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市集的挑戰02│當大通路競爭有機市場,農夫市集的利基在哪裡?

農夫市集普遍面臨銷售額下降困境,有機農產銷售困難時有耳聞;與此同時,主流大通路販售越來越多有機產品,也越多人投入有機通路市場,在眾多競爭者分食有機市場的當下,農夫市集要如何因應,才能走向下一個十年?

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14、15日舉辦第十屆「全國農學市集研討會」,面對農夫市集銷售困境,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秘書長黃俊誠表示,「市集必須打群架。」如果有個市集倒了,大家出一點力,扶起跌倒的人並不會太難,透過連結各個市集,農夫市集不太可能會團滅。

通路商看好有機市場?有機超市:撐得很辛苦

農夫市集業績一路下滑,但家樂福量販店卻越來越多有機商品,到底通路商看不看好有機市場?「業績有掉,大家都撐得很辛苦。」樂菲有機超市總經理蒲聲鳴率先回應,家樂福販售有機商品,一定是看到成長率,有機市場一定存在。「但我自己做這幾年也很辛苦,不容易吸收非有機族群。」雖然有機農夫以友善環境理念為榮,但不認同友善環境的消費者就不會購買;反觀家樂福、大潤發等,擁有各種客群,再加上有機商品,可以額外吸收到有機商品愛好者,兩者立場不同。

「台灣需要的是『造市』,把有機市場做大。」蒲指出,過去自己主打友善環境理念,但消費者更重視的是健康,所以即使理念重要,還是要去提健康、安心等訴求。他強調,有機不是一直講理念,要想辦法把不認同、不知道、不想友善環境的人騙進來,既然聽不懂就得演給他們看,像是水花園市集舉辦各種活動。

「市集是買賣、交易的地方,不要一直堅持自己是農夫不會賣東西,不會賣東西有什麼好驕傲?會賣東西代表我很低賤嗎?」蒲聲鳴表示,應該透過政府力量把有機市場做大,去跟消費者溝通,有機不只對個人身體好、也對環境友善,「大家不需要回家種田,透過消費就能改變環境。」

左起家樂福發言人何默真、SuperBuy市集總經理劉財源、樂菲有機超市總經理蒲聲鳴(攝影/劉怡馨)

電商SuperBuy:廣告成本增加,毛利下降

「營業額沒有明顯增加,反而因為廣告成本增加,毛利下降。」SuperBuy市集總經理劉財源則認為,有機市場並未萎縮,其經營網路電商五、六年,觀察很多人看好有機市場而投入,加上網路開店門檻低,又吸引更多人朝向經營網路電商。「困擾我們的是競爭者變多,一模一樣的文案,成本增加快兩倍。」因為大家都會去下廣告,必須競價。

劉表示,很多客人不是因為堅持吃有機、無毒才購買產品,而是看到廣告,認同友善耕種理念,而下訂單,但回購率就牽涉品管問題。由於網路電商有機產品都是產地直送,品管仰賴合作農民,年輕族群受到廣告吸引購買,但實際拿到的蔬菜水果卻長相不佳、蟲咬等,就不會再購買下一次。

家樂福推有機健康生活 「大部份消費者不理解有機」

家樂福發言人何默真則表示,家樂福本來沒做生鮮商品,後來越做越多,消費量本來就越來越好。且推出活動每週四有機商品打八折,對客人有感。家樂福五年前開始推健康有機生活概念,一直再跟消費者溝通。不過大部份消費者不理解有機,也不吃有機食物,只認為有機很貴。「每次業績檢討,為何有機沒達到預期成長目標,是不是要從價格下手?但這是對的嗎?」一直想跟消費者溝通,希望他們吃得更健康,試著說服消費者多花點錢買有機商品。

有機稻米不好銷售,通路:消費者吃不出來差異

現場宜蘭行健有機村村長張美則指出,村裡有機米從第一年11位農民、九公頃,成長至今年30位農民、60公頃,漸漸有銷售不出去的壓力,嘗試做成酒跟醋,但商品都仍有庫存。去年十六萬公斤稻穀,剩兩萬公斤,今年增加至二十萬公斤,一直煩惱賣不出去。

劉財源對此表示,有機米很難做出品牌,因為真的吃不太出來差異,要讓消費者真的覺得很好吃很困難。而何默真則援引日本經驗,日本很看重米好不好吃,甚至有小型碾米機,現碾的更好吃,到日本任何餐廳米飯都還蠻好吃。反觀台灣,「我們不見得這麼在乎米好不好吃,大家對米好不好吃沒概念,吃不出來,需要溝通。」

農夫市集思考轉型 多元活動、餐飲合作

蒲聲鳴認為農夫市集銷售額下降,也必須去思考市集商品是否夠多元。「去一趟市集能買到什麼?就只能買菜,買肉還是要到其他地方買。」市集是否能提供更齊全的商品,「至少來市集一趟,回家可以煮一餐,而不是只能吃素。」建議市集考慮建立冷藏、冷凍設備、室內市集、停車場等設施。何默真也舉例歐洲市集,有許多低溫設備車,直接開進市集,車子販售肉、生蠔等生鮮,市集也販售烤雞、麵包等多元商品。

面對銷售額不斷下降危機,不少農夫市集嘗試轉型,擺脫過往單純農產品交易模式。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嘗試跟綠色餐飲結合,花費一年時間研究、找尋餐廳配合。不過,黃俊誠表示,目前沒人確定自己成功,只是願意在面對困境時,做些轉變,現在到底是燒錢還是投資,沒有定論。

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秘書長黃俊誠(攝影/劉怡馨)

微風市集:擴展外食客群、推出宅配蔬菜箱

高雄微風市集志業協會總幹事林憲輝指出,協會雖有領取政府補助,但主要還是以市集營運支撐協會。協會推廣綠色生活圈,把市集定位成市民的生活方式,希望每個人生活圈可以扣緊微風市集,不只關注在家煮飯的客群,也要顧及外食客群。因此,微風與高雄市多家綠色友善餐廳結盟,由微風提供食材,消費者到這些結盟餐廳吃飯,至少能夠確保不會吃到不安全的食材。

此外,為解決業績下滑,滿足無法假日來市集的客群,今年也推出微風蔬菜箱,提供宅配、定點取貨功能。協會也舉辦親子活動、在地食材饗宴、提供廚藝廚房食材等,透過不同方式,轉換市集功能。

高雄微風市集志業協會總幹事林憲輝(攝影/劉怡馨)

雲林三小市集:出版《雲林食通信》撐起交流網絡

雲林三小市集創辦人李宜倩則嘗試在市集之外,建立品牌及媒體,出版《雲林食通信》。她指出,雲林為農業大縣,小型生產者很需要合作網路,希望市集能串連各農民,打造不同可能,因此自2012年開始每週日舉辦三小市集。「不過經營市集是抬轎角色,農民得到最大獲利,自己做六年,發現做不下去,一直在抬轎要抬多久?」

因此李宜倩經營《雲林食通信》,介紹合作農民、開發農產,一季一期報導生產者,並附上農產做套組。不過,刊物製作成本高,加上訂購份數不穩定,柳丁套組可賣上250至300份,但根莖類馬鈴薯卻僅30份。未來朝向經營長期訂閱戶,以維持穩定販售份數。不論市集或刊物,李宜倩希望的是攪動地方,消費者跟生產者互動,撐起一個交流網絡。

雲林三小市集創辦人李宜倩(攝影/劉怡馨)

市集擴展成直賣所,每天都有據點銷售

小森市集創辦人張維真則在市集之外,成立直賣所。「單純希望一個月三十天,農民都有辦法銷售農產,而不是只有假日市集。」因此與小農、加工業者合作,成立直賣所,做品牌育成、行銷、理念推廣等。希望從流動市集,擴展為直賣所據點銷售,並進一步跨域合作,將直賣所變成專櫃型態,進到友善餐廳、咖啡廳設櫃。

除了民間經營的農夫市集,農糧署也輔導各地市集及直賣所。農糧署署長胡忠一指出,農糧署輔導全台18處農夫市集、16處由農會經營的農民直銷站,拓展多元通路,地產地消。皆以食材新鮮、安全、安心、多樣化為特色,由生產者直接面對消費者,不僅減少運輸成本、碳足跡,更能增加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感。胡強調,市集及直銷站要做出跟超市區別,「超市只要便宜、好看就好,但有機市集,是強調環境友善永續。」

小森市集創辦人張維真(攝影/劉怡馨)

農夫市集可以有更多想像 ,農法延續、感情聯繫、在地特色

立法委員蔡培慧則認為農夫市集有許多可能性,除了介紹產品好吃、健康、營養,還包括傳遞有機農法的友善種植過程,建立台灣農法,從生產過程、品種保留、耕種季節、土壤型態等。同時也要注重體驗,結合廚藝,將當令食材轉換成美味食物。市集更可以進一步結合繪本、音樂、攝影展等多元型態,創造更多元的聯繫關係。「農夫市集不能停留在農產交換模式。」

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則從地方創生角度看農夫市集,「一個地方有市集,是很重要的事情,是生活豐富的關鍵因素。」市集可以包括農業、手工藝等,這不僅成為在地就業機會,也成為在地特色,吸引外地人來市集體驗當地生活氛圍。都市長大的人,沒機會體驗二、三線城市生活狀況,對小鎮生活陌生,如果設法在小鎮上創造在地特色的市集,就能吸引這些人前來,同時也可串連在地人。

韓國Marche Market:結合農夫與廚師製作料理

農夫市集在國外也廣為流行,韓國Marche Market共同創辦人Boeun Lee表示,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促使她想了解食物從哪來,希望建立能夠對話的市集,因此召集想成為農夫、廚師的年輕人聚在一起成立市集。

Marche Market特別重視農家跟廚師合作,Marche Market共同創辦人Suehyang Kim指出,每次市集皆有不同主題,包括種子、米、麥等,多樣性農產,由廚師製成不同料理,現場提供試吃體驗。廚師把農產好味道讓消費者知道,農產也成為大廚的競爭力,市集製作的料理後續皆可在餐廳享用到。

Marche Market與廚師合作料理,在市集供消費者試吃體驗。(取自Suehyang kim簡報)

對於大家質疑市集跟一般通路差異,Suehyang Kim認為市集優勢在於多樣性。以米為例,韓國一般市場在來種米已經消失,但是市集有位農夫有150種,廚師按照米特性做料理,消費者可體驗到不同種米的味道。

Marche Market使得生產者跟消費者面對面互動。(取自Boeun Lee簡報)

北京農夫市集:大通路無法與小農合作,給農民定價權

中國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常天樂則表示,中國有機產業發展迅速,但銷量最高的卻是白酒、奶製品,「中國有機產業跟小農沒關係,白酒、奶製品都是大廠掌控,不是小農可以進去的。」因此她在2010發起農夫市集,服務中小型生產者,給農民定價權、強調食品安全、重建人跟人之間的信任。

八年來每週辦三、四場市集,最初單場能來五、六千人,後來人數逐漸下降,最少才幾百人。因此市集也嘗試各種有趣活動吸引人潮,包括教小孩認識作物、繪本、食農教育、二手衣物交換等。團隊也成立網路商店,「我們不和農民搶生意,我們只做農民做不了的事情。」因此網路只賣乾貨。而實體店面則跟農民合作,由農民訂出收購價,店鋪售價也跟市集農戶販售價相同。

至於如何跟主流通路競爭,常天樂認為,安全、環境、可追溯,大通路都可做到,唯一做不到的是跟小農合作,「跟小農合作,建立農夫市集、有機店舖,這才是我們的利器。」

中國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常天樂(右)
中國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常天樂(右)攝影/劉怡馨

延伸閱讀:

農學市集的挑戰01│除了友善食材,消費者對農學市集有什麼期待?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