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鄉村的地方共「創」分享

生活在這個世代的五年、六年、七年級生,常常會因為吸收了外界的資訊,因為參與了些許的活動、課程、學習,而開啟了思考我的家鄉可以怎麼做?怎麼可以來為家鄉做一點事的心,但是在這樣的熱情之中,卻也很容易的被澆熄,也很容易地受到挫折,原因為何?原因千百種,只是在於怎麼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如何找到對的方式、對的溝通?讓在地的朋友、夥伴願意一起來做。以下為分享社區推動的相關想法與觀察到的作為:

  • 地方推動的開端:

往往在於看見了別人、別的社區的操作,而驚覺的自己生活的環境、社區,怎麼都沒有在動呢?於是乎!開始會去打探、打聽。

但也開始會發現,自己一個人該怎麼辦呢?自己沒有什麼身分、地位怎麼辦呢?沒有錢可以怎麼做呢? 一堆的疑問、不肯定,讓自己存在於猶豫不前,循環矛盾。

這時侯

或許,可以想想,自己真的是一個人嗎?(家人、親戚、朋友、同學。。。。)

試著把自己的想法跟別人說說看,但或許可能會得到以下的評語:

  1. 做那個有什麼用?
  2. 不用浪費那個時間,那是政府應該做的?
  3. 政府又不關心,我們怎麼做?
  4. 沒有人會參加的拉?
  5. 沒有錢怎麼做?
  6. 沒有背景、沒有人會理的拉?
  7. 是準備要選民意代表嗎?
  8. 沒土地怎麼建設?
  9. 你憨憨的
  10. 我們這個地方沒什麼可以做的
  11. 我們這裡沒有什麼特色,怎麼做?

當然,相信還有更多的耳語會不斷的冒出來。。。。這時候 就需要多多的溝通 與討論囉!!!

所以

或許在現在網路資訊發達的年代,可以先透過以下幾點管道了解一下現在的社會狀況,也不用期待一步登天,畢竟台灣到目前才歷經了20年的光影,還有很多社區持續不斷的做,持續的在找更多的解決方式。。。。

  1. 網路資訊的搜尋、尋找看看目前的一些資訊。
  2. 親戚、朋友、難兄難弟各種管道的詢問看看。
  3. 多參與一些開放的學習、研習機會。
  4. 好好的認識一下自己的生活環境、自己的社區吧!
  5. 想想看,自己的想法是什麼?

最近看到一位前輩PO了「介入」的詞

每個地方的發展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有許多外地的、外來的專家、學者、有想法、熱心的人,因為些許原因(輔導、研究、熱枕…)而來介入地方,有些時候可能帶來衝擊、省思,但是介入的過程,有時候會因為計畫的期程、研究的時間等因素結束而結束,這在一般的現在社區中,應該常常會見到吧!

但是

不可否認的,還是有許多因為這個介入的機會,而開始與地方結緣、與在地共同思考許多的可能、實踐的機會,這個時間點就會開始邁向「融入」了吧!融入地方的角度思考,願意蹲下來一起討論、了解地方的想法,共同來提出許多議題,並思考可能的解決方式。

 

所以

當許多對鄉村的報導顯示:鄉村欠缺周全的建設、欠缺人才、文化流失快速、經濟產業蕭條…等等許多原因、要件,單方面地認為鄉村地方,政府應該多多關注,給予更多的資源。

這時候(以下言論,在安全的環境前提下可以去思考)

想想看!

  1. 建設資源的不足:或許因為沒有快速的建設、豪華的建設,而得以讓鄉村保有著讓現代年輕人可以認識的機會,了解到台灣發展過程,鄉村的特色、代表、文化。
  2. 人才的流失:許多年輕人外出求學、工作,吸取更多好的經驗與專業,這時候的我們或許可以慶幸,我們有許多的外地資源可以連結,只是我們還沒有去運用。
  3. 文化流失:社會的快速變遷下,許多的物件、文化當然會因應環境而改變,這時候,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我們,也是環境中的一份子,大家可以一同來思考、討論、決定珍貴的鄉村文化是否真的願意遺棄,還是願意再一次的思考可解決之道,而非抱持著悲觀的角度。

 

在上述的前提下,進一步的以個人從旁觀察、學習的過程,對於目前鄉村社區推動歷程來看、來思考以下幾點:

  1. 現在留在鄉村的民眾,憑藉的是哪些動力呢?以下純屬個人的觀察
  • 因為前人留下的資產,不忍荒廢。
  • 期待、等待子女回來的那一刻。
  • 在這環境裡面存在著許多的回憶、記憶。
  • 對環境場域有放不下的情感。
  • 希望能夠有機會將傳統故事、技藝、文化傳承下去。
  • 有著跟在地人一起奮鬥努力的過程。
  • 等待為地方付出的可能。
  • 不用麻煩別人。
  • 左鄰右舍的互動機會。
  • 習慣了生活的環境。
  • 有很長可以聊天的機會。
  • 已經有習慣的技能。

 

 

  1. 觀察許多的社區推動實踐過程,約略整理出願意推動的原因:
  • 因為看見別人在做。
  • 想為地方爭取資源。
  • 得一個名。
  • 不忍生活環境越來越沒落。
  • 在做的過程,因為大家的參與,而越來越感動。
  • 因為大家的合作、支持。
  • 沒有人願意動,只好站出來推動。
  • 有機會就去做做看。
  • 想要為地方付出的心。
  • 因為有機會分享。
  • 不忍心長輩沒人照顧。
  • 不忍心好的東西消失。
  • 不忍心技術沒人傳承。
  • 不忍心產業越來越沒落。
  • 不忍心年輕人認不得家鄉。
  • 不忍心長輩沒地方可去。
  • 不忍心人口一直外流。
  • 不忍心閒置空間越來越多、越來越髒亂。
  • 不忍心文化消逝。
  • 想知道更多外面的資訊。
  • 退休後的生活。

 

或許在以上的內在與外在的煎熬下,不斷的思考可能的方式,進而在現今多元的學習機會下,抱持著:今天不做,明天可能就沒有;有機會總比沒機會;有做總比沒做好;於是乎,社區就自然而然的一步步地往前走了。

所以,在做的過程當中,所需要的當然是地方、民眾、居民等參與,透過參與的過程而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場域,了解一棵小草可以怎麼為這片土地帶來可能,再一次的喚醒自己內心沉寂已久的智慧。

 

依舊從觀察、參與的過程,提出以下幾點在學習、參與中所產生的諸多可能:

  1. 居民可以因為這個機會,而有相聚的機會。
  2. 居民彼此可以在共同的場域中,聊著自己的家鄉與生活。
  3. 居民間可以相互的學習、討論。
  4. 居民可以有機會呈現出自己的所長。
  5. 居民可以共同生活場域中,自己可以做的部分。
  6. 居民間再次的拼湊起在地生活的過去。
  7. 因為參與而持續的產生更多的故事。
  8. 可以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
  9. 可以藉此進行健康診療、政令宣導等。
  10. 可以透過這個過程,了解在地想做的。
  11. 可以透過參與,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12. 大家可以一起玩、想、創。
  13. 可以一起為了地方共同來做事。
  14. 可以一起參與規劃、討論可以做的事情。
  15. 可以了解更多的資訊(政府、外部、科技運用)。
  16. 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專家、跨社區、跨專業)
  17. 可以一起說很多話。
  18. 可以有相互幫助的機會。
  19. 可以消磨一般不知道怎麼度過的時間。
  20. 可以有機會為地方付出的機會。

 

當然,上述的學習參與的過程中,應當還有更多的更多,這些無形中凝聚地方發展、共識的機會,甚是珍貴,但是需要的也是完善的、持續性的引導著參與的夥伴們可以有更多的實踐、學習機會。

 

由於現在社會中,政府站在鼓勵地方的參與、實踐,由下而上,因此有許多的政府資源時不時的掛在各個政府單位的網頁之中,讓有心想要做的社區、非營利組織能夠有機會在有限的經費、小額的獎補助機制下,開放讓大家可以提案申請,但是,有申請不一定是代表肯定有經費,而是仍需要透過相關的審查,通過審查才有可能;這個時候,許多的社區、非營利組織如果沒有具備一定的相關資訊的時候,往往會認為這個挑戰很大,但是對於一個國家資源的運用,這卻是一個機會,有機會學習與成長,畢竟等相關爭取到的經費、活動辦理完畢之後,還有一段漫長的核銷工作需要處理唷!

 

以下為從過去幾年觀察許多鄉村社區辦理活動的過程,包含研習活動、傳承活動、行銷推廣活動…等等,所得到的看法:

活動辦理初步應該要有辦這個活動的初步想法、目的,並且廣邀在地居民、社群、組織等共同參與討論;從參與的過程思考活動可能的作為與方式,當然,最重要的莫過於如何吸引人來參與,當中不外乎有:紀念品、美食體驗、表演活動、展示活動、趣味競賽…等等。但是重要的是如何與地方結合,引起在地的共鳴比較重要。所以在若干年的觀察發現,許多社區在活動辦理上,除了越來越成熟以外,也有些許的成長如下:

  1. 因為辦理活動,而增加了彼此討論的機會。
  2. 活動當中的分工、討論,增加了彼此的合作默契。
  3. 因為過程的參與,而有許多的歡笑、妥協。
  4. 活動辦理中與參加者的互動關係。
  5. 民眾對該地的認識資訊增多。
  6. 宣傳地方產業,讓更多人可以了解。
  7. 宣傳地方文化,讓更多人可以來感受。
  8. 宣傳地方的發展,讓更多人可以有機會參與。
  9. 美食的呈現,除了吸引大家品嘗體驗外,也可以藉此引起大家對於家鄉美食的感受。
  10. 農具、文物的展示:讓參與者能夠了解鄉村的文化發展。
  11. 體驗、學習的機會:讓參與者從中感受當時候鄉村社區的發展與辛勞。
  12. 看板、宣導品的宣導:讓更多的民眾可以了解近年來社區的推動與發展方向。
  13. 建立與增加跟周圍社區或社團間的交流的機會。
  14. 可以有更多的分享機會。
  15. 讓更多的在地表演團體能夠有機會呈現自己。
  16. 引動更多元領域的結合與互助合作的可能。
  17. 建立起更多元的協力管道(政府、社群、企業、社區)

 

 

活動的辦理,當然有成也有敗,例如:有些地方為以產業活動做為吃吃喝喝的機會,但是也有些人會認為這是一種早期鄉村大家一起共食分享的機會,一切的一切端賴於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去了解、解析;但是站在推動者的角度來講,或許可以藉此吸收更多的經驗、累績更多的操作方式,使得未來能夠更加成熟。

 

再來所要分享的是,鄉村的推動過程中,往往會做為評量在地是否有成效的作為,莫過於地方有哪些建設?有哪些改變?因此,這時候的推動者,則需要有更高的智慧來回應、來引導在地的夥伴,而非一股腦的陷入建設就是唯一的一條道路,所以在這過程當中,需要的是如何藉此機會、資源,讓民眾能夠有更多的參與、呈現自己專業與價值的機會了。

茲就近年觀察雇工購料的過程,包含了應該找大家一起討論(並且適度的尋求專業協助,增加空間設計的美感、安全性),但是往往會面臨的是,空間在哪?土地在哪?個人的觀點是,這些一切的一切,並非只是單一推動者的責任,而是需要藉此,讓更多的民眾、參與者能夠有機會來討論、溝通,並且提出討論,以建立起合適於大家生活、運用的生活空間,但是,切記,政府的補助經費,都是需要在完工後辦理核銷才能夠有經費下來,所以這一點也需要大家一起討論。以下資料對應地方產生的成效加以敘述:

  1. 一起在拼湊環境空間改造過程的歡樂、想像。
  2. 可以一起動手實踐大家、自己的夢想空間。
  3. 因為在地人要一起使用,所以會有更多龜毛的細節,大家會一起想辦法解決。
  4. 會考慮到使用者的年齡、身高、使用習性等。
  5. 會特別去注意到使用者的安全。
  6. 會思考以後會不會有人使用、如何維護等。(這點需要見仁見智)
  7. 在地是否可以有合適的再利用資材,作為經費不足時的運用。
  8. 操作過程中的分工、相互的扶持。
  9. 透過操作過程,讓更多的在地專業者能夠有機會一展長才。
  10. 讓更多人可以有機會回憶自己年輕時的專業。
  11. 可以有更多跨專業、跨領域的合作。
  12. 許多的專業者因此增加自己的自信。
  13. 參與者發現自己的更多可能。
  14. 許多上班者、忙碌者可以有機會在有空的時間來參與。
  15. 對參與過程所產生的共同記憶,與愛惜的心意。
  16. 無形中會建立起更多的合作可能。
  17. 可以吸引在地人踴躍的參與運用該環境,而非僅流於觀賞、比賽用。
  18. 可以讓空間產生更多的想像,也是一種做完後,超脫當時後的想像。
  19. 凝聚社區的凝聚力。
  20. 做完後的成就感。
  21. 回憶起早期、該空間的過去、民眾間的互動。
  22. 引動其它空間改造的可能(但是切記,是真的需要才做)
  23. 新的技術、科技的引進。
  24. 參與者間的默契養成。

 

在一切的一切的操作過後,政府不禁會需要一切KPI值、我們不禁要想,這些操作過程的成效在哪?其實都已經在有形無形之中的融入在我們生活的彼此,因為操作過程的那份心、那份微笑,對這個環境的付出、後續使用者維護的心等,都已經在協力過程中,內化了彼此的情愫,也讓我們生活的過程得到了許多,例如:

  1. 參與者可能越來越多(但是也可能越來越少,全然在於操作過程的運作)
  2. 推動者、協力者、參與者彼此之間分寸的拿捏。
  3. 對地方的共同榮耀、分享。
  4. 共同為生活持續不斷的找尋更合適的契機。
  5. 失敗也是一種珍貴的價值。
  6. 一同持續不斷的累積、建立起在地的故事與歷史。

 

以上 圖文對照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