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遊興盛,林試所拍攝「走入山林輕旅行—秘境扇平」影片,推廣六龜山區的扇平森林生態科學園區,區內含有日據時代建築、竹類標本園,甚至可看見山羌、黃喉貂、台灣長鬃山羊等;而林務局研究結果也證實負離子含量愈高的環境對人體身體健康愈佳,國家森林遊樂區的負離子濃度相較於都市區至少高出三倍以上,鼓勵大家新年多去森林行春。
森林中含高濃度負離子、芬多精,PM2.5數值極低
近年森林旅遊越來越受重視,森林裡的芬多精及空氣都讓人身心靈放鬆,林務局委託中興大學團隊研究發現,各國家森林遊樂區具有高濃度的負離子、豐富且多樣化的芬多精,且空氣中PM2.5數值極低,確實能讓人身心煥然一新。
林務局指出,過去多項研究發現,森林浴能夠提高人體副交感神經活性,幫助自律神經平衡,帶來紓壓效果,其中,森林特殊環境所蘊含高濃度的負離子及森林植物所揮發出來的芬多精,可說是森林中最療癒的黃金組合。
林務局去年選擇太平山、內洞、滿月圓、八仙山、大雪山、阿里山、雙流及知本等8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分別在四季進行芬多精組成與負離子濃度的監測調查工作,結果顯示,國家森林遊樂區的瀑布區呈現出極高的負離子數值。其中,雙流瀑布區一年四季每立方公分的負離子含量達2,299-9,350個、內洞瀑布區負離子含量為4,104-16,748 個、滿月圓瀑布區負離子含量為3,104-27,192個。
不同樹種芬多精效果不同,提升免疫力、振奮精神
林務局表示,根據研究顯示,負離子含量愈高的環境對人體身體健康愈佳,其具有的生理活性可以改善呼吸系統絨毛的清潔效率、加強細胞氧化還原能力、改善大腦皮層功能,提振副交感神經系統,以及增加血漿蛋白的膠體穩定性,優化紅血球的變形能力等,而國家森林遊樂區的負離子濃度相較於都市區至少高出三倍以上。
此外,森林裡豐富的芬多精其實存在於植物的根莖葉中,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芬多精,同樣的樹種在不同地區的成分也不盡相同,而芬多精的組成、含量亦會隨著季節而改變。
不同的樹種組成,會釋放出多樣化的揮發物,例如松烯能殺菌、抗真菌、抗發炎,繖形花素也證實可抗發炎;石竹烯和檸檬烯則具有抗焦慮和鎮靜功效,而樟烯更能防蟲、抗真菌、抗氧化,也具鎮痛效果。這些具備生物活性和香氛氣味的揮發物,可能正是森林浴擁有促進人體免疫提升、增加抵抗力、振奮精神、愉悅身心靈等功效的主因之一。
林試所自製四影片,提供科普交流
另外,為推廣林業技術、生態教育,林試所今(13)日舉辦林試所技術影片發表會,林試所所長張彬表示,這次林試所自編、自導、自拍、自製四部影片,包括「走入山林輕旅行—秘境扇平」、「搶救銀葉板根」、「松材線蟲大解密」及「增華之裝」,提供學術交流、科普教育宣導,此外,也希望各界對於我國森林經營、自然教育的科學發展與技術應用,給予更多的支持與建議。
對於講述樹木醫療相關的「搶救銀葉板根」影片,林試所技術服務組組長陳燕章解釋,墾丁國家公園裡有各種熱帶植物,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園內高大的「銀葉板根」,葉片背面有銀白色的鱗片,且為因應生長環境、支撐樹體,而特化出來板狀樹根,「這棵銀葉樹初估百年以上樹齡,是恆春的代表樹,甚至是墾丁的地標。」不過,2014年發現銀葉樹生長衰退,確認為褐根腐病,開始著手治療,而林試所也研發一套褐根腐病的防治與樹木外科手術處理技術。
「松材線蟲大解密」、「秘境扇平」影片推森林教育
同樣以樹木醫療為題材的「松材線蟲大解密」影片,則是解析會造成松樹樹木死亡的蟲害-松材線蟲以及松樹萎凋病的成因以及檢測、防治方法。陳燕章指出,1985年新北市石門鄉的琉球松林凋萎死亡,確診為由松材線蟲所引起的松樹萎凋病,樹體內的松材線蟲會在邊材部分大量繁殖,並引起輸導組織出現栓塞,「水分上不去,自然樹木就缺水死掉,就跟人血管塞住中風死亡一樣。」
對於現在松材線蟲是否獲控制?張斌也回應,松材線蟲大發生的災期已經過去,現在都是零星案例,只要民眾發現通報,就能防止擴散。
除了專業知識推廣,林試所此次也推出「走入山林輕旅行—秘境扇平」影片,陳燕章指出,扇平森林生態科學園區位在六龜山區,日據時代為京都帝國大學演習林的一部分,主要作為金雞納試驗場,栽培金雞納樹以提煉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奎寧」。
1995年,六龜研究中心成立扇平生態科學園區,推廣森林生態教育,園區內保有日據時期以台灣檜木、烏心石為材的木建築、竹類標本園、豐富的森林生態系,園區內甚至可看見山羌、黃喉貂、台灣長鬃山羊等,陳燕章表示,區內也設有導覽步道,遊客可以預約志工帶領解說。
(觀賞林試所四部影片請點選這裡,春節相關森林旅遊資訊,可至台灣山林悠遊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