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種閃亮登場!好用的台中秈197號在來米、夏季耐熱「台中2號」蘿蔔

相隔30年,終於育成新的在來米品種「台中秈197號」!台中農改場昨(24)發表在來米新品種,抗病性佳,且可縮短存放時間就能製作純米粉絲等,效果良好。農改場同時公布新品種蘿蔔「台中2號」,適合夏季栽種,耐熱性好、罹病率低,適合種植在中南部平地,可填補台灣每年4─10月的蘿蔔產量空窗期,可望減少夏季對中國蘿蔔的依賴。

新在來米品種─台中秈197號,可縮短存放期

為重振米食文化,台中農改場培育新品種在來米─「台中秈197號」,場長林學詩表示,這是台灣相隔30年後終於再有新品種在來米的育成。「台中秈197號」具備良好的環境耐受性,能抵抗稻熱病,以及縞葉枯病、斑飛蝨和白背飛蝨等蟲害,且稻株不易倒伏,較不影響產量和品質。

此外,「台中秈197號」的完整米率高、品質良好,特別適合加工製成純米產品,例如純米粉絲。林學詩更進一步表示,米穀一般要放置一年以上,待米粒中成分老化後才易成形、適合加工製成碗糕等食品,但「台中秈197號」的存放時間比一般米種縮短至少3個月,方便業者在較短時間內進行加工程序。

台中農改場召開「蘿蔔台中2號及水稻台中秈197號」發表會(由左依序為楊嘉凌、林學詩、陳葦玲)攝影/林珮君

「台中秈197號」研究負責人楊嘉凌表示,研究稻米超過30年,各種米種都有接觸,坦言育種過程「很難控制」,「一開始你根本不知道哪個品種最後會成功。」面對國人飲食西化和以蓬萊米為主的米食市場,楊嘉凌指出,米漢堡、米果、米麵包原料仍是蓬萊米,而在來米較適合用於粄條、鼎邊銼、碗糕、米粉、蘿蔔糕等傳統菜餚上。如今「台中秈197號」研發成功、也已順利推廣到農民手上,欣慰表示:「什麼米我都愛吃,希望大家能多注意台灣在來米的美味。」

水稻「台中秈197號」田間栽培情形(圖片提供/農改場)
新品種在來米「台中秈197號」(攝影/林珮君)

夏天新品種蘿蔔「台中2號」,減少對中國依賴

發表會上,新品種蘿蔔「台中2號」同時亮相,農改場表示,「台中2號」耐熱性較好、且罹病率低,十分適合種植在中南部平地,可填補台灣每年4-10月的蘿蔔產量空窗期。

新聞背後:蘿蔔在夏季時栽培不易,因為蘿蔔本身無法耐熱,且高溫時病蟲害多,常面臨黑腐病、露菌病、黃條葉蚤和小菜蛾等危害,導致蘿蔔發育遲緩、根部無法肥大,加上缺乏鈣、硼等營養,以及口感帶有苦澀、民眾接受度低,使得台灣夏季時多仰賴中國進口的蘿蔔。

研發負責人陳葦玲博士表示,投入蘿蔔研究十多年,過程常因颱風和氣候因素導致育種失敗,再歷經無數次的試驗後才成功育成「台中2號」。並指出新品種的蘿蔔不僅口感細緻、帶有甜味,且其抗蟲害能力佳、栽種上較為方便,將來希望能推廣用於有機農地,直言:「終於能讓國人在夏季吃到美味的國產蘿蔔了!」

林學詩指出新品種擁有較高的耐蟲害度,可降低農民種植上的風險,且能減少化學性農藥的使用、提升農產品和從農環境的安全,十分符合友善環境的農業趨勢。

蘿蔔「台中2號」根型優美品質佳(圖片提供/農改場)

「台中2號」蘿蔔、台中秈197號米已技轉

林學詩表示,蘿蔔「台中2號」為首次發表,剛完成技術移轉,預計明年能取得充足種子、推廣給有興趣種植的農民。林提及「台中秈197號」育成一年多、產量穩定,有興趣種植的農民可向農改場詢問,而目前繁種應用技術已授權給新竹永盛米粉廠和億東股份有限公司。與農民簽約契作「台中秈197號」的永盛公司表示,新品種在來米預計今年七月收成,最快要等明年才能量產使用新品種製成的米粉商品,欲購買的消費者「敬請期待」。

蘿蔔「台中2號」田間栽培情形 田間表現佳(圖片提供/農改場)

開發米加工品,因應國人口感

長期研究台灣稻米的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陳時欣表示:「台灣農產品品質良好,只是自給率太低。」指出若過度依賴國外糧食,則會導致台灣物價波動、不穩定。考量國人飲食的改變、以及偏愛Q軟口感的食物,陳時欣建議業者可多發揮創意,將東方飲食元素注入西式飲食中,開發多元餐點,例如使用米原料製成的沖泡飲品、即食飲品,因應國人忙碌以及不常下廚的飲食模式。

陳時欣呼籲大眾對米食的重視,點出時下年輕人「怕胖、不敢吃米」,多用麥片取代,「其實是誤解了米飯。」指出糙米、五穀米的熱量也很低,而且營養價值更高。陳也進一步建議民眾應從小接觸「食農教育」,才能了解台灣的稻米文化和飲食特色,而不浪費了台灣豐富的稻米資源。

以蘿蔔「台中2號」及水稻「台中秈197號」為食材完美結合的蘿蔔糕(圖片提供/農改場)

延伸閱讀:

難道米粉一定要無米?他拚了15年 做出更驚人的純米粉

吃飯是一種專業 品飯員為台灣米把關

好吃白飯怎麼煮?專家教你六步驟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