼。莕與荇為異體字,在被認為世界上最早的藥草寶典《唐本草》(659年)中記載:「荇菜生水中,葉如青而莖澀,根甚長,江南人多食之。」水生植物學家林春吉在70年代末期,在美濃發現了龍骨瓣莕菜的野生族群,也走進了已經開始栽種「野蓮仔」的農民鍾華振的池塘中。當時鍾華振栽種的這塊野蓮田,位於客家文物館現址,與野蓮混生的還有1998年之後,無實用價值而逐步被農民拔除,喪失棲地而絕跡的異葉石龍尾。[7]

1942年出生的鍾華振說:小時候拔野蓮是拔回來自己家裡吃的。當時,中圳埤在端午節前會排放埤塘的蓄水,直到雙十節前才儲水。當時就讀國小的他,只要一放學,便跑到中圳埤,利用竹竿或竹筒當載具,潛下水底將野蓮連根拔起。原生於中圳埤的野蓮,是如鍾華振居住鄰近的居民,夏日餐桌上的救荒菜。當時野蓮採摘後需經搓揉軟化纖維較易入口,葉柄不如今日人工栽培的細緻口感。

中圳埤
中圳埤為清朝開鑿的灌溉埤塘,湖畔糧埤伯公標著其功能定位,為野蓮的原生地。現已更名「美濃湖」。

鍾華振說,當時家裡經濟不好,13歲國小畢業就被帶去掌牛,直到20歲。掌牛的期間,中午還會偷溜去拔野蓮。然而,中圳埤曾一度受到美濃極盛一時的養豬污染,優養化嚴重,布袋蓮滋長,野蓮也跟著絕跡。1975年,鍾華振在插秧耕作的租地,偶然發現野蓮發出苗來,便開始以葉子繁殖。當時,一邊料理雜貨店,一邊種植2~3分的斛菜,2~3分野蓮,然後養4~5分地的魚,甚至在池塘被填平興建客家文物館後,又開始種植樹豆。

野蓮的種植在今日已進入規格化的管理,從插秧、施肥、注水、採收、清洗、包裝、配送都有標準程序,一戶野蓮農的面積也都以甲來計算,但鍾華振一開始種植時,卻是小農的規格,僅有幾分地,不整地,僅隨意插播,蓮塘僅深2呎,與其說是種,更仿若是粗放野長。

IMG_8751
野蓮之父鍾華振,最早種植野蓮的池塘,現已填平為客家文物館

從野生小農到規模化生產

當時鍾華振清早拔一小時的野蓮、斛菜,載回雜貨店讓太太整理後,便運往美濃市區的粄條店、餐廳去兜售,午睡後又再拔一個鐘頭,這樣一天便有60~70斤的量了,一斤則約50元。直到1993年,才開始有九芎林的農民跟進種植。

1997年,TVBS、華視、中視先後採訪,開始引起消費者好奇,隨著媒體傳播聲名大噪,種植野蓮的人數也開始成長,擴展至一甲多。而這一甲多,鍾華振說:「他們想跟我買苗,我又不賣給他們,他們晚上來偷,拔那個葉子就可以繁殖了。」

鍾華振馴化了野蓮,而讓野蓮走向規格化生產的,也是在約1998年投入的李煥生。他開始了精緻化的管理,包含地要整平、池塘加深至5、6呎,翻耕、蒔秧、採收、清洗、包裝,工作流程高度分工,農工需求增加,現在二甲野蓮種植至少要十數位工人投入,穩定了後菸草時代的農家經濟。

野蓮做為不受夏季連番颱風、大雨肆虐影響的四季作物,因常年價格平穩,是主婦們夏日最經濟的菜類選擇。但是,農民不僅是夏天得忍受炙陽,冬晨下水更是刺骨瑟縮。常年泡水的情況,也引發皮膚病變與風濕性關節炎。而「參差荇菜左右流之」須細細清洗去除苔藻的特性,更使得淑女們的子宮,承受濕寒與水壓之苦。鍾華振說:「野蓮要請外勞,沒有他們就沒辦法。本地人不拔。」野蓮九成勞動力得靠越南婚嫁配偶,甚至依親來台非法打工的越南親人,揭露出野蓮產業缺工的不穩定性。

洗野蓮2
詩經將女子洗野蓮的動作賦為「參差荇菜,左右流之」。但整個清洗過程,需浸在水池一整天,相當辛苦。

消費市場拓展,野蓮變水蓮

野蓮,從農村夏日救荒野菜的姿態,到1975年鍾華振以三分地的馴化開始,三十年後發展至百甲規模,已成了替代菸業,不可忽視的美濃客家產業地景。不管是如《野蓮香》的電影取材、美食介紹、客家文化都一再彰顯其特殊性。而「野蓮仔」的客語稱呼,也因盤商的對外運銷,易名「水蓮」更為多數消費者所知,甚至消費市場也影響美濃粄條店、餐廳將菜名改為「水蓮」。

2011年,美濃農會為已達50-60甲規模的野蓮,成立了第一個產銷班,高雄農改場亦投入野蓮種植研究。為拓展銷售市場,野蓮開始了「產銷履歷」申請的階段。然而,田間栽培史短,百甲規模相較小,指定用藥的研究現階段仍面臨困難。

工研院在2016年承接客家委員會產業創新計畫,將野蓮包裝分級後,丟棄的三分之二格外品,加以低溫烘培、研磨成水蓮粉。成了麵包、餅乾烘焙、冰琪林原料,甚至美容保養品,引發六級產業的發展想像。中圳埤畔出現「淩波仙子」水雉覓食野蓮田的現象,也引動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綠保標章「水雉野蓮」的嘗試

故事至此,野菜出身的水蓮,未來是否與如何能更緊密的嵌入農政系統?更往農產品的屬性靠近?仍有待持續觀察。

水蓮產品
工研院以水蓮萃取液製作香皂、酵素、面膜

[1] 涔涔雨,夏日午後雷陣雨。

[2] 田菁,休耕綠肥

[3] 冬,收穫之意。三冬禾,在過去,正季第一期稻作稱為「大冬禾」,再來是秋季裡作,冬春缺雨水,過去在南部屬第三穫,即「稻-裡作-稻」。

[4] 種子藏在泥土中。

[5] 斛菜,即鴨舌草。

[6] 冇筒梗,即尖瓣花。

[7] 依據水生植物學家林春吉的資料。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