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生態實驗01│做魚屋的小野人,發現一隻中華鱉!

幾年前,曾經和鄰近的小學合作過課程,帶領著他們下田去做福壽螺的誘捕實驗。原本以為,農村的孩子,像以前的我們一樣,是習慣雙腳踩在泥土裡的小野人,對於田裡面常看到的生物,像是泥鰍、田螺,應該也是玩到不能再熟了吧….沒想到一下田,驚叫聲四起,誇張的,甚至馬上和小編要面紙要把腳上的爛泥擦掉。一碰到福壽螺,又是一陣呼天搶地….。

農田生態教育缺少,農村孩子跟自然不熟

也許很多人以為,農村裡的孩子,比起都市裡的孩子幸運許多,每天面對的是綠油油的農田,新鮮的空氣,和許多生物的陪伴。

但可能是都市化的生活模式,現在農村的孩子們和土地也是漸行疏遠,可能透過閱讀,可以對遠在南極的企鵝和非洲的獅子朗朗上口,但卻不一定認識每天環繞在他們生活四周的紅冠水雞,或是泥鰍。

目前在推動的食農教育,也比較多著墨在農事操作和農食文化的部分,相關的農田生態教育偏少。其實,很多農村裡的小學四周根本就是環圍著農田地景阿,與其千里迢迢刻意跑到特定的環境教育中心去學習,不如好好在平時生活、校園周遭的環境裡,近距離學習。

農田科學計畫+深溝國小:水田十堂課實驗

這是今年秋天,「農田裡的科學計畫」與宜蘭深溝國小進行的一場小小實驗。透過十堂課,從校園內環境與鄰近農田水路的聯結開始探索,讓小朋友們意識到校門口前的大溝渠不只是水利用途的排水溝,來自上游農田的水流經校門口,馬上又流入學校後面的食農教育水田,是水田間生物的移動廊道,在進行了生物調查後,發現偶爾會有泥鰍、蝦蟹出現。

小朋友們問,為什麼它們不留在這邊,一下子就不見了?

他們想起課本上學過的魚屋(Palakaw),第一層可以讓沒有穿衣服的魚住,第二層是「不是魚」的魚,也就是蝦蟹的家,第三層是小魚們的躲藏與棲息空間。那能不能來做個魚屋,讓中途經過,或不小心從田裡被沖出來的生物住呢?

改良後的魚屋版本。底層給沒有穿衣服的魚(泥鰍、鯰魚)、第二層給不是魚的魚(蝦蟹)、第三層覆蓋植物給小魚躲藏、棲息。

圖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家

孩子動手做魚屋,克服困難

和村裡的農夫討論,怎麼樣用周遭可以取得的材料,根據原有的概念重新設計了一個符合現場地形的魚屋。

花了整整四堂課,從收集材料,到學習用鋸子裁切、打繩結,從書本上知道的東西到親手做出成品,老實說,他們吃了不少苦頭,不是切到手,就是打繩結打到氣呼呼。在一旁觀看的小編,倒是清楚地看到他們在這一連串挫折中,克服困難,開始蛻變。

今天終於舉行了魚屋的下水典禮。本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嬌嫩孩子,可以三、兩合作,抬起自己這組的成品,走下三層樓的階梯~

圖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家
魚屋下水(圖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家)
放在溝渠(圖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家)

發現一隻中華鱉!好奇心泡泡就是所有的開始

在整地放置的過程中,大家發現了一隻躲藏著的中華鱉,孩子們睜大眼驚訝不已,彷彿它是頭奇珍異獸。

「其實田裡很常見喔,它的殼是軟的,所以有時候容易被機器或鋤頭打傷」小編刻意說的輕描淡寫。

「真的喔。那以後它會不會住下來? 放了魚屋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動物嗎? 它們會從哪裡來? 還有老師你明年會不會繼續開課?」

一連串的問號,現在還沒有答案,但小編知道,這一顆顆浮現的好奇心泡泡,就是所有的開始。

孩子們把鱉重新放回原來的棲地中(圖片提供/農田裡的科學家)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